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卡戴珊在洛杉磯的豪宅上了熱搜,裝修花費高達2000萬美金,卻並非大家想像中的奢華,反而被網友形容成「修道院」風格。怎麼說,卡戴珊是把錢花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比如,隨便一個角落,就放著價值不菲的施坦威定製的原色鋼琴,看上去不起眼的沙發可能是19世紀50年代收藏級別的古董藝術品。
花錢這事,日本富豪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也很有發言權。他不僅花費高價成為首位參加繞月飛行的乘客,還是個批量買藝術品的「狠人」,左邊牆上的畫看到了吧,很隨意地掛著,其實是歇爾·巴斯奎特的《無題》,花了上億美元拍回來的。
但說實在的,對於一般人來說,很多藝術品根本「看不懂」,但為什麼可以賣這麼貴呢?
第一,先明確一點,藝術品很長時間裡,就不是為「一般人」服務的。
從人類文明開始時的祭獻、供奉神,到後來獻給君王的,之後貴族階層的興起,幾輪下來之後,所謂「貴族」、「君王」不復存在,「老錢」、「新錢」幾輪更迭,長久以來藝術品的使命,是取悅「有錢人」。
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為義大利的美第奇家族製作的雕像
直到之後嘲笑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波普藝術橫空出世,才帶來了所謂「人人都消費得起」的藝術品。所以藝術品的起源,就是「貴的」。
波普藝術創始人安迪·沃霍爾作品《罐頭》
第二,那麼貴,當然是因為它的藝術價值。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畢卡索,2015年全球藝術品拍賣的榜首的作品《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被拍出了1.79365億美元。
他本身就是作畫天才,十幾歲便能畫出成熟且精緻的作品。到了巴黎之後,開始與同時期重要的藝術家交往,經過印象派、野獸派等風格的洗禮,他開闢了新的畫風——立體主義(Cubism),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並且影響了後世的很多藝術家。所以說,創造是無價的。
第三,藝術品是時代的載體。
簡單來說,想了解一個時代,看看那個時期的藝術品就行了。比如,照相機發明之後,我們更容易看到更多的影像,這也促使他們產生新的想法,於是有了上文所說的波普藝術。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上世紀60年代安迪·沃霍爾的絲網版畫作品《瑪麗蓮·夢露》,就是記錄時代的藝術品。
而從現代到當代,藝術作品更體現出對日常生活的深描和探索。被譽為「在世最貴藝術家」的傑夫·昆斯,它以人民幣6.2億天價拍賣成交的作品《兔子》,就是可愛的卡通形象不鏽鋼雕塑品。
第四,藝術品這麼貴,市場決定的。
說到底,藝術品這麼貴,還是不乏買家。而且,藝術品的高價格不僅取決於其高價值,更體現了當代藝術市場的高度發達和成熟。為了讓藝術家更加專注於創作,便出現了藝術經紀人或是畫廊來代理藝術家,幫忙打理藝術作品。藝術博物館則是其中最受矚目的社會地標。當藝術品進入博物館,作為博物館藏品,對於藝術品來說就是邁入歷史的一步,也是奠基價值的一步。比如美國著名的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很多人知道它大概是因為每年的時尚界奧斯卡Met Gala。
Lady Gaga亮相今年的Met Gala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它其實也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截止到目前為止,共收藏過300萬件展品。這樣規模的博物館的背後肯定也少不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早在大都會博物館建館初期,1837年,珠寶品牌Tiffany的創始人查爾斯·路易斯·蒂芙尼率先成為了大都會博物館的創建董事。
查爾斯·路易斯·蒂芙尼
之後,Tiffany不僅長期贊助世界各地的藝術展覽,也一直是許多當代藝術家重要的推廣者和合作夥伴,這種藝術的美學,也融入到了Tiffany的作品當中。
Tiffany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擅長把每一件珠寶都打造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當時的創始人Charles Lewis Tiffany很愛收集珠寶,他涉獵到世界上各種稀奇古怪的珍寶。
1848年,Charles Lewis Tiffany從歐洲貴族買來很多名貴寶石,並帶回美國出售,當時美國的精英階層都會來Tiffany選購大件珠寶首飾,於是Tiffany就成為了知名的珠寶交易場所。
當時的Tiffany,被《紐約時報》稱作「鑽石之王」。
1886年,Tiffany推出了Tiffany Setting六爪鑲嵌鑽戒,華麗的鑽石高舉鑲嵌於六爪爪鑲之上,讓鑽石宛如凌空,璀璨空靈,人們形容這鑽石就像愛情一般晶瑩剔透:
到了1902年,Tiffany有了首位官方的設計總監——Louis Comfort Tiffany。他的厲害之處在於,能用珠寶打造出自然的美感,色彩繽紛,極具辨識度。
下面這枚蜻蜓胸針,是用蛋白石和鉑金細絲工藝製成的。他的作品也為Tiffany奠定了以自然為主題的美學理念。Charles Lewis Tiffany說過:「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設計師。」
1956年,設計師Jean Schlumberger加入Tiffany,並延續了自然的風格,經常採用植物和海洋生物元素來設計珠寶:
他的設計栩栩如生,極具辨識度,能用絢麗多彩的寶石打造出別致的花朵,飛鳥和海底生物。傳奇的《VOGUE》主編Diana Vreeland就是Jean的粉絲,他的作品是紐約上流社會競相收藏的藝術品:
於是,這就發展成為了Tiffany的特色——在Tiffany,不只有名貴的珠寶,還有意想不到的想像力,並且極具美學和藝術價值。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Tiffany也一直在革新。比如1974年的Elsa Peretti加入Tiffany就設計了一系列日常可穿戴的珠寶:
1980年,設計師Paloma Picasso以70年代紐約城市建築上的塗鴉推出了一個珠寶系列,讓名貴的珠寶也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現任品牌首席藝術官Reed Krakoff在跟《Vogue服飾與美容》編輯總監Angelica Cheung對談的時候就講到:「高級珠寶過於神奇,它猶如在創造歷史——它可以出現在博物館,當然,也可以出現在女孩床邊的梳妝檯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所以現在,走在街上,你就能看到女生們自信地戴著亮閃閃的精妙珠寶,人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