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往南,羊肉俘獲了所有人的胃

「魚羊為鮮」,羊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餐桌上的珍饈。有人受不了那股膻味,有人愛羊肉的鮮嫩愛到痴迷。中國人吃羊肉的起點已不可考,但古代的羊肉可是難得的「奢侈品」。

「烤」永遠是羊肉最經典的吃法。自人類學會用火開始,烤羊肉大概是我們創造出的最早的一道菜,就連現在的「擼串兒」大家都會默認是羊肉串。經過炭火的烤制,散發出陣陣焦香,再撒上些許自然,既化解了膻味,又在餘味中微微帶甜。當然,烤全羊也是一種完美的選擇。

蒙古族人選用膘肥柔嫩的羔羊,斬大塊,水煮至斷生出鍋,這種清水煮的做法叫手把肉。還有整羊下鍋水煮,出鍋後用刀劃幾道的,叫羊貝子。他們用韭花醬甚至只用鹽來配羊肉,而新疆人吃羊肉則離不開皮牙子(洋蔥),也會煮點麵條墊底。手把肉在寧夏、甘肅又叫手抓肉,寧夏吳忠、甘肅臨夏都以手抓出名。

圖/圖蟲·創意

不僅北方,南方人也喜歡吃羊肉。。江浙一帶羊肉中名頭最響的是藏書羊肉。用特製大木桶烹煮羊肉,出品湯色乳白,酥而不爛。清水羊肉則是廣西馬山人最引以為傲的美味。清水煮羊,除鹽、糖、蘿蔔、羊血以外不加任何配料,湯醇肉香,一口下去從喉頭暖到腹中。

涮羊肉的吃法也已深入人心。用傳統的銅鍋炭火,配上白菜豆腐。再選用好的羊肉,切片碼好,等水一開,先下一盤羊尾油,叫「肥肥鍋」。此時夾一片肉,涮一涮,大開吃戒。再加上些小料去膻解膩,爽口又鮮嫩。

圖/圖蟲·創意

青海人則喜歡用厚重的調味覆蓋在羊肉上。例如黃燜羊肉,先煸香蔥姜蒜、豆瓣醬、辣椒、花椒後,下大塊羊肉一同翻炒,再加入生抽、面醬、料酒、水慢燉至肉軟爛入味即可。高原稀薄的空氣,摻雜上這香濃的肉味,也變得格外宜人了。

圖/匯圖網

羊肉不但能做主菜,也能跟各色主食搭配起來吃。最知名的是羊肉泡饃,一張饃掰成黃豆大小,水圍城、口湯、單走、干拔等等吃法,能吃出無限風味。此外還有水盆羊肉,一張半發麵的月牙饃,可泡湯可夾菜,最痛快的還是用筷子撈出碗里的大片羊肉,絕對值得一試。

圖/圖蟲·創意

江浙一帶還流行羊肉麵,既有白切羊肉白湯麵的清新,也有酥羊大面這種硬貨。酥羊大面以紅燒羊肉為澆頭,一大勺燜得紅亮酥爛的羊肉,澆在素凈的麵條之上。冷天的時候來一碗羊肉麵,全身都變得暖烘烘的。

喜歡吃粉的貴州人把羊肉加到了粉里,遵義羊肉粉、金沙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黔西羊肉粉、興義羊肉粉等等應有盡有。比如遵義羊肉粉,最重要的是原汁原味,山羊文火慢燉,湯頭柔和,但不失濃郁本色,羊肉出在這湯鍋中,就連米粉也要是在這鍋湯里「冒出來」的。

中國的羊肉湯也是品類繁多。羊雜湯是冬天的基本款,洛陽羊肉湯以熬煮入味出名;山東單縣人喜歡將各類藥材加到青山羊湯里;太原人用黃芪、蓮藕、羊肉等八種材料煮成「八珍湯」;四川簡陽的羊肉湯與豬骨、鯽魚同煮,呈奶白色,入口味道厚重;台灣台南的當歸羊肉湯香味馥郁……

說了這麼多,其實沒人有資格界定哪種是中國最好吃的羊肉。就像羊湯有人夏天喝,有人冬天喝,最合適的就是最好的。還是那句話:食無定味,適口者珍。那你最愛哪一款羊肉呢?

文丨伊森

設計丨Q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zZgJm4BMH2_cNUgezs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