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尿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其患者高達1.7億,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41歲的方先生,最近總覺得腰酸背痛的,前兩天還出現了少尿、無尿的現象,出於擔心,方先生還是去醫院做了檢查。
不曾想,尿酸竟高達790umol/L,而且出現了尿蛋白異常、肌酐偏高,已經出現了腎衰竭的跡象。
原來,方先生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應酬到半夜,在外人看來,他事業有成,但是其中的壓力只有自己清楚。
前兩年公司體檢時,方先生就查出了尿酸偏高,醫生囑咐道,如果再不戒酒,腎臟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是,為了多簽單,他還是硬著頭皮喝。而且,妻子為了給他調養身體,經常給他炒腰花、燉肉湯補身體。
醫生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提醒道:2種「家常菜」是禍根
第一種:豬腰子
很多人有「以形補形」的觀念,覺得食用腰子可以達到補腎的效果。
但是,這類動物內臟屬於典型的高嘌呤食物,長期食用,會導致嘌呤在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增加高尿酸血症及其併發症的發作風險。
「吃哪補哪」並沒有科學依據,特別是本身尿酸高的患者,一定要減少攝入。
第二種:濃肉湯
生活中,我們都習慣和一些肉湯來補身體。
然而,此類食物雖然營養豐富,但是,並不適合高尿酸患者。
因為,嘌呤易溶於水,經過長時間的熬煮,肉類中的嘌呤溶於湯內,食用過多,就會導致血尿酸水平飆升。
除此之外,還有3種食物也是導致尿酸升高的因素,要遠離
食物1:海鮮
大部分的海鮮,如:貝殼類海鮮嘌呤含量非常高。
長期食用,尿酸增加,代謝減慢,誘發腎衰竭、痛風的幾率大大增加。
食物2:酒
常見的黃酒、啤酒含有豐富的嘌呤,並不適合高尿酸患者。
而白酒喝紅酒,雖然嘌呤含量較少,但是酒精進入體內,會代謝出乳酸。會影響尿酸的代謝,延長尿酸在體內存留的時間。
尿酸長期過高,會導致尿酸結晶析出,堆積在腎臟,堵塞腎小管,會引發腎炎,嚴重時甚至誘發腎衰、尿毒症。
食物3:飲料
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在體內會轉化成嘌呤的底物,促進嘌呤合成,使得尿酸含量增高。
如果大量攝入果糖,還會造成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間接減少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對控制尿酸不利。
尿酸過高,為什麼會導致腎臟衰竭呢?
尿酸長期過高,會影響腎臟對尿酸的排泄。
而且,尿酸水平長期居高不下,會有大量的尿酸在腎間質、腎小管等部位沉積,使腎臟出現實質性損傷。
如果尿酸鹽在腎臟形成結晶,會導致梗阻等症狀,使腎臟受損。
有研究結果表明,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急性腎衰竭的發生幾率會升高74%左右。
日常降尿酸,堅持「一喝、一補、一查」,保護腎臟,防止腎衰
一喝:多喝玲雁菊
高尿酸患者必須多喝水。但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於尿酸分解、排出。
玲雁菊,是降尿酸的能手,它含有豐富的膽鹼、黃酮。
堅持喝,可減少嘌呤生成,減少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又能加快血液中的尿酸溶解消失,從而降低尿酸水平,幫助預防痛風、腎衰竭。
一補:補充睡眠時間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項目也越來越多,人們的入睡時間也變得越來越晚。
然而,長時間的熬夜,容易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造成體內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
建議:成人每天應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
一查:及時檢查尿酸值
在臨床上, 男尿酸正常值:149~416u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umo1/L。
人體尿酸有所波動時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尿酸長期超出指標的話,就可以被確診為高尿酸血症了。
做尿酸檢查前注意事項:
1、一般在檢查前應進低嘌呤食物3天,避免吃肉類與內臟,以及像扁豆、菠菜、花生和大豆之類嘌呤含量高的食品。
2、第四天上午7點排尿後棄去,開始收集7點以後24小時之內所有尿液,直至第五天上午7點排出的尿液均收集在內。
3、在第五天上午7點抽靜脈血2毫升,和尿標本一起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