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為新iPhone搭載螢幕指紋技術,押寶Face ID是走了歪路?

2019-10-22     阿宇談數碼

在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中,蘋果毫無疑問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外觀設計到系統交互,都曾引領了潮流。其中搭載了Touch ID的iPhone 5s的誕生更是從某種意義上讓「指紋識別」深入人心,而隨後指紋識別更是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標配。但正當指紋識別技術蒸蒸日上之時,蘋果卻從iPhone X開始放棄了Touch ID,轉而使用由3D結構光作為基礎的Face ID,這導致最近三代iPhone都因其大劉海而備受消費者詬病。

不過近期有消息指出,Touch ID最初的開發商AuthenTec團隊這些年來一直在為蘋果公司服務,並且這段時間正在準備全新的螢幕指紋識別技術。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意味著蘋果可能會在下一款新iPhone上回歸指紋識別,這對於不少難以忍受大劉海的用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Face ID先進,但用戶似乎更傾向於指紋識別

從技術層面來看,Face ID的確非常先進,但對於用戶來說,技術領先並不一定意味著「好用」。相較於目前技術更為成熟的指紋識別,Face ID由於技術更複雜,想要實現這一功能需要多個感應元件同時工作,這也意味著一旦出現故障,用戶的修理成本會更高昂。其次則是Face ID的適用性不如指紋識別廣,比如說你想要解鎖時必須注視著手機、橫屏不能識別解鎖、手機放在桌面時需要探頭直視等,依舊存在著不少反直覺的交互邏輯。而指紋識別適用的範圍則更廣,在解鎖速度上也有一定優勢。

為什麼螢幕指紋會成為當下的主流設計?

在指紋識別的發展歷程中,指紋識別模塊到底應該放在哪裡也是手機廠商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無論是Touch ID式的正面指紋、還是側面背面指紋識別都有著相應的缺陷,有的與全面屏發展方向相悖,而有的則破壞了整機的一體性,而這一僵局被全新的螢幕指紋識別方案打破了。由於螢幕指紋識別方案可以將識別模塊內置到螢幕下方,既保證了手機的一體性,又能進一步提升手機屏占比,因此很快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設計潮流。

眼光獨到的vivo,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廠商

如今看來,螢幕指紋技術已經被眾多手機廠商和用戶認可,甚至連蘋果也將有可能在下一款的新iPhone中使用,但最初並不是每個廠商都願意為新生技術冒險的。2017年12月,全球首款量產的螢幕指紋傳感器Clear ID FS9500發布,同時供應商Synaptics宣布已經和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就新指紋識別技術達成了合作。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vivo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廠商,在CES 2018上展示了全球第一部量產的螢幕指紋手機——vivo X20Plus螢幕指紋版。

在成熟良好的使用體驗背後,是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創新

坦白說,最初螢幕指紋解鎖的體驗並不盡如人意,無論是在識別速度還是準確率上都要遜色於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但vivo深知這勢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在螢幕指紋技術的研發和改進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vivo螢幕指紋技術便經過了數次的技術疊代,每一次都有著質的提升。憑藉著vivo鍥而不捨的努力,螢幕指紋技術終於從最初的差強人意發展到了如今的人人稱道,這變化之大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創新之路上永不止步

更令人驚喜的是,vivo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進。從vivo APEX概念機上的半屏指紋識別,到APEX 2019上令人驚艷的全螢幕識別技術,這意味著整個手機螢幕都可以實現識別解鎖的功能,可以說是真正將未來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此外,vivo還針對螢幕指紋技術加入了「指尖點亮」的機制——當手指靠近螢幕時,附近的螢幕像素便會自動點亮,從而提供足夠的光源實現指紋識別,有效解決了息屏狀態下無法解鎖的問題。

可以這麼說,vivo當年押注螢幕指紋技術時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和質疑,今日就獲得了多大的成功。螢幕指紋技術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如今已成為安卓陣營乃至未來蘋果手機的主流設計,可以說離不開vivo在創新路上的披荊斬棘。毫無疑問,以vivo為代表的一眾國產廠商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活在蘋果等國際大廠的陰影下,而是徹底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一次,由國產品牌來引領業界的發展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tQq8m0BMH2_cNUgiE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