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拍攝一張城市夜景,就仿佛沒有來到過這座城市。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都市才會釋放出奪目的色彩。夜,是醉人的,也是迷人的,對於攝影師來說,如果此時不趕緊背著相機遊走於都市的街道中去攫取這迷離的夜色,那無疑是一種「犯罪」。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拍攝都市夜景需要注意這幾個地方:
拍攝時間選擇
都市夜景的最佳拍攝時間是太陽落山後到天空變黑的這段藍調時刻,天空像一塊藍色的幕布,襯托流光溢彩的都市。此時拍攝的城市風光非常漂亮。
墨曉本 攝
拍攝時要注意避免強光源,在平均測光的基礎上稍降一些曝光補償。
使用多重曝光拍攝
拍攝夜景時,總想著拍攝出特殊的意境。沒有比一輪圓月高懸空中更有意境的畫面了。不過拍攝月亮需要有一個200mm的長焦鏡頭,否則月亮太小,在畫面中容易被忽略。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雙重曝光可以使用相機自帶的雙重曝光模式,也可以使用後期技巧將月亮合成到夜空中。注意拍攝時,要給月亮留出足夠的位置。
器材選擇
我們都知道,夜間光線不足,拍攝需要使鏡頭更高的進光量。當然,很多相機高感的畫質較差,只能通過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來提升進光量。如果拍攝近景,可以嘗試大光圈,如果畫面中有較遠的景觀,則需要一個較小的光圈來控制景深,這時的快門速度需要調整到5s以上才能確保畫面曝光充足。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三腳架了。長時間的曝光無法保證手持成像不虛,只能藉助三腳架,最好配有快門線,拍攝車流、星芒等都需要長時間曝光,一個合適的三腳架顯得十分必要。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快門線的作用可以避免按下快門鍵的時候造成的相機輕微晃動。
有人不了解,ISO(感光度)調高對畫質有多大影響。其實,這與每台相機的性能有關,有些相機可以承受較高感光度下的顆粒感較少,有些相機則只能使用低感光度。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對比: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左圖為ISO100,右圖為ISO3200,可以看出,右圖有明顯的顆粒感。
並不是說沒有三腳架就一定不能拍攝好夜景。只要保持鏡頭穩定,都可以進行拍攝。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將相機放到路邊長椅與相機包上拍攝,沒有藉助三腳架,依然非常清晰。
夜景拍攝內容選擇
夜景不是只拍攝高大的建築群,還可以拍攝街頭巷尾的炫彩燈光。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繁華的步行街、商圈,都是拍攝局部夜景的好地方。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燈光將柵欄的影子投放到牆壁上,呈現出美麗的圖案。
圖片來自《旅行攝影聖經》
用大光圈拍攝夜景,突出主體的同時,將背景的光源虛化成光斑,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
以上部分圖片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旅行攝影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