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就是鼓勵他「熬下去」

2019-09-26     魔鬼銷售學

當一個人正在經歷苦難和痛苦時,我們對其最常規的安慰,往往就是鼓勵他熬下去,堅持住了。

有點文化的,可能還會將《孟子》里的一段名言給搬出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不少人在說到「空乏其身」這裡時往往就說不下去了,因為後面的內容並不記得,不過這也無傷大雅,意思到了就行,且聽的人也未必能聽進去。

總之,勸人「熬下去」這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最常乾的事,一來站著說話不腰疼;二來也沒什麼本事說出真正有建設性的話。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道理自然是對的,那些能成為人中龍鳳的人,大多都經歷過至黑至暗的時刻,有過辛酸的過往。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吃的苦越多,在苦難中熬得越久、越狠,就一定能熬出頭,能苦盡甘來。

在別人遇到問題時,一味地勸其「熬下去」,這其實是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因為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往往是在誤人。

「熬」這個字是有點學問的。


01

熬,不是逆來順受,不是妥協

朋友寧姐曾講過這麼一件事:

某日周末的下午,寧姐的一個閨蜜突然打電話給她,沒說兩句就哭了起來,原來是被老公家暴了。

後來,她開車去了這位閨蜜家,見她鼻青臉腫的樣子,甚是心疼。那天晚上,倆人在寧姐的公寓里聊了一宿。

值得一提的是,寧姐的這位閨蜜並不是第一次被老公家暴了,但礙於家丑不外揚,這件事只有家裡的親戚知道。

第一次被打,她跑回娘家,住了兩天,老公去帶,她閉門不見。

她的母親開導她,閨女啊,夫妻過日子哪有不磕磕絆絆的,有些事忍一忍就過去了。

後來,有年長的親戚也來勸,你都結婚了,還想怎麼樣,看看孩子吧,熬過去就好了。

就這樣,她跟著老公又回去了。

從那以後,斷斷續續有過幾次,她沒有再回家,因為她知道父母並不想丟這個人。

婆婆安慰她,這小畜生(指她老公)就是脾氣急,和他爸一副德行,你就忍忍吧,誰讓你是女人呢,你看我這麼多年不也熬過來了。

順便說一句:寧姐這閨蜜有了孩子以後,婆婆就搬來同住了。

寧姐說,之前從未聽她說起過這些事,那天聽到她講這些,我真的氣得渾身發抖,讓她趕緊離婚算了,這樣的生活,我不懂熬著有什麼意義,難道等著被打死嗎?

也正因為聽了寧姐講這件事以後,我開始反思「熬」的意義。

我們總是習慣建議別人「熬下去」、「撐住了」,包括我們自己也受這樣的思維驅使。

在遇到困境時,我們想過要改變,想要如何走出去,但後來往往還是選擇了保持現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這正是很多人對「熬」的一種認知誤區。


對於不少人而言,所謂「熬下去」,其實就是逆來順受,選擇了妥協,放棄了抵抗和掙扎。

我和不少讀者聊過工作方面的問題,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如此,明明備受煎熬,很想改變,但當你真正讓他做出改變時,往往又打起了退堂鼓。

在目前所處的泥潭裡,他們時而心存希望,期待自己能熬出頭,時而又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很多人都是這麼被廢掉的,而這也是當下不少人迷茫、焦慮的一大原因。

02

熬,是厚積薄發,是奮起努力

那麼,什麼才是「熬下去」最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我認為,有兩個前提:

1. 這件事值得你堅持下去;

2. 你得奮起努力,為日後的爆發蓄力;

換言之,真正的「熬下去」,其實就是在正確的事情上堅持下去,不放棄,不妥協,奮起努力。

只有這樣的堅持,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往往才可能是苦盡甘來,枯木逢春。

關於奮鬥和吃苦,提兩點小建議:

1. 思考堅持的意義,別失去原則和理智

俗話說,死得其所,夫復何恨。

在堅持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熬,也要熬得有價值,有意義,有方法。

有些堅持,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些事,是不能妥協的;有些困擾不解決,你就得一直備受其煎熬。

時日久了,最後只會徹底吞噬你,以至於不少人熬著熬著就沒了。


所以,不要盲目感謝苦難,也不要遇到問題就想要堅持下去,先停下來思考思考,是否有堅持的必要,是否值得。

這能最大避免無效努力的悲劇發生,也能避免一些人在忙碌和痛苦中荒廢掉自己。

有些讀者不理解,為什麼我總是強調「獨立思考」、「思維認知」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因為聽起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今天這個話題,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你需要有一定的思維認知,看待一些問題能有辯證思考的能力,那麼你就會少走一些彎路,不至於在沒有意義的人和事上苦苦掙扎。

2. 面對苦難,不感謝,不畏懼

我是一個比較實際的人,我很少感謝苦難,雖然痛苦往往能讓人成長得比較快,但我認為痛苦就是痛苦,不值得去歌頌。

我理想中到達終點的方式,就是一跤都不摔,一路順風順水,不用在煎熬中度過。

可現實總是比較殘酷的,你想到達終點,往往就是會給你設置很多的關卡和障礙,會有各種坑。

但是,我也不畏懼這樣的挑戰和苦難,我不想煎熬,可我也不怕煎熬。

我認為,在面對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上,我們應該保持這樣的態度,客觀且勇敢。

餘生很長,註定不會一帆風順,請你帶著勇氣上路,保持頭腦清醒,如此才能真正不辜負生命。

這樣的「熬下去」才值得推崇。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yztem0BJleJMoPMwL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