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喜提91次熱搜,李現到底是演技派還是營銷咖?

2019-08-04     電影工廠

長在熱搜上的男人 李現


夏天,似乎是一個盛產爆款劇的時節。

前年的《楚喬傳》,去年的《延禧攻略》,今年的《親愛的,熱愛的》都引領了一波全民追劇的風潮。

影視定期出爆款,各領風騷一暑期。

《楚喬傳》刷新了收視,《延禧攻略》扛起了「傅瓔」。

而剛剛完結的《親愛的,熱愛的》,則是讓李現成功「綠」了大半個娛樂圈。

隨便打開一個相關視頻,都是大型道(出)歉(軌)現場。




並且,這位國民「現男友」在劇外也沒閒著。

接代言,做公益,搞配音,通告不停。




百忙之中,還抽空給周董打了個榜。




如此高頻的營業讓他成功在這個暑期刷臉。

你問我高頻到什麼程度?

有網友做了一個匯總,《親愛的》開播十八天,李現的微博相關熱搜就已經有91條之多,令人乍舌。




每天慣例一般在話題榜單上看到李現的名字,導致劇主這顆原本小鹿亂撞的少女心,一頭撞死在南牆邊兒上蹦不動了。

試問誰家的鹿撞91次還不死???

不得不說,李現的這波操作,過了。

要知道,在上升期時讓觀眾感到視覺疲勞,可不是一件好事。

這不,熱度有是有了,緊接著演技尬、情商低這些負面口碑也接踵而至。

先是演技,上圖讓大家感受一下。







這段戲講的是兩兄弟時隔十年終於冰釋前嫌的戲碼。

聯繫上下文來看,主角的情緒要完成一個由憤怒到釋放的遞進。

只是這個釋放,實在是用力太猛了。

口水汗水洗澡水啥都有,就是沒有淚水。

再加上這糟糕的台詞,哦我的母親……




等會Solo,哪裡來的粉紅泡泡?你這是什麼表情???

這令人迷惑的畫風,劇主我不禁緩緩打出一串問號。

除了演技尷尬,他那令人搖頭的情商也經常讓人跟著一起尷尬。

面對媒體的採訪時,他毫不謙虛地回答:最想吐槽的一件事是營銷號說自己糊了。

結果,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8月1日中午,李現官方粉絲後援會就宣布了原定在8月3日舉行的活動,因為報名參與人數不足,取消了。

八月的第一天還沒過,「七月現男友」就以迅雷不掩耳之速過期了。

果然啊,想紅的演員假正經,劇拋的女孩最無情

咳咳,言歸正傳。

早在《親愛的》剛剛開播的時候,就有一部分人不滿李現的演技。

說他表情僵硬,台詞功底差,角色成功全靠人設加持等。

但拋開這部劇,劇主印象中的李現,是一個蠻踏實的演員。

他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中的重慶小伙謝訓,重情重義是他的標籤。

來品品那時候的哭戲。

他是《法醫秦明》中的刑警隊長林濤。

睿智幹練執行力強的他,卻有著「懼內」的反差萌。

他是《河神》中的痞子英雄「小河神」郭得友。

市儈卻不勢利,世俗卻不媚俗,是一個出身市井的平民英雄。

三個類型完全不同的角色,三種完全不同的感覺,要駕馭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在選擇劇本的時候,有些演員會選擇更貼近自己以往人設的角色,比如劉亦菲

有些演員會選擇複製粘貼自己曾成功過的角色,比如楊爍

而李現,雖然稱不上是天賦型選手,也絕對是一個「放得開」的演員。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如今才不過月余,就眼見他在樓塌的邊緣瘋狂試探,劇主心裡不是不感慨的。

他太害怕這種後繼無力的感覺了。

2016年,《法醫秦明》熱播,為張若昀圈粉無數,卻鮮少有人記得李現。

2017年,《河神》上線,開播當日網絡點擊率破億,半個月破七億,引爆了整個暑期檔。

作為絕對男主的他,本應該在那時候就順理成章地走進大眾視野。

但他沒有把握住機會,之後的兩年高開低走,幾乎沒有曝光量

小資電影當個二番,熱播劇中友情客串。

成功容易守功難。

想必正是因為錯失了前兩次的機會,如今的他才這麼迫切的想要刷存在感。

其實,劇主理解他的焦慮。

畢竟在這個百花爭艷的娛樂圈,被觀眾遺忘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曇花一現後繼無力的男星,比比皆是。

遠的不提,就說在《親愛的》飾演DT吳白的胡一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當初《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播出,捧紅了胡一天。

一夜之間,這個高挑的傲嬌學霸成為大眾心中的「國民初戀男友」。

他當時紅到什麼水平?

紅到一度微博超級話題排名前三的水平。

可是,17年底才出頭的他,2018年幾乎整年空檔

或許是志不在此,或許是神隱拍戲,總之這漫長的一年半,別說再創爆款,他連划水的作品也沒有。

一年半,足夠無數顆新星升起,也足夠被人們遺忘。

和李現一樣,直到《親愛的》播出,胡一天才回到人們的視野。

雖然人設討喜,卻也只是個男二號,人氣也遠不如前了。

無獨有偶,與他際遇相似的還有《香蜜》中的夜神殿下,羅雲熙

88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經31歲,是個不折不扣的「三十寶藏」——三十歲才被觀眾記住的演員。

劇中,他是個讓人心疼到恨不起來的反派。

尤其是在湖邊黑化的戲最令人動容,迷妹們稱之為:潤玉一滴淚,天上一顆星

《香蜜》結束到現在,他卻像消失了一般不見蹤跡,為數不多的幾部待播劇,番位也是數三四個才能找到他的名字。

並且,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在他手心淌過的機會了。

15年時他就搭檔吳倩,出演了《何以笙簫默》中的少年何以琛


當時人們對羅雲熙的好感度,甚至大過了男主鍾漢良。

可他的下一個「出圈」作品,卻延遲到了三年後的《香蜜》,實在是令人扼腕。


有了這麼多前車之鑑,也難怪李現這麼急吼吼地怒刷存在感。

畢竟娛樂圈只開一夜的曇花,李現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只是可惜,事不過三,過猶不及

營銷到如今適得其反,不知他可否提前設想過這個結果。

「刷臉」成功的秘訣絕非不停增加沒有意義的曝光量,而是把握住有限的演藝生命去呈現更多值得被人記住的作品。

希望所有演員都能早日明白這個道理。

好了,今天聊了這麼多,你心目中最令人惋惜的娛樂圈「曇花」是哪一朵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wXJW2wBUcHTFCnfxf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