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市供銷社黨組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根據山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和省、市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要求,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密切關注疫情動態。
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了解到, 濟南市供銷社全力保供應、穩物價,做好各項惠民保障工作,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一、城裡:防控疫情直屬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自疫情發生以來,市供銷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張國松帶領黨組成員先後到各直屬企業現場檢查疫情防控情況,做好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工作,並根據疫情變化情況,號召直屬企業發揮主體責任,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勇於擔當。
一是減免市場業戶租金。疫情期間市場封閉對廣大商戶經營效益造成影響,市供銷社直屬企業濟南茶葉批發市場600餘商戶免交2月份營業房的房租,累計減免240餘萬元(最多的一戶商家減免6萬餘元房租);濟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場減免疫情防控期間市場573家商戶和617個攤位一個月租金,累計減免房租180萬元(最多一戶減免8.8萬餘元),為市場業戶減免租金,共克時艱,以此感謝商戶們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
二是加強市場疫情防控管理。延長市場的封閉時間,英雄山文化市場取消持續10餘年的「開門納吉」「猜燈謎鬧元宵」活動和常規周末的文化集市,濟南茶葉批發市場也全部封閉,復工時間待定。對於從省外、市外返濟的業戶,要求第一時間主動向片區管理員或市場值班人員電話或微信登記備案,自覺嚴格實施隔離醫學觀察,觀察時間自來濟返濟之日起不得少於14日。
三是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直屬企業所涉及濟南茶葉行業協會、濟南市農資協會、濟南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紛紛發出倡議,號召會員單位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防控、勇擔社會責任。濟南茶行業協會會員周南飛30多個小時未合眼,往返於濟南和新泰,運送酒精消毒物資,並為茶葉市場捐贈了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資;會員元正紅茶集團向武漢捐贈物資累計100萬元。
二、鄉里:保供穩價發揮主渠道和主力軍作用
眼下即將進入春耕備耕農資銷售高峰期,供銷社充分發揮系統優勢和組織優勢,落實全國總社《關於全力做好春耕農資供應工作有效防控疫情的通知》精神,加大對當前春耕備耕所需農資的調配和儲存,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抗擊疫情、保障供應,打好疫情防控和農資供應兩場戰役。
一是加強春耕期間農資的組織調運,確保春耕農資市場供應。優化貨源結構,組織適銷對路農資品種,支持企業開展電話、網絡預約等經營創新,加大對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的供應、配送力度,確保春耕農業生產所需物資充足供應、服務到位。
二是做好化肥農藥儲備,抓貨源、抓網絡、抓質量、抓服務,確保市場供應,保障春耕備播農業生產順利開展。全市供銷系統農資企業已購進優質化肥12200餘噸,農藥312餘噸,農膜58餘噸等物資,並聯繫相關生產企業做好了進一步加大提供優質貨源的後繼準備工作,做到隨調隨進,為全市春耕農業生產需要打牢了供應基礎。
三是嚴格執行價格政策,確保春耕農資價格的基本穩定。發揮供銷社農資企業龍頭引領作用,避免在疫情和春耕期間主要農資品種價格及市場供應大幅度波動等情況發生。強化農資市場監測,充分發揮系統農資協會、農資企業作用,強化疫情期間對農資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的監測、預測和預警,加強農資質量管理。
四是持續開展農資誠信體系建設,力保春耕農資優質放心。積極倡導供銷社農資經營廠商「不造假,不售假,保供應,不抬價」,加強自查自糾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打擊力度,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商品流入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流通主渠道,確保放心農資供應。
除此之外,市供銷社立足自身實際,有效利用供銷合作社在城鄉經營服務網絡「點多面廣」的優勢,「硬核」在線保供應,全力做好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各項保障工作,尤其是關乎民生的蔬菜、油、米、面、蛋、奶等商品低價銷售,確保城鄉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為防控阻擊戰「疫」提供了物質基礎。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供銷社系統經營網點向城鄉居民供應蔬菜320噸,水果54噸,肉禽蛋33噸,乳製品39噸,米麵糧油7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