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穩經濟發展 派民生紅包》)
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李克強總理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了總結講話。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精準脫貧成效顯著,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記者梳理髮現,本次會議對2020年全年經濟工作劃出的重點中,不乏較為突出的亮點。
我國經濟彈性足韌性強
2019年,我國經濟面對非常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及經濟下行壓力,風險和挑戰明顯上升,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進展。
會議指出,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在工作中,也形成了一些重要認識,比如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貫穿於宏觀調控全過程;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善於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必須強化風險意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分析認為,2019年雖然受到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下行壓力疊加的衝擊,受到中美貿易衝突和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兩大突發事件的影響,但在「六穩」政策的對衝下,加強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不斷出台各類改革舉措提高經濟增長潛力,確保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展示了強大力量,宏觀經濟增速依然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穩定,金融風險可控。
會議同時強調,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徵更趨明顯,全球動盪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我國經濟工作仍要做好工作預案。
來年工作穩字當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要積極進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要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將「穩」字放在重要位置上,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穩」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穩」字當頭,最重要的還是基於對形勢嚴峻性的預估,是一個底線思維,從最壞的角度來出發。如果經濟不穩,社會不穩,一切工作都失去了一個基本的前提,「穩」是大局。所以,在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首先要把「穩」放在第一位。
會議還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這些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的機制,對「穩」做了多方面的安排和部署。張立群認為,要實現「六穩」,就要多措並舉,在多因素當中實現一個動態均衡,要從系統的角度來看經濟運行,來看「六穩」工作,增強全局觀念,通過多項措施的相互配合,特別是通過積極擴大內需,把「六穩」工作做實、做好。
派發民生大禮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要義所在。有分析認為,本次會議對2020年中國經濟進行定調的同時,還一併派發出多個關於住房、扶貧、養老等方面的民生紅包。
在扶貧方面,會議就指出,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說,深度貧困殲滅戰面對的是最困難的地區和群體,在穩定增收、「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有難點和風險點,因此要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舉措,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除了發揮好制度優勢,更要培養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確保脫貧的可持續性。
在生態治理方面,會議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
與此同時,會議還指出,要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解決好重點群體就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等民生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 《民生周刊》記者 郭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