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發展是非常的快,農民朋友的生活是越過越好,但是農村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村的婚喪陋習和天價彩禮,還有就是不孝的現象,農村老人老了沒有人養的問題是有所蔓延,現在的農民朋友對這些事情是無奈,是他們的煩心事,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可以進行遏制這些現象,可以促進農村的風氣可以得到改善呢?
面對這些問題,近幾日一個關於農村的大會上面,就有專家給出了答案。現在的農村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在1995年的時候,農村的常住人口達到了一個峰值,那就是8.6億人口,但是在去年的時候,農村的常住人口是達到了5.6億人口,明顯的少了不小,在這個20多年的時間裡面,常住的人口減少了3億人口,在這個大變革中,各種各樣的思潮是衝擊交匯,以前農村的傳統價值觀念是不斷的遭到衝擊,確實,現在對農村有很多的突出問題,比如不養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則,等其他的,這些現象是真的不少,一些地方是婚白喜事是大操大辦,攀比成風,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結婚的彩禮錢就是100多,到了90年代1萬元,現在是十幾萬甚至是更多。
專家說自己下鄉調研的時候,經常聽到農民朋友說自己家裡面的兒子結婚了,但是父母成為了貧困戶,現在正在搞脫貧攻堅工作,現在農村因婚致貧的現象是非常的多,甚至在一些地區因為結婚致貧不是個別的現象,人們經常說,農村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但是現在的人情禮金讓農民朋友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債,在駐村調查的時候,農民朋友的消費第一的是食品,在過去的時候,看病的支出是第二,現在已經變化了,很多的農民朋友第二位已經是人情禮金,這些問題農民朋友反應是非常的強烈,但是礙於面子,人情禮金又不能少,所以改變現狀是非常的難。
我們要知道,現在鄉村的振興是全面的振興,主要就是看農村的鄉風好不好,專家說,現在必須要旗幟鮮明的反對天價彩禮,要反對鋪張浪費,要反對大操大辦,但是現在雖然有一定的制度,一些制度的權威性好像還不夠,有這些制度,但是約束力不強,效率非常的低,農民朋友根本不聽。所以,對於這些制度的宣傳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有一個時間問題,需要把這些制度更加的完善,主要就是採取符合農村特點的方式與方法,比如現在要約束攀比風氣,鋪張浪費的風氣,不是說發布一個文件就可以解決的,或者開一會就可以解決的,有些地方制定了村規民約,這些是當地的農民朋友自己簽訂的村規民約,有一些地區還建立了紅白理事會,這些都是村民自己建造的組織,通過這些措施
比較好的解決了突出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推廣農民朋友的自我約束能力。
你們當地有沒有農民朋友自己組織的一些約束性的會議呢?你們當地的彩禮錢是多少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呢?歡迎評論,一起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