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的哪些壞習慣會造成牙齒不齊嗎?

2019-11-21   名醫訪

牙齒不齊,醫學上稱為錯頜畸形,目前國內70%以上的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錯頜畸形。據中華醫學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錯頜畸形(牙齒不齊)發病率,乳牙期(1~5歲)為51.84%,替牙期(5~12歲)為71.21%,恆牙期(12歲+)為72.92%。

錯頜畸形(牙齒不齊)發病率

數據來源:中華醫學會調查結果

牙齒不齊不僅影響孩子從飲食中的營養攝入,更會因為面部美觀問題導致孩子自卑心理,讓孩子性格變得內向,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牙齒不齊呢?

飲食過於精細

現在的飲食普遍精細化,尤其是孩子們吃的東西,包括飯菜和零食,牙齒咀嚼嚴重不足,對頜骨的刺激不夠,導致頜骨發育不足,而恆牙數量沒有減少,體積還比乳牙大很多,導致牙量大於骨量,就會出現牙齒不齊。

飲食過於精細

孩子雖然牙齒稚嫩,但從飲食上來說,只要不總是咬特別硬的東西就好,適當吃一些耐磨、稍微有點硬度的食物,反而有利於孩子牙齒髮育,鍛鍊、堅固牙齒,所以,家長們可不要過於「愛惜」孩子的牙齒哦。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口腔專家指出,10個人當中就有4個是錯頜畸形,幼年不良習慣是「兇手」之一。錯頜畸形包括牙列不齊、上下頜牙弓咬合關係紊亂、上下頜骨的位置不協調等,常見的有重疊牙和「老鼠牙」等。

吐舌是常見的不良習慣,因為換牙時牙根不舒服,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舔舐快掉的牙,這會造成牙齒稀疏,並向外傾斜。另外,孩子的牙齒、頜骨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偏側咀嚼會使得單側的頜骨發育不良。「就像經常用右手,右臂更強壯,這就是用進廢退,經常偏側咀嚼,一側肌肉過度豐滿,另一側則萎縮,形成歪臉、偏臉。上下牙咬合不正常,面部肌肉就容易疲勞,出現顳頜關節彈響等症狀。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長期口呼吸會導致孩子上門牙突出,上唇變短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長期吮手指容易導致開頜,上下牙無法正常閉合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經常用一側咀嚼會導致兩側臉型發育不對稱

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孩子牙齒不齊的一個重要原因,平時生活中,咱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注意,發現孩子有嘴呼吸、吐舌、吮手指、偏側咀嚼等行為時,一定要及時給孩子糾正,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習慣。

不當的喂奶姿勢

會導致上牙反頜,也就是俗稱的地包天。所以爸爸媽媽在喂孩子喝奶時,不要讓嬰幼兒仰臥,並自己拿著奶瓶吃奶,因為奶瓶長期壓迫上頜骨會限制其正常發育。

說到這裡,有家長就問了,如果孩子牙齒現在已經有明顯不齊跡象了,又該怎麼辦呢?——及時矯正。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但是有的家長可能認為換牙期牙齒不齊沒事兒,等孩子換完牙就好了,結果恰恰相反,牙齒不齊除了少數因為不良習慣的糾正能出現輕微緩和,大多數都只會越來越嚴重。

牙齒就像小樹苗,在小的時候容易矯正,矯正效果還好。



長期不良口腔習慣

5-12歲,是孩子矯正牙齒的黃金時期。5~12歲是孩子牙齒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孩子的荷爾蒙分泌旺盛,在生長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頜面部及牙齒進行快速發育。另外有研究發現,兒童頜面部生長發育在4歲完成60%,7歲完成70%,12歲完成90%。因此在5~12歲進行牙齒矯正,能夠實現舒適化矯正,讓牙齒沿著正確的生理方向生長。

正畸協會推薦,兒童在7歲前進行正畸檢查,進行早期矯正,孩子們的面部頜骨還處於生長發育期,通過正確的引導,可以為成長中的孩子們帶來良好和正確的口周肌功能和習慣,從而讓孩子擁有整齊的牙齒和漂亮的容顏。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啦,如果大家有牙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牙齒有問題,那就關注「名醫訪」吧!好了,我是小美,有任何牙齒問題都可以撩我【mingyikanya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