全球唯一禁止生和死的免簽地,「世界盡頭」,劉雯在這裡幾度落淚

2019-12-12     驢媽媽旅遊

最好的旅行,莫過於在旅途中重拾自己,看到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最近播出的綜藝《奇遇人生2》中,站在「神壇」的國際超模劉雯,在一趟旅行中從神壇走了下來,還像個小女孩一樣幾度哽咽落淚,重新認識了自己。



就像導演趙琦所言:


「希望讓大家看到一個更加豐富的世界,看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條件之下,對人生有不同的觀點。讓那些生活比較雷同的人,認識到生活還有另一種可能。」



這一期《奇遇人生2》中,劉雯、阿雅以及四個女孩一起,在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群島,展開了一場淘金之旅。



斯瓦爾巴群島,一個幾乎沒有聽過的地方,位於北極圈內,是北歐國家挪威最北端的一塊土地。



那是一個生活了近3500隻北極熊,卻只有2600人左右,沒有一個原住民的地方;那是一個白晝繁星與午夜陽光出沒的地方;那是一個禁止出生禁止死亡的地方;



在那裡,你可以褪下面具,把自己載到極光之下,去尋找你最想要的純真模樣。


在那裡,劉雯放下了一直以來的超模身份,回到了小女生的模樣。



在這個島上旅居多年的挪威作家奧德·伊萬·路德曾寫下:


「我不是上帝,我不能讓風停止吹,也不能讓雪說下就下,有時我甚至不能指揮我的雪橇犬,但在斯瓦爾巴,我僅次於上帝,我是一個人,一個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活生生的生命」。



斯瓦爾巴群島,世界上最孤獨的地方之一,這個有著世界上最北的城市、世界上最北的教堂的地方,中國人不用簽證就能進入!


全年都可以看到極光的地方


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全年都可以看到極光,特別是冬天,看到極光非常常見。



不過在這裡看極光與在其他地方不同,一般我們追逐極光都是向北,但朗伊爾的地理位置越過了極光帶,要向南看。



可能你曾從攝影師的照片里看過極光,但真實極光給人帶來的現場震撼感是言語無法表達的,只有親自去看過,才能感受到那足尖芭蕾舞般夢幻的美。



世界上唯一禁止死亡的地方


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出生與死亡是被禁止的,一旦違反就是違法,沒有人有權死在這裡,除非是意外猝死。



因為這裡地處北極圈,終年白雪覆蓋,地表下全是凍土,屍體無法自然腐爛,病毒會永遠留存在這裡,出現任何有害細菌,都可能對這座城市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當地人去世之後不能安葬在這裡,孕婦也必須在生產前一個月離開這裡。這裡僅有的墓地里埋葬的都是70年以前的逝者,就連城裡的醫院,也只有8個急救床位。



北極熊比人類還要多的地方


在別的地方的公路指示牌上,都會出現「小心車輛出沒」,但在斯瓦爾巴群島的路牌上,出現的提示語是「小心北極熊出沒」



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外出,都得隨身帶好槍枝,別擔心安全,這裡的治安非常好,只是因為當地的北極熊太多了。



島上大約有3500多只北極熊,但是只生活了2600人左右,不過島上並不允許驚擾獵殺北極熊,帶槍枝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好自己。



《奇遇人生2》中,劉雯六姐妹在島上的野外露營時,晚上都會由姐妹之一拿著槍枝輪崗守夜,就是為了防止北極熊突然襲擊。



在這片土地上,除了北極熊,還有北極狐、野鹿、海豹、海象、鯨及各種鷗鳥、磯鷸、雪地頰白鳥......幾乎一半以上都屬於自然保護區。



沒有白天與黑夜交替的地方


如果有人對你說,在「在斯瓦爾巴群島,一夜情很正常」,請一定要相信他!因為這裡的夜實在是太漫長了。



尤其是冬天,太陽在地平線以下的時間長達24小時,整個小城都在黑夜裡,尤其是在晴朗的天氣,抬頭便是漫天白晝繁星,想想都很浪漫。



冬天的極夜與夏天的極晝,讓這座世界盡頭的島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讓人產生一種時間仿佛在這裡會凝固的錯覺。



人類文明的最後邊界


在這片常年冰天雪地的土地上,有一個被稱為「世界末日銀行」的地方,它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被譽為「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



這裡存儲著全世界150萬類的農作物種子,種子數量達到近1億!在這裡零下18℃的地窖中,小麥、大麥和豌豆種子可以存放約1000年



存儲庫是一個基因保存地,可以防災、防震、防核武器,是為了防止天災人禍而造成的物種滅絕而專門設立的,是地球生命的備份基地。




被冠以世界最北的建築


作為許多人北極旅遊的第一站,這裡還有著大量的「世界最北紀錄」



世界上最北的城市、世界上最北的大學,最北的郵局,最北的機場,最北的咖啡館,最北的教堂,最北的燈塔…



走在白雪皚皚的斯瓦爾巴群島上,幾乎你所路過的每一個地方都可能是世界之最北。



看完是不是超想去斯瓦爾巴群島看看?還有更驚喜的,中國公民不需要簽證,可以自由進入斯瓦爾巴群島,只要遵守當地法律,甚至可以在這裡生活和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Xgd-m4BMH2_cNUgvI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