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空間|會泡茶不一定會布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2019-10-06     岩茶帝

茶席,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茶室空間形態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茶席是千百年來,繼陸羽首次創立「茶具組合」,經各代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茶席的設計,既不能脫離傳統,也必須符合現代人的行為規律。一款精心設計的「茶席」即是茶藝者盡情發揮豐富的想像平台,也是他們表達自己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的空間。茶事自此時起,有了更多儀式感和美學意義。

茶席構成

1、煮水器(能拿來煮水沖泡的燒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進干茶沖入熱水並倒出茶湯的器具)

3、壺承

壺承,是承載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壺熱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壺承,是為了保持席面的清潔乾爽之用。壺承的選擇,顏色宜略淺於席布的顏色,不應太惹眼而喧賓奪主,大小則應當與茶壺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壺產生不穩定的感覺。如果有條件,可以挑選早期柴燒的瓷盤作為壺承。

4、公道杯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湯的先後造成的濃度不均勻現象。在茶席的設計中,我們選用的公道杯大都沒有把手,公道杯要儘可能高於泡茶器,以形成視覺上的高下錯落。5、 茶杯(品嘗茶湯) 6、茶倉(存貯干茶)7、茶荷(承放干茶)8、茶則茶則,是量取茶葉的計量器具。依靠茶則,從茶倉里量取大概所需的茶葉。一根嶙峋的竹編,或截取一波三折的樹枝,會使茶席氤氳著山野清趣。9、滓方滓方,又稱"建水",是茶席上收集匯聚多餘茶水、廢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陳設於席主泡茶棄水的方便位置,體積不宜過大,以免使茶席顯得突兀。10、席布11、潔方(保持席面整潔清爽之物)12、花器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籃、碗、蓋、盞等。其選擇既要考慮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關注花瓶與花卉的互襯映照。當首選傳統經典、重心穩定、造型簡潔、素身無刻畫的花器。

茶席,不是刻意地「擺」,而是用心地去「布」。古人把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稱為「置陣布勢」。茶席的「勢」,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構成的。器具之間,不是乾枯的羅列展示,彼此有著生命的相生相惜,有著氣韻流動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為了讓我們更美更風雅地去喝茶。茶席的設計要體現出茶席的詩意美、畫面美,悅目方能賞心,神馳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湯,以茶盞為橋樑,讓茶人在溫馨素雅的茶境中,隨心賞茶與品茶。茶席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具有實際沖泡、品飲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勻茶器、茶盞、蓋置、盞托、茶則、茶匙、水盂、茶巾等;二是具有點明茶席主題、加深審美體驗的裝飾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左手席」——茶席中最基本也是最標準的布局。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壺注水,右手持泡茶器並出湯的茶席布局。以拿煮水壺的手的方向為準,命名為「左/右手席」,這是茶文化圈子裡所約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壺放在泡茶者左側,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張較矮的凳子上;而茶壺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壺柄在右,壺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湯。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側偏前方的位置,大約呈30°角。這個黃金角度,也正是為了操作的便利而設計的,如此出湯,肩膀舒展,動作自然流暢,呈現一種和諧之美。出湯之後,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樣也非常順手、自然。

同理,盛放棄水的水盂(或稱茶渣缸、建水等),放在泡茶者的右側較遠遠的地方,方便處理棄去不用的茶水。因其類似於「垃圾桶」的功能(實際上並不能往裡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應該置於儘量遠離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夠得著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擺放就相對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視覺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則放在中心區左側,那麼蓋置、茶巾就放在右側。反過來也可以,按個人習慣。杯子,就不需要多說了,常規的陳列是在客人面前擺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並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視覺美感。

基本的茶席布置看似簡單,實際上想要依葫蘆畫瓢似的擺好卻沒那麼簡單。每件茶具之間的距離,微妙的角度,都會影響茶席的美感。茶具材質、尺寸、色彩的搭配,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此文章為岩茶帝網絡整理髮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私信交流!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武夷岩茶? 不忽悠,不做作,帝哥教你選茶!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歡迎關注公眾號——岩茶帝

了解岩茶帝 點擊下方連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08Lq20BMH2_cNUgtK6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