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藍藻,導致魚類肝臟病變。防治藍藻,也要注意魚類肝臟的修復

2019-08-27     水產養殖小貼士

近幾年魚類養殖火熱,養殖朋友追求高產量高效益,密度越養越大,隨著而來的就是投喂量的增加,特別到了養殖中後期、高溫天,由於殘餌、糞便、動植物屍體的不斷積累,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水體pH值升高,藍藻大量爆發。


藍藻堪稱池塘養殖的噩夢,每年因藍藻爆發導致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池塘里的藍藻水華,藻類死亡以後能夠分泌出一些毒素,使魚類的神經麻痹,反應則變遲鈍,造成加州鱸肝臟的損傷。

魚塘藍藻產生的原因

1、受其它藻種的生長制約,藍藻並不可能在常溫條件下大規模暴發,但當水溫25—35℃時,藍藻的生長速度才會比其他藻類快,故溫度是藍藻暴發的主要因素之一。 

2、池塘水質過肥,養殖水體中富營養化,水色偏濃,水草活力不強,亂用殺蟲殺菌藥物破壞菌相、藻相平衡,不經常換水的池塘氣溫升高後,易造成藍藻爆發;

3、外源水富含藍藻,高溫條件下進水,造成藍藻爆發;

4、不懂生物製劑品種和功用,亂用生物製劑,造成藍藻爆發。

魚塘藍藻爆發對魚類的危害

1、影響攝食,藍藻死亡後產生藻毒素,會造成肝臟中毒;

2、導致水質渾濁、亂、老化,易缺氧,造成浮頭、泛塘;

3、藍藻爆發的池塘,一般高pH值,但同樣因為缺氧,會引起氨氮、亞硝酸鹽偏高。

4、大部分藍藻外層有一層膠被,難消化,加州鱸攝入後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魚塘藍藻暴發的處理

1、有機磷是藍藻生長的必須因素,治理藍藻最直接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除去有機磷。

2、實行生態養殖。不用或少用殺蟲殺菌藥,可經常使用光合細菌或芽孢桿菌,調節水質,維護菌相、藻相平衡。

3、藍藻暴發時一定要雙管其下,防治結合,重點預防。先清除水中藍藻,其次保持水中的溶氧,然後解毒,在殺藍藻的時候藍藻會釋放大量的藍藻毒素,防止魚類中毒。

殺菌處理水質時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用於殺菌,去除海藻、殺藻除臭為一體的藥劑,使用高效方便。後平衡氮磷比例,加快培育綠藻和硅藻等有益藻類快速生長成為優勢藻種來抑制藍藻生長,從而改善藍藻過度繁殖的狀況。

注意使用微生物製劑過程中必須防止魚塘缺氧,天氣悶熱時不應使用,而使用時則應開動增氧機。


魚塘藍藻造成魚類肝臟損傷的處理

由於藍藻分解的毒素可以主動通過魚鰓的上皮細胞吸收,從而使魚類的血液、魚鰓、肝臟以及肌肉中積累較高濃度的亞硝酸鹽。直接損傷魚類肝臟,肝臟的損傷或病變往往會引起魚類營養代謝失調,免疫系統紊亂,抗病力下降,並極易引發其他繼發性疾病的暴發,引起大量死亡。

在處理好水質的前提下,主要做到以下幾點,有效治療魚類因藍藻造成的肝臟損傷。

1、科學投喂

亞硝酸的產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飼料產生的,所以嚴格控制投料的合理性和控制養殖數量。

2、日常保健

在飼料中加入膽汁酸,魚類日常保健很重要,尤其是對肝臟的保護。膽汁酸能夠與腸道內的黴菌毒素、重金屬離子、細菌內毒素等結合併將其清除出體外,減少毒害物質對動物腸道、肝臟及機體的危害;強健肝臟功能,提高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受損的肝臟再生和修復;


不僅僅是亞硝酸鹽,養殖過程中還有很多危害魚類健康的因素,平時多注意監測,保持水體環境,進行日常保健,能夠有效降低病害的發生。

魚類膽汁酸的作用

1、減少脂肪在肝臟和腹腔的蓄積,預防脂肪肝和肝膽綜合症等肝膽疾病;

2、清除毒素、疏通膽道,修復肝膽損傷,治療肝膽病,5-7天控制住傷亡;

3、提高魚類抗應激能力,提高拉網和運輸的成活率;

4、提高魚類對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率,改善魚的體形體色;

5、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餌料係數,促進生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5J3WwBJleJMoPMeX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