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鎮的原錦江油泵油嘴廠,曾繁華熱鬧,因種種原因於2003年3月破產,立於廠區的「錦江魂」紀念碑,讓人感慨頗多。
成都市下轄彭州市,位於龍門山脈以南,成都市北郊,是成都北向交通門戶樞紐,處於神秘的北緯30度地區,境內有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棲息地保護區。
丹景山鎮,原名「九隴鎮」,因九隴山而名,雄居湔江分流之堰首,扼山區七場之門戶,早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地形非常險要,故人們又稱她「關口」。
錦江油泵油嘴廠,正式建於1970年,經第八機械部批准,由上海柴油機廠包建,無錫油泵油嘴廠負責部分人力支援建設。
錦江廠原址定於彭州市北部山區龍門山鎮響水洞,由於地形、氣候條件不適合精密儀器生產,最終拍板落戶彭州市丹景山鎮。
該廠依山而建,廠房、辦公樓、宿舍、電影院、學校、食堂、澡堂、游泳池、燈光球場等一應俱全。論其功能和規模,錦江廠的就是一個山中小「軍工城」。
那時,我國的柴油機噴油嘴全靠從蘇聯進口。1970年7月1日,錦江廠第一批「七一」牌噴油嘴成功問世。
1972年,國家在該廠召開了西南片區三線建設現場會。
2003年1月,錦江廠破產清算工作組成立。同年3月25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由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的「錦江廠破產清算組」來廠宣布錦江廠破產。
與此同時,成都某集團以1216萬元人民幣收購錦江廠,實行資產重組,重組後公司名稱為「成都成量錦江油泵油咀有限公司」。
如今的錦江廠,部分建築人去房空,昔日熱鬧紅火的燈光球場、游泳池、電影院早已廢棄,昔日輝煌隨風而逝。(照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