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禽肉出口並不樂觀 亞洲雞肉訂單明顯下降

2020-03-17   雞病專業網

據巴西動物蛋白協會(ABPA)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巴西雞肉及雞肉產品出口總量為38.44萬公噸,同比增長10%,出口銷售收入5.538億美元,同比增長5.2%;2020年前兩個月巴西雞肉及雞肉產品出口量達67.22萬公噸,同比增長12.3%,出口銷售收入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

巴西仍是拉丁美洲主要的雞肉生產國,同樣也是世界上家禽產品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的進口雞肉約有85%都來自巴西。

與此同時,豬肉及豬肉產品2月份的出口量達到6.74萬公噸,創下當月出口量的紀錄,同比增長24.7%,出口銷售收入1.549億美元,同比增長54.6%;前兩個月出口量達到13.59萬公噸,同期增長32.4%;出口銷售收入3.191億美元,同比增長66.2%。

中國為主要的出口目的地

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對巴西雞肉的進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17.5%,同比增長59%,成為巴西家禽出口生產商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巴西動物蛋白協會會長Francisco Turra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中國農曆新年延長以及物流受限,並未減少中國對巴西雞肉的需求。相反,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勢頭,非洲豬瘟的持續影響決定了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市場行為。」

巴西動物蛋白協會執行長里Ricardo Santin也表示:「由於亞洲市場對動物蛋白的強勁需求,出口產品的平均價格居高不下。非洲豬瘟對中國和越南等市場造成的嚴重影響,使得這段時期對亞洲市場的出口量持續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

新冠疫情或將改變風向

然而,在2020年前兩個月的時間內新冠肺炎病毒仍沒在這些國家肆虐,中國對其的進口訂單仍然存在,所以其對中國和亞洲市場才會有如此的增長。但是,3月份新冠疫情在各個國家處於失控態勢,全球經濟將進入調整期,亞洲市場對進口雞肉的訂單也會明顯下降,加之疫情下家禽養殖場和加工廠人員也將出現短缺,後續的禽肉國際貿易或將出現大的轉變。

從中國對於新冠疫情的防控經驗可以預測,發生疫情的國家各行各業的生產均將大幅下降,居民消費降低。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家禽行業而言,家禽生產原料的運輸、禽苗與禽肉的銷售受阻,以及生產與加工停滯等等,以及及家禽產品進出口限制更為嚴格,後續這些主要的禽肉產品出口國的禽肉出口將明顯下降。

對於巴西而言更是如此,巴西是農牧業大國,農牧業是巴西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更是被視為拉動巴西國民經濟的火車頭。然而現在要進入播種時間,如果因為疫情影響,勞動力資源受限,後續的播種和種植受到影響,那麼未來一年農業收成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農產品價格上升,家禽養殖的飼料原料也將水漲船高,巴西家禽產業的形勢將更為嚴峻。

此外,家禽傳染新冠肺炎病毒的謠言使得一些消費者對禽肉的消費信心明顯下降。如,據印度卡納塔克邦家禽養殖者協會表示,雖然該地區還沒有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出現,但是由於家禽會傳染新冠肺炎病毒的虛假新聞,導致當地雞肉價格和銷量雙雙下降近50%。近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印度卡納塔克邦地區雞肉價格更是跌至0.5元/千克,有的養殖戶甚至不得不選擇活埋雞隻。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巴西家禽產業的形勢無論如何演變,都難以達到如前兩個月一樣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