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秦嶺,才是「龍脈」的精華

2020-12-28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這種秦嶺,才是「龍脈」的精華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

有一條 非比尋常的山脈:

它號稱「中華龍脈」

橫亘於華夏大地之上,

孕育著秦嶺人家。

這條山脈「秦嶺」

——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廣義的秦嶺,

幾乎橫穿中國中部;

而狹義上的秦嶺,

僅限於陝西省南部、

渭河與漢江之間的部分。

今天我們主要探索「狹義秦嶺」,

看看它的「精髓」到底有多美。

撰文、攝影:一佳one(王佳)

(請橫屏觀看下圖——秦嶺雲海)

雖然我從小在西安長大,但年少時卻不知秦嶺對這座城市的重要性,後來才知曉,千百年來,是秦嶺庇護著古都西安。「八水繞長安」都發源於秦嶺,是它哺育了大關中。(※八水: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

而我們的秦嶺之行,

就從灃峪口——

西安人的「後花園」開始。

灃峪口

秦嶺北麓,共有72峪口,其中西安人最熟悉的是灃峪:這裡不僅是秦嶺與陝南的連接口;同時,它也被稱為西安人的「後花園」。夏秋時,遊客們可從210國道進山,步入這片 「原始森林」

一路順溪水拔高前行,到達秦嶺分水嶺,算是到達了這趟旅途的終點。在此極目遠眺,秦嶺風光一覽無餘。

西安秦嶺分水嶺210國道秋景

分水嶺顧名思義,劃分水域: 分水嶺以南為長江水域,以北為黃河水域。秋日時分,分水嶺的植被像被鍍金,為人們獻上層林盡染的視覺盛宴。

而冬天的分水嶺,山頂被大雪所覆蓋,一片白雪皚皚,平靜愜意。都說 秦嶺是中國的龍脈:蜿蜒曲折的道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像是一條正在翱翔的「龍」。冬天的「它」正蟄伏著,等待春日來臨。

西安秦嶺分水嶺210國道冬景

灃峪口裡的歷史景點非常之多,

黃峪寺就是其中之一。

唐代貞觀二十一年時,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擴建翠微宮,並在這裡避暑辦公,兩年後病逝於翠微宮含風殿。唐代以後,這裡改宮為寺——翠微宮改名翠微寺以示紀念。翠微寺所在的這道峪口被稱為「皇峪」,因此翠微寺又稱皇峪寺(黃峪寺)。

灃峪口,黃峪寺盤山小路

如今秦嶺猶在,而唐代的翠微宮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我們只能憑藉著 劉禹錫所作的《過翠微寺》來想像這座宮殿曾經的輝煌了:

翠微寺本翠微宮,

亭台樓閣幾十重。

天子不來僧又去,

樵夫時倒一棵松。

黃峪寺山頂的白鵑梅與夕陽

太白山

太白山秦嶺主峰

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一峰

此山的最高點位於拔仙台,

海拔3767米

太白山雲海

太白山風景優美,四季皆有景,李白曾在《蜀道難》中寫道: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引得無數後人想來觀瞻太白山。除此之外, 這裡還記錄著許多傳說和歷史典故——傳說姜子牙在此封神拔仙;鬼谷子在此面壁頓悟;孫思邈在此嘗盡百草;蘇軾在此撰文祈雨。

普通一日游的遊客可以坐纜車來到 最高點-天圓地,一覽太白山景色,站在海拔3511米的天圓地方,感受 「中國南北分界線、華夏分水嶺」的雄偉。而想要挑戰的遊客可以繼續從這裡深入原始森林,去感受太白山的神秘。

中國南北分界嶺-天圓地方

太白山的雲海非常壯觀。行走在山巒之間,穿梭於雲霧之中, 「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的氣魄大致如此。

太白山雲海

拔仙台下的大爺海,是中國最神秘、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它是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冰斗湖泊,海拔3590米,常被人稱為「仙湖。大爺海湖水清澈如鏡,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太白山大爺海

