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與擔當是中國有志青年的不變之魂。
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繼承先輩精神,初心不改,本色不變,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懈奮鬥。在「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中,有志青年奮勇爭先、踏浪前行;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續寫著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序
戊戍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的梁啟超,深感要改變老舊中國的現狀,必須要有一支新的力量。1900年,27歲的他激情澎湃地寫下了《少年中國說》。
其中寫道:「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此後,歷史正如梁啟超當年所熱切期盼的那樣展現——
梁啟超像
11年後,武昌起義爆發,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青年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1912年2月12日,清廷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宣告終結。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武昌起義
19年後,五四運動爆發,中國青年第一次以整體的力量走上改變老舊中國的歷史舞台。
五四運動遊行場景
21年後,13位以青年為主的代表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49年後,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和犧牲,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建了新中國。
開國大典彩色視頻截圖 來自中央檔案館
119年後的今天,一個日益強盛,前途光明的「少年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1935年,時年36歲的中國共產黨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方誌敏烈士,在敵人獄中用米湯秘密寫下不朽名篇《可愛的中國》。他深情地把祖國喻為可愛的母親,但又痛心地看到她處處受人欺辱。
烈士方誌敏圖
他寫道:「半殖民地的中國,處處都是吃虧受苦,有口無處訴。但是,朋友,我卻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堅定為中國民族解放奮鬥的決心。我是常常這樣想著,假使能使中國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於我這一條蟻命!」
方誌敏烈士的話,是那一代青年摯愛祖國和人民的心聲,是他們秉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奮鬥與犧牲的錚錚誓言。
這正是一代代中國有志青年之魂——愛國與擔當。
新中國成立後的70年,一代又一代青年在飽經風浪中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初心不改,本色不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懈奮鬥,譜寫下壯闊的新篇章。
編輯:陳 凱
校審:左 欣
來源: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TtJym4BMH2_cNUg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