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新綜《我們的樂隊》前幾天終於播出了~
說到樂隊,不難聯想到去年夏天大熱的《樂隊的夏天》,都是樂隊形式的綜藝,《我們的樂隊》和《樂隊的夏天》有什麼不同呢?這檔節目能否超越《樂隊的夏天》成功對音樂市場起到正向的宣傳作用呢?
別急,咱們慢慢來說。
作為一檔全新的樂隊綜藝,雖然節目模式上有大機率借鑑韓國綜藝《超級樂隊》的嫌疑,但回到國內,這顯然是既《樂隊的夏天》在2019年大熱後的一輪順勢追擊。
因此《我們的樂隊》自然很容易被拿來取得巨大成功的《樂隊的夏天》做比較。
雖然兩檔都是用樂隊形式做為核心,但在節目邏輯上有著差異:
《樂隊的夏天》是不同風格的31支成熟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角逐中國hot 5樂隊;而《我們的樂隊》是由運營總裁謝霆鋒、技術總裁蕭敬騰、市場總裁王俊凱三位合伙人,以公司運作的形式,招募、重組、拆分、捆綁,直到尋找到最為合適的樂隊組合。
概括一下就是《樂隊的夏天》是命題比賽,而《我們的樂隊》是養成式比賽
第一期節目的主線邏輯也相當清晰:合伙人篩選ACE,再通過ACE敘述樂隊風格匹配團員。
此次《我們的樂隊》海選出的60多位樂手可以說個個有來頭。
不僅有有《星光大道》的總冠軍昂薩、著名音樂人Corsak,還有參加過《中國新說唱》的王以太和派克特、網絡歌手王北車。除了熟悉的面孔,新鮮的面孔里也不乏來自伯克利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著名音樂學府的「後起之秀」。
這些選手們都自帶在樂隊中擔任的角色,比如主唱、鼓手、貝斯手、吉他等。
而《我們的樂隊》前半程的看點其實就藏在這個過程之中:會有相似類型ACE之間的battle,譬如已經出現的葉子和謝霆鋒「迷弟」王立鑫之間的「暗戰」;接下來還會有成團過程中的不斷磨合、試錯、衝突直到最終的融入。
再來說說三位Boss:謝霆鋒(運營總裁)、蕭敬騰(技術總裁)、王俊凱(市場總裁)。這是《我們的樂隊》里頗具新意的設置,「樂隊無限公司」就是在以公司的模式在運營樂隊。
可能有些朋友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節目要邀請王俊凱擔任導師(合伙人)?
因為和另外兩位比起來,王俊凱顯得稚嫩了些。但是王俊凱是一個年輕形象好的偶像,目前無任何負面新聞,而且擁有龐大的群眾粉絲基礎,可以給節目帶來了巨大的討論度和熱度,由此可以使更多人把目光轉向樂隊。
當然,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僅僅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產出優秀的音樂作品和音樂表演,才能使樂隊節目迸發出持續的生命力。
而蕭敬騰和謝霆鋒兩位導師,作為在唱片體系中摸爬滾打多年的前輩,也作為資深的搖滾樂愛好者,他們在節目中可以產出了一些獨到的觀點,幫助樂隊更好的進步和創新。他們的粉絲群體涵蓋範圍更廣,因此也可以吸引不同的年齡層觀眾一起討論觀看
當然,目前節目只播出了一期,還不能過多評判。至於能不能成為一檔品質優秀的綜藝,是更需要費心力的一件事,這件事取決於節目組是想趁火賺一季的快錢,還是想一季又一季地做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dkE8XABfwtFQPkdGR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