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

2020-11-08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你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而來的,所以有的動物可能很早之前生活在陸地上後來則進化成了水生動物。有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樹上,後來則進化成了不會爬樹的陸地生活動物。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鯨魚的祖先是誰,鯨魚又是如何演化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鯨魚的演化史。

根據生物分類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豬、鯨、河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即以古偶蹄獸為代表的偶蹄目。在 6000萬—5000 萬年前,古偶蹄獸出現了兩個演化分支,也就是說,豬的祖先(豬形亞目)與鯨的祖先(印多霍斯獸)分道揚鑣。約 4000 萬年前,豬的祖先分別演化出巨豬類和野豬類,大約在 11000 年前,野豬首先由中東農人馴養成家豬;約 5000 萬年前,鯨的祖先進化出巴基斯坦鯨,走上了鯨的演化之路。

雖然河馬分類上歸屬豬形亞目,但根據分子生物學研究,河馬與鯨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大約 5000 萬年前,河馬與鯨共有一個祖先。到了4000 多萬年前,河馬的祖先——石炭獸與鯨分家,分別沿著不同的軌跡演化,鯨分別由巴基斯坦鯨—陸走鯨(庫奇鯨)—羅德侯鯨—龍王鯨進化而來;1600 萬年前,石炭獸演化出真正的河馬。

古偶蹄獸

古偶蹄獸是最早的偶蹄目動物,植食性,生活在5000萬年前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已知最早的現代豬的祖先。體長 50 厘米,體重約20 千克,前肢有 5 個手指,後肢有 4 個腳趾,第三和第四指/趾呈小蹄形,主要用來承受身體重量。 古偶蹄獸生活於森林中,腿長,適於奔跑,可能是當時跑得最快的動物,是很優秀的跳躍能手。

古偶蹄獸復原圖

印多霍斯獸

印多霍斯獸( Indohyus ),意思是「印度的豬」,與豬、河馬等同屬偶蹄獸類。印多霍斯獸生活在 5000 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南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當時那裡山不像今天這樣高聳,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密,面朝海洋。

印多霍斯獸很像一隻大老鼠,腦袋尖長,頭頂有一對大眼睛,眼睛後面有一對小耳朵。身體較瘦,長約 50 厘米,長有一條細長的尾巴,四肢細長,前後腳上都長有4趾,其中中間的兩趾形成蹄子,兩邊的腳趾很短已經不與地面接觸。單從體型特徵看,印多霍斯獸根本不像水生動物,但研究證明它們卻經常生活在水中,原因是印多霍斯獸是植食性動物,膽小如鼠,平時躲在密林深處,為了逃避陸生肉食動物的捕食,常常跑到水裡躲藏,久而久之,在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下,適應了水中生活,經過巴基斯坦古鯨—陸走鯨—羅德侯鯨—龍王鯨,進化成現在的鯨,如齒鯨類和鬚鯨類。

印多霍斯獸的頭骨耳道有類似聽泡的結構,如同現存和已經滅絕的鯨類,說明印多霍斯獸與鯨類的親緣關係更接近,它很可能是鯨類的遠古祖先。但有些古生物學家仍持懷疑態度。

印多霍斯獸生態復原圖

巴基斯坦古鯨

巴基斯坦古鯨( Pakicetus ),也稱巴基鯨。主要生活在淺海或大湖泊的岸邊,以捕食魚類為生。最早的巴基斯坦古鯨,體型像狼,頭呈長圓錐形,四腳著地,有細長的尾巴,全身有毛。巴基斯坦古鯨有發育良好的後肢,可以在水中和陸地生活。它們是陸生哺乳動物與現代鯨類之間的過渡型。

巴基斯坦古鯨化石

巴基斯坦古鯨生態復原圖

陸走鯨

陸走鯨( Ambulocetus ),又名遊走鯨,是一種早期的鯨,既能行走又會游泳。陸走鯨的化石顯示了鯨如何從陸上的哺乳動物演化而來。陸走鯨的外表像鱷魚,約有 3 米長。它的後肢較適合游泳,可能像水獺及鯨般擺動背部來游泳。陸走鯨也像鱷魚一般潛伏在淺水地區捕獵。就其牙齒的化學分析,發現陸走鯨可以出入淡水及海洋區域。陸走鯨沒有外耳,而是將頭貼近地面感受振動,藉以追蹤獵物。

陸走鯨正在捕食

庫奇鯨

庫奇鯨( Kutchicetus ),又名喀曲鯨,意為「小個子的鯨魚」,生活在 46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早期。體型細小,近似於水獺,體長約 1.7 米。庫奇鯨能夠行走及游泳,是鯨從陸上哺乳動物演化的過渡性生物。

庫奇鯨復原圖

羅德侯鯨

羅德侯鯨( Rodhocetus ),屬鯨目古鯨亞目原鯨科,生活在 4700 萬年前,半水生動物,是鯨目動物從陸地進入海洋的過渡性物種。它的盆骨與脊骨及後肢融合,並有分化的牙齒,後肢大而有蹼,猶如船槳,尾巴強壯,像船舵,明顯具有陸上哺乳動物的特徵。

羅德侯鯨復原圖

龍王鯨

龍王鯨( Basilosaurus ),意為「帝王蜥蜴」,又名械齒鯨,是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一種原始的鯨類,是現代鯨的祖先,生活於4500 萬—3400 萬年前。化石發現於美國、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地。龍王鯨體長18~21米,身體修長,後肢短小,由此可以證明現代鯨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龍王鯨牙齒短小鋒利,為肉食性動物,常以魚、