終南山

古時的秦嶺座落於長安城之南,

因此被稱為「南山」或「終南山」

而人們現在所說的終南山,指的是秦嶺北坡的陝西周至、鄠(hù )、長安和藍田區域的山脈。自古,終南山就被賦予了深邃的歷史文化感。里遠離塵世,超凡脫俗,道、佛、孝、壽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

巍巍終南山

兩千多年以來,終南山一直受到各路「神仙」和隱士的青睞,他們來此修煉的故事也讓這裡充滿神話色彩。相傳當年老子出函谷關,沿著渭河一路向南,來到了終南山腳下的樓觀台,終於留下《道德經》洋洋千言。

終南山樓觀台老子銅像

相傳,終南山樓觀台本是文始真人「結草為樓、觀察天象」的地方,後來他也將老子帶到這裡講經傳道。道教誕生後,道教八仙和各路隱士常聚於終南山,讓這裡多了些「仙氣」,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終南仙境文化。

中國樓觀台道文化展示區

秦皇漢武、李唐宗室都曾在此築廟建祠,因此古往今來,隱士們也紛紛來終南山結廬而居。

終南山千年古剎內修行的僧人

「清風明月,遠離世俗」是所有隱士追求的最高境界,被劉邦稱為「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的張良也曾來此修行,當他輔助劉邦即位,卻看到韓信等有功之臣被殺後,自己便急流勇退,來到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下修行,過起逍遙生活。

紫柏山張良廟

紫柏山,位於秦嶺南麓腹地的漢中留壩縣,曾因張良歸隱於此而聲名遠揚。除此之外,紫柏山特有的天坑及山頂上的草坦,也被譽為 亞洲第一天坦群落」

紫柏山日落

終南山有「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稱。其中的翠華山,以「山崩」景觀揚名,大有「億萬年前山崩地裂」的氣勢。

翠華山天池

北麓的南五台山,古稱太乙山,是 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有著「終南神秀之區」之稱。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山。

南五台山

黃柏塬

每年11月,

落葉紛紛之際,

黃柏塬都會變身主角,

承包整個秦嶺的秋色

太洋公路

黃柏塬風景區位於寶雞太白縣的黃柏塬鎮境內, 占地約900平方公里,廣義的黃柏塬包含了多個子景區;而狹義的黃柏塬指得是從太白縣到黃柏塬鎮的這片區域。這條往來黃柏塬鎮的必經之路叫太洋公路(太白縣到洋縣),此路被譽為陝西最美鄉村公路

黃柏塬高山草甸

因為特殊原因,進山的30多公里都是沒有手機信號的,沒有了手機的干擾,旅人們反而可以全神貫注的欣賞沿途一路的秋色—— 當人們重新收到手機消息之時,那就是到達黃柏塬鎮了。此鎮曾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陝西特色旅遊名鎮」與「陝西省最具魅力景區」。

黃柏塬鎮

大箭溝是黃柏塬的主要景區,溝內水景奇幻,波瀾壯闊——清澈的溪水在千姿百態的岩石中川流不息,形成豐富多彩的水石奇觀,這裡被稱為 秦嶺里的「小九寨溝」

大箭溝

秦嶺人家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秦嶺深山之中,

居住著秦嶺人家,

在這裡,人與山和諧共生,

互融互榮。

許家山村民

在陝西漢中留壩秦嶺腹地,這裡有一座 「絕世而獨立」的關中特色古村落——許家山。進村的唯一入口就是一條長約百米的吊橋,想要進許家山的遊客們只能徒步前往。

許家山始建於清朝,距今已200多年歷史。據說,當年關中人因逃難而來到此地,並選擇在山水環繞的秦嶺腹地安家立業,同時也打造出了這一片「世外桃源」。

許家山關中民居

如果11月前來,正是家家戶戶曬秋的季節,這裡的村民們會將新收的魔芋、山茱萸、玉米等放到屋前晾曬。

曬秋的秦嶺人家

雄偉的秦嶺用它豐富的資源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秦人;樸實的秦人也懂得去體味她,愛護她,回報她—— 她,就是滋養八百里秦川的秦嶺。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再「見」月球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6Gt3YB9j7PxaI74z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