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出逃時,將此物縫在棉衣26年不離身,現今成「國寶中的國寶」

2020-11-25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溥儀出逃時,將此物縫在棉衣26年不離身,現今成「國寶中的國寶」

「世上第二好的事情是在出生的瞬間就死掉,唯一比它好的是根本沒有生下來。」

人也許就是這樣,你若追求的多一點,你就會吃苦,可你總是忍不住的去追求更多。就如同末代皇帝溥儀一般,生來就被命運之神拷上了枷鎖,用他的一生去追求一個並不存在的結果。

愛新覺羅溥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於當時的醇親王府 。是載灃的兒子。在他出生兩年後的光緒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緒帝病重,尚且年幼的溥儀便被接道了宮中作為繼承人撫養。在光緒帝死後,溥儀就開始了他的皇帝生涯,他的人生也從這個皇宮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光緒帝駕崩的第二天, 慈禧太后也就跟著薨了。這對於一個即將接受皇位的孩子來說是一個知名的打擊,當時的中國已經,破敗不堪,風雨飄搖。大清王朝已經是拔了牙的獅子,就等待著死亡後,誰能多咬下一塊肉來。尚還年幼的溥儀面對著這樣的王朝,如何撐得下去呢?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這個時候正式頒發了《清帝退位詔書》。這代表著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也代表了中國從此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時期。當時的民國政府也讓溥儀繼續居住在紫荊城,並以對待外國皇帝的禮儀對待她。繼續稱皇帝,可是這時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1924年10月,馮玉祥帶兵殺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並獲得大量宮中財物,史稱「北京政變」。這時的溥儀猝不及防,來不及收拾細軟。匆忙之中只記得將當時覺得最重要的」田黃三聯璽「帶出宮中,這對他來說,算是最重要的東西了。

溥儀的一生顛沛流離,一生前前後後被數個軍閥或政權握在手裡,就是因為他這個前朝皇帝的身份。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日本的土肥原賢二便帶領溥儀潛行至東北。溥儀謀取復辟大清,而日軍卻只是想找個理由占據東北而已。

1932 年,「滿洲國」建立。1934 年,改稱為「滿洲帝國」,溥儀成為「滿洲帝國」的皇帝,兼任國家陸海空軍大元帥。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溥儀僅僅只是一個傀儡而已。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本打算跟隨前往日本,卻在瀋陽機場遇到蘇聯士兵,隨後前往蘇聯。1950年,溥儀請求留在蘇聯未果,被遣送回國。而在這大大小小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溥儀為了求生送出過玉器寶石,詩詞畫卷,項鍊手錶等等物品。

唯一緊緊藏在身上的就是一枚小小的「田黃三聯璽」。為了不怕丟失,也怕有人見到就起意想要,溥儀甚至將其縫隨身所穿的面一種,走到哪帶到哪兒,好好的保存。只因這枚印章當年是乾隆帝清王朝自乾隆帝後就代代相傳的皇家至寶,每一代皇帝都是終生把玩。

也許就是因為這枚印璽這樣特殊,代表皇權,才導致溥儀哪怕流落多年也細細珍藏吧。一直到1950年中華大地徹底穩定,也許是心中有所感,便將這枚印章上交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枚印章至今都好好保存在故宮珍寶館中,也被稱為「鎮館之寶」。

也許溥儀也曾是一個有志向的好少年,也想像同時代的那些英雄一樣改變當時中國的險惡環境。雖然方法不同,但也許他最初的意圖是一樣的。眾生皆苦,溥儀的苦就是他的一生都只是傀儡而已。

他是生活的傀儡,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傀儡,是命運的傀儡。他的生命已經不存在任何的希望和可能。他追求的,永遠得不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Mir_nUBxV5JH8q_ML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