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換新,該如何斷舍離?

2020-01-24   on&on

德國有句諺語說:「新的掃帚很好用,但舊的掃帚才知道哪裡有髒污」。

看到新的生活用具、衣服、包包,不會立刻見異思遷,而是購買品質良好的,並且愛惜使用,勤加保養,這是德國人對簡約生活的憧憬,也是簡樸又充滿靈性的生活基礎。

物品是體現自己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關鍵在於:是否合乎自己的生活方式與風格。

不必要的物品,只會增加存放和保養難度,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繁冗的東西越多,生活中越要懂得捨棄,才能讓心回歸寧靜。

然而減少物品,不是不買,也不是盲目去斷舍離,而是要懂得謹慎的取捨。

減少物品的大原則是:清理不用的,只購買自己喜歡的、好的東西,然後好好愛惜和使用。

所謂好的東西,是指合乎自己的生活風格,用起來又方便、使人開心的。

大到客廳沙發,小到廚房餐具,所有出現在生活中的東西,全都是合乎自己風格的心愛之物。

古人有云:物器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人因喜愛而更加頻繁使用,彼此溫暖相愛,共度每一天。

如果生活中只擁有和使用那些自己真正喜歡、且合乎自己風格的東西,並且限定必要的數量,徹底奉行愛惜使用的原則,那麼物品就不會堆積如山,我們的生活空間也不會有髒亂不堪的情況。

隨著時光流逝,它們也會自然的成為你生活中無可取代的好朋友。

物品是這樣,衣服也如此。

衣服和生活中使用的那些器物一樣,都要經得起歲月的檢驗,數量不必很多,但隨便取出一件,都刻畫著你的風格。

嚴格去甄選,挑剔的購買,勇敢的捨棄,才能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對於衣櫥留下來和被自己新購入的,都要奉行細心呵護,愛惜使用,勤加保養的原則。

當它壞掉了,不是急於捨棄,而是想辦法去修補,無法修補的,那麼著手思考它的其他用途。

如果你真心愛惜這些衣物,自然也是捨不得隨意丟棄它們。

養成「愛物惜物」的習慣,那麼在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也會變得細心穩重。

物慾橫流的世界,包羅萬象的物品太多,每個人都很容易喜新厭舊,到頭來,東西只會越買越多。

要斷絕這種惡性循環,那麼一定要謹慎去挑選自己真心喜歡的,並且又合乎生活方式的美物,只有講究起來,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物以載道,你選擇了它,反過來它也會美化你,美化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