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研究員
土美停火協定蘊含的短期和平與長期憂患
10月17日,也就是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發動「和平之泉」軍事行動8天後,美土兩國達成停火共識。土耳其將在未來120小時內暫停軍事行動,以便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撤離土耳其籌建的安全區,其后土方將停止整個軍事行動。兩國還協調了打擊和管控敘利亞東北部「伊斯蘭國」殘餘勢力的立場。
土耳其同意停火的原因
「和平之泉」軍事行動蓄謀已久、來勢洶洶,卻很快收手,顯示了土耳其有著全面的考慮和後手棋。
其一,藉機改善雙邊關係。土美是長期盟友,不過近年來,土美在如何對待敘利亞庫爾德勢力、如何處理伊核危機等問題上齟齬不斷。2019年,土耳其正式購入俄羅斯S-400飛彈防禦系統,美國極其不滿,暫停向土耳其出售F35戰機及相關聯合研製項目,美土關係落入低谷。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出發,土耳其並無脫離美土盟友關係和北約框架之意,在「鬧」的同時,埃爾多安想的還是改善土美關係。因此,在美國認可了土耳其的合理安全關切並迫使庫爾德人讓步後,土耳其「借坡下驢」,通過停火協定來改善土美關係。此外,埃爾多安計劃於11月中旬訪美,適時停火有利於訪問成功。
其二,避免制裁後果。土發起軍事行動後,美國軍事上不進反退,以制裁為主要威懾手段。10月14日,特朗普簽署就敘利亞局勢實施制裁的行政令,財政部隨即將土國防部、內政部、能源部及國防部長、內政部長等列入制裁名單,並將土耳其鋼鐵進口關稅升至50%,暫停土美貿易談判。10月15日,美司法部起訴涉嫌違反對伊朗制裁的土耳其國民銀行,美國會也在醞釀對土製裁法案。
美國行政、司法、立法三大系統同時啟動制裁土耳其。土耳其口頭說不怕制裁,內心深知其厲害。2018年8月初,美國因土耳其拘禁美籍牧師而對土搞制裁、加關稅,土耳其里拉一天之內就貶值了20%,對土經濟造成極大擾動。在制裁的實質性後果面前,土耳其選擇以停火避制裁。
其三,見好就收。從近日的戰場進展看,土軍至少在大約120公里範圍內實現了縱深突入,並控制了關鍵城鎮。在此基礎上,土可建立相當幅員的安全區,軍事行動的最低目標基本完成。同時,土耳其軍事行動在國際社會遭多數反對。不僅美歐與阿拉伯世界反對,連在敘問題上與土耳其有效合作的俄羅斯、伊朗也持異議。因此,土耳其適時收手,可緩解國際壓力,避免自身國際形象惡化。
土美停火協定蘊含的短期和平與長期憂患
敘北戰局的新平衡
特朗普對停火協議喜形於色,稱相關各方「皆大歡喜」。此言並非沒有道理。
土耳其通過軍事行動建立夢寐以求的安全區,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大大拓展,並且以停火協議的形式獲得了美國加持。庫爾德人在土攻勢面前退卻,被迫邀請敘利亞政權「北上抗土」。敘政府軍順理成章地開進敘北重鎮曼比季、科巴尼等地,有限地或至少是象徵性地奪回對敘北部分地區喪失多年的控制。
俄羅斯在敘政權和庫爾德人之間居間協調,擴大自身影響,俄軍人員也隨敘政府軍擴展了部署。對於敘利亞棋局的另兩個玩家伊朗、以色列而言,土軍事行動限於敘北,沒有直接衝擊他們的勢力範圍。
美國撤出大部敘北駐軍,看似輸了。但就特朗普而言,他關心的是「把美國大兵帶回家」「擺脫中東無休止的戰爭」,最終實現競選承諾、爭取連任。因此,特朗普反而是借土軍事行動實現了「被迫」撤軍,詭異地兌現了自敘撤軍的諾言。
敘利亞庫爾德人是此輪博弈的真輸家。不過,拉長歷史視角就可發現,2012年敘內戰爆發,經過打擊「伊斯蘭國」的反恐戰事,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迅速做大。因此,土耳其深入敘境內30公里建安全區,實際上是讓庫爾德人吐出近年所得,而非割讓最初的庫爾德「老家」。因此,庫爾德人讓步雖然痛苦,似乎還不是不可接受。
綜上所述,「和平之泉」行動後,敘北局勢中的完敗者少,獲益者卻不少。新棋局中,過去數年庫爾德迅速做大的趨勢得到進一步遏止,土耳其獲得了與其實力更匹配的地位。土耳其、庫爾德人、敘利亞政府、俄羅斯、伊朗這幾大玩家調整各自姿態後,正在形成新的權力平衡。
土美停火協定蘊含的短期和平與長期憂患
美國撤軍的陰影
如果敘北棋局中各方實力大致相當,那麼相互間制衡將限制大規模衝突的可能,從而帶來至少短期和平。但是,此次敘北變局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作為中東軍事安全領域的最大玩家,美國在敘北的軍事存在正明顯削弱。
美國原來在敘北駐軍不多,但多少可以起到威懾作用。美國撤軍,土耳其就敢於動武。可以想像,美退土進向其他玩家傳遞了頗為清晰的信號,即美國維護中東安全的意願下滑,美國希望從敘利亞乃至中東撤軍,而無意動用軍事手段。
2019年以來,美國在無人機遭伊朗擊落、沙特石油設施遇襲、波斯灣油輪遇襲等事件後均表現出避戰姿態,更說明美國在中東多條戰線上減少了安全投入,或至少降低了安全投入的意願。看到美國的超脫姿態後,地區的玩家們未必不敢採取行動攫取更大利益。(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