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新生兒還是比較嬌貴的,需要特別全面的護理,熱了可能起濕疹,冷了可能會感冒,所以就要給寶寶最好的護理。在護理寶寶的時候,寶媽和家人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寶寶總是打噴嚏,對於寶寶這一現象,很多寶媽都認為是著涼,然後趕緊給寶寶加被子,並且把病房裡的空調關閉,但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起到不好的作用,比如說寶寶身上起濕疹。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涉及到一個護理常識。
新生兒出生後打噴嚏不是著涼,也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很多媽媽都遇到這樣的情況,新生兒出生後總是打噴嚏。心心媽剛生了心心,大概就是幾個小時的時候,就發現心心打噴嚏了,雖然不是很頻繁,但的確也打,心心奶奶就趕緊給心心加點被子,害怕心心凍感冒。過了一會護士來查房,心心奶奶就問護士:「護士,你看我們家孩子總打噴嚏,是不是著涼了啊?按理說不會呀,空調也沒開,被子蓋的也厚!」護士聽心心奶奶這樣問,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說:「剛出生的孩子打噴嚏不是著涼,是孩子對空氣不適應,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其實,剛出生的新生兒打噴嚏原因就是護士說的那樣,我們都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長達9個多月,在這9個多月的時間裡,寶寶並不是呼吸外面的空氣,不是用肺部是呼吸,而是靠胎盤流動的血液從中獲取氧氣,所以寶寶一出生之後,就會有這樣對空氣不適應的反應,也是寶寶第一次用肺部呼吸必須經歷的過程。那這一過程會不會給寶寶帶來哪些影響呢?其實只要寶寶呼吸道發育正常,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家長也不要擔心寶寶打噴嚏的現象,同時也不應該當成著涼處理。
新生兒出生後哭鬧不一定是餓
很多家長都覺得寶寶哭了就是餓,就應該喂奶、喂水了,其實不一定的,比如說剛出生的新生兒哭鬧,就不一定是餓了,也可能其它的原因:
1、身體不適:剛出生的新生兒事還是很多的,身上出汗了不舒服會哭,尿了、拉了也會哭,冷了熱了都會哭,對於哭鬧的寶寶,家長需要摸下寶寶的後背,或者看看寶寶是不是尿了,及時的升溫降溫、換尿不濕就能止哭。
2、想要睡覺,沒有安靜的環境:很多新生兒閉著眼睛哭,小手還會放在臉上揉來揉去,其實這種情況下的哭就是想要睡覺,但又因為周圍環境吵鬧,所以才有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在病房裡的時候,親朋好友過來總會帶來動靜,那就會讓寶寶睡不舒服哭鬧!
3、正常的生理現象:為什麼寶寶不哭還會被醫生打屁股呢?這就是為了讓寶寶用哭的方式打開肺泡,從而幫助肺部呼吸空氣,這樣才能讓寶寶具備呼吸的基本能力。所以剛出生的新生兒哭不是壞事,從醫生打寶寶屁股這一行為就能看出來。
護理說有話說:通過寶寶打噴嚏不是著涼、哭鬧不一定是餓兩個常識上,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護理寶寶特別不容易,或許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一件事情,但對於寶寶的成長與健康有很大影響,所以家長就應該多學習和了解護理新生兒的知識,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康的生長。或許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哭鬧煩惱,但這個階段也正是孩子和家長培養默契的階段,也是媽媽和孩子建立信任、感情的階段,應該多理解孩子、包容孩子、揣摩哭鬧原因,而不是發脾氣生氣。
另外,有些新生兒哭鬧起來沒完沒了,那就不一定是餓了、想要睡覺或者身體不適了,而就是單純的鬧人,這就和孩子性格有關係了,也和媽媽懷孕期間的心情有很大關係,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可別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有就是寶寶打噴嚏不是著涼,但也要看情況,如果寶寶頻繁打噴嚏,那就或許是呼吸道的問題,寶寶穿的少、被子薄、室內溫度低,那就可能是著涼了。總之家長護理新生兒一定要根據情況,不能套用這些護理知識,還是應該靈活運用的!最後祝家長們都能在新生兒護理期間做好護理,讓孩子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