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8大形態,告訴你成交量真的不騙人

2019-09-15     八卦龍頭戰法

本文由公眾號(bagua688)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不構成操作建議。一家之言,歡迎留言交流。

成交量使用技術

在股市中,股價漲跌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場中供求關係的變化,而成交量最直接地反映了供求關係的變化,那麼,從成交量研判股價漲跌就顯得極為重要。股市中也常言道: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這說明技術很容易騙人,但成交量很難騙人。因此,成交量成為研判股價趨勢的一項常用的重要指標,在後面章節的技術分析中,也要隨時結合成交量的變化才能做出更為精確的判斷。

成交量的形態

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在持續低迷之後,成交量突然出現小幅增長,形態看上去像「山」一樣的連續溫和的放量形態,這種形態也稱為「兩堆」(後面我們還會介紹「推量」,不要搞混淆了),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說明市場後實力的資金在介入。如果在價格的底部出現「溫和放量」,價格會隨量上升,量縮時價格會適量調整,調整時間沒有方法推測,但調整期過後,價格上漲會加快。所以並不是說一出現「溫和放量」投資人就該立刻入場,而是應該在其調整幅度不低於放量前期低點的前提下入場。因為一旦調整低於建倉成本,市場的拋壓過大,後市再度調整的可能性便很高。

縮量

縮量是指成交量萎縮,寥寥幾筆。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內大部分人對價格後市看法是一致的。要麼是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要麼看好後市,只有人買,沒有人賣。縮量一般都發生在趨勢中期,如果遇上縮量下跌應該堅決出具,等縮量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放量上攻時,可以考慮入場。基本思路就是上漲縮量買進,價格上沖乏力又有巨量放出時立即賣出。

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價格趨勢的轉折處,場內各方力量對後市看法分歧非常發,有人傾盤拋出,有人極力大筆吸籌。相對於縮量來看,放量水分比較多。若場內有人籌碼充足,利用其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並不難。

突放巨量

成交量一直很穩定,突然某天成交異常活躍,成交柱顯得異常突兀。對於這種成交量形態,我們要分三種情況分析。首先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說明多方力量消耗殆盡,後市持續上漲的難度較大;其次,若是在下跌過程中出現「突放巨量」,可能是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價格繼續走跌的可能性不高,反彈短線者,走起!第三,在價格一路下跌時突然放量上攻,視覺效果矚目,但一般這類行情難以持續,不宜跟進,容易套牢。

堆量

連續幾個交易日或者一段周期內,成交量呈現緩慢放大,價格也慢慢推高,成交量就像手機的信號格一般,說明主力有意拉高價格,故意把成交量做的非常漂亮。在價格底部出現堆量,堆得越漂亮,後市行情可能越好;但如果在價格高位出現這種情況,是主力大舉出貨的表現,主力都不玩了,你還想玩嗎?

不規則性放大縮小

這種一般出現在有巨大放量之後,成交量逐步恢復平靜。前提是分析前面放量的原因,如果市場本身沒有突發利好,或者大盤企穩,價格基本一潭死水,可能是有人想出貨吸引交易商注意力。

圓弧底量

成交量也會構成圓弧底,當成交量和價格同時呈現圓弧底時,說明場內有人吸籌布局即將完畢,後市出現上漲的機率高。

同時,我也整理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戰法乾貨,回饋給粉絲。

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的,關注頭條號,私信發送「戰法」兩字即可,會分享給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7VvOm0BJleJMoPM-a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