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高大上的鄉村市集,以非遺為主題,網紅達人都來打卡拍照

2019-12-29     晚安浪子

這裡是浪子的旅途世界,分享我的吃喝玩樂以及旅途所見所聞。

「過了臘八就是年」,如今已經臘月初四,距離新年也越來越近,氣溫也變得越來越低,如今提到年味似乎早已經與城市無關,只有農村裡的年味才最為的純正。記得兒時生活在農村,每年新年前最期待的便是去逛集市買年貨,那裡有著與眾不同的熱鬧氛圍,還有著各色各樣的美食。

如今的鄉村市集雖然還存在著,但大部分早已經沒有了以往的熱鬧,即使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也都習慣了去大型超市購買年貨。遂昌,這是我一個我一直有所耳聞,卻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這次聽聞當地舉辦鄉村非遺年貨市集,便約上三五好友來此感受年味,掃年貨,品美食。

這次遂昌非遺年貨市集的地點是位於遂昌湖山鄉的香爐崗老街,時間則是這個月的27號到29號,這次的年貨節主題是品位非遺美食、體驗非遺技藝、樂賞非遺演出、樂淘非遺年貨,坐落於鄉鎮老街上的年貨節,而商鋪所賣的年貨都和非遺有關,也難怪被譽為浙江最高大上的鄉村市集。

來到遂昌非遺年貨節的現場,老街的周邊已經被現代化的樓房所包圍,而如今的年貨節又給了這裡新生。對於城市裡的生活,周末清晨的九點鐘應該還在甦醒,而在市集現場,早已擠滿了人群,有的是周邊鄉鎮的居民,還有的是像我們這樣遠道而來的遊客,而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

非遺年貨市集,利用香爐崗老街的原有資源進行布置場景,老街的街道呈一字型,而且老街有明顯的上坡,因此就在老街的入口便能將整個年貨節熱鬧的場景一覽無餘。在老街的兩旁,搭建了七八十個舊時「行日」臨時攤位,容納六七十個不同的特色攤主。

結合各自非遺美食、非遺手作、非遺演出、非遺年貨等展現非遺傳統文化和鄉村年節氛圍,不同的攤主還會將自己的攤位進行各自的裝修加工,風格各異,有的偏向自然、有的著重原始、還有的講究個性。而他們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第一眼便能吸引到我們的目光。


在遂昌,有著許多美味的特色小吃,而其中最受當地人喜歡的還是黃米粿,又稱為黃年糕,但是其實和年糕並不一樣。黃米粿的製作方式並不容易,用高山某些喬木燒成灰,浸泡並瀝取其汁,再把上好的大米放入其中浸泡直到大米變成黃色,然後把大米沖凈蒸熟,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後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在年貨節的現場,我們不僅能品嘗到這樣的特色美食,還能親眼看到黃米粿的製作過程,當新鮮製作好的黃米粿擺上桌子,周邊的群眾立馬蜂擁而上購買,可見這裡的人對於黃米粿的鐘情。


除了黃米粿,遂昌還有著許多其他的特色美食小吃,這些極具當地特色的美食在年貨集市的現場都能看到,也都能品嘗到,譬如油桶果。相比較黃米粿,油桶果則更加的像街邊的小吃,這也是在遂昌最常見的美食,麵漿中加入胡蘿蔔、酸菜、蘿蔔絲、豆腐乾等餡料,放入油鍋中炸,口感外脆里嫩。


來到趕街村貨的商鋪,這裡展示的都是一些出自農村的特色產品。在我的印象里,農村的一些農產品因其綠色健康一直備受城市居民的追捧,但是大多數農村產品的包裝或是顏值都不一般般,但是這裡的村貨卻並不是這樣,這裡的村貨有著現代化的包裝、專業的設計標籤。原來才知道趕街村貨品牌的創始人是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在遂昌非遺年貨節現場,還能看到遂昌特色的非遺工藝演出——人偶戲,這是老年人的最愛,就像回到了八九十年代一樣,對於我們青年人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看到了未曾看到的場景。

年味遂昌,在這座小城,有著我們找尋許久的年味,我在遂昌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kEnZ28BMH2_cNUgJ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