鯊魚、烏賊、海龜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為食。

龍王鯨及其幼崽復原圖

現生鯨類

現生鯨類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齒鯨與鬚鯨。齒鯨( Odontoceti ),是鯨的一個大類,種類多,有 72 種。齒鯨最大的特徵是具有牙齒,齒呈圓錐狀,齒數從 1 顆到數十顆不等。齒鯨有一個外鼻孔,呼吸換氣時只能噴出一股水柱。頭骨左右不對稱。鰭肢具5 趾,胸骨大,無鎖骨,無盲腸,顯然是肉食性動物。齒鯨體型差異很大,最小的 1 米左右,最大的約 20 米,體重一般有 9 噸。齒鯨主要以魚類、烏賊為食,有的還能捕食海鳥、海豹、海獸以及其他鯨類等大型動物。常見的齒鯨有虎鯨、偽虎鯨、抹香鯨、突吻鯨、白鱀豚、海豚等。

鬚鯨( Balaenoptera )是鬚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鬚鯨、座頭鯨、露背鯨、灰鯨等,現生的鬚鯨共 15 種。

鬚鯨類體長15~20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黑色,約300 ~ 400 枚,故稱「黑板鬚鯨」。鬚鯨呼氣時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又垂直。

鬚鯨的牙齒猶如巨大的毛髮,與面部的絕大多數毛髮一樣。它們的「毛牙」能夠捕獲獵物。鬚鯨類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鬚鯨也吃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不同的鬚鯨的食譜也不相同。如藍鯨只以磷蝦為食,布氏鯨的食物則以小型魚類為主。

鯨的演化史示意圖

梳理了鯨魚的演化史是不是很漲知識呀,上面這幅圖幫你梳理一下鯨魚的演化之路,所以鯨魚、河馬和豬,這三個貌似完全不搭邊的生物,原來在很久之前是一家人呢!

以上這些有趣科普小知識都是來自於

接下來要給大家

隆重介紹的這套書——

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十年精心打磨中國原創科普佳作

獲得舒德干、陳駿、康樂、殷鴻福四位中科院院士權威推薦

中國地質學會推薦

優秀科普圖書

《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點擊下圖,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本書整套書中將 天文學,化學,物理,地理,生物,歷史 等等多學科重要知識融匯貫通的同時,將生命40億年進化的全過程,清晰條理的展示出來,更有利於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書中豐富的配圖和各種從未聽過、見過的遠古生物復原圖,會讓你大開眼界,並且知識內容結合圖片的方式,更適合中小學生閱讀,讓孩子學到知識的同時又不枯燥,還能滿足孩子滿滿的求知慾。

有些遠古生物真的是丑出天際,比如這個叫皺囊蟲的動物:聽說它還是地球上第一個長出「嘴」的動物呢。

真的不要低估你的孩子的閱讀能力,他們的學習能力其實很強,你一直以為他可能看不懂,但其實他很需要,家長一定要陪孩子讀一些最真實的科普,接觸到最直接的知識。

培養科學思維比傳授科學知識更重要。學習要特別注重知識的系統性以及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如果只記憶碎片化的知識,對於學習科學的孩子來說無多大益處。《生命進化史》是我讀過的時間跨度最大、空間尺度最廣、知識最為系統、自然學科關聯性最強的一套科普作品。著者以時間為軸線,以生命進化為脈絡,將六大自然科學有機融合、關聯串通。採用探索性演繹法、邏輯簡單性原則,以及形象思維等科學方法,追根溯源,不僅告訴讀者生命是如何演化的,而且還要告訴讀者生命為什麼這樣演化,使讀者知其然的同時也知其所以然。

——殷鴻福 地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除此之外,書中精美的圖片也是不得不誇讚一番的——

(點擊下圖,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600多種神奇古生物,1500餘幅精美古生物化石及復原圖

本書精選在生命進化史上具有重要進化意義的神奇古生物600多種,隨文配有1500餘幅古生物化石圖片,以及精美古生物復原圖。這些圖片生動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古生物,除了它們的長相、體型特徵,還有它們如何捕獵、遷徙等。絕大部分圖片配有詳細的圖說,簡直是一套生命進化百科全書。

(點擊下圖,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隨書贈送「脊椎動物進化示意圖」和「地球生命進化歷程」折頁

「脊椎動物進化示意圖」是作者在十多年研究基礎上精心繪製而成,清晰地展現了脊椎動物數億年里進化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進化環節都配有代表性的物種,全面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海洋到陸地,從陸地到天空的演化過程。

(點擊下圖,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在印刷和裝幀工藝上,內封特色的布藝質感真的超級驚喜,顏色搭配也很讓人眼前一亮,一套大開本的精裝書拿在手裡沉甸甸的,真的是優質的封裝才會有的重量,而且打開之後滿滿的墨香和還有光滑的銅版紙搭配超級精美的圖片還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呢。

在給孩子選擇課外科普讀物的家長,這套書是很不錯的選擇哦~,小學生和中學生都很適合,而且書中的知識點超多,同時作為一個愛好科普的成年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是收穫頗多的呦~

最後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套書的高顏值吧!

(點擊下圖,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購買《生命進化史》三部曲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Vnkp3UBdHeNs4oxUG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