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大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孩子需要檢查和治療嗎?

2020-09-30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家裡大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孩子需要檢查和治療嗎?

大家都知道,幽門螺桿菌是多種胃病、甚至是胃癌的元兇之一,在我國的感染率達到50-60%。很多朋友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後,非常惶恐,經常諮詢:

幽門螺桿菌(Hp)陽性,會不會傳染給小孩?小孩要不要檢查Hp?小孩要不要治療Hp?怎麼預防?

今天咱們就專門說說孩子感染的事兒。

1、我國兒童幽門螺桿菌(Hp)感染現狀

在發展中國家Hp感染的成年人大多數在兒童期就已經感染了Hp。目前我國成人Hp感染率50%~60%,兒童青少年感染率大約在30%-40%左右,尤其衛生條件差的集體生活的兒童Hp感染率更高,達64.39% 。患慢性腹瀉、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其感染率遠高於同齡健康兒童。

在我國有報道顯示,中國醫院內有症狀兒童的Hp感染率為29.2%-53.2%,其中12 歲以後的感染率顯著上升。

首次Hp感染大多發生在嬰幼兒及兒童期,大多在10歲以前。據統計,我國Hp陽性的兒童中,10歲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劇增加;而10歲以上感染者,每年僅以0.5%~1%的幅度緩慢增加。

2、兒童是怎麼被感染上Hp的?

Hp是定植於人類胃粘膜的螺旋樣桿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

Hp是一種傳染病菌,傳染性很強,主要與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人傳人是重要的傳播途徑,最常見傳播方式是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

兒童Hp感染主要通過家庭中共同居住的成年人或者兒童之間的相互傳染獲得。如:吃飯不用公筷,夾菜;口對口喂食、接吻;Hp通過糞便、嘔吐物、唾液排出體外,污染水源、食物,接觸有Hp污染的水和食物,是兒童典型的傳播途徑。

因此,家庭人口越多,Hp感染率越高;居住在擁擠家庭中的兒童,尤其與家長共寢者,感染幾率較高。

調查表明,有上下水系統的城市家庭,兒童Hp感染率低於不具備這種系統的農村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是Hp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要防止兒童被傳染Hp,家長平時要做好以下事項:

•教育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成人應避免對兒童「口-口」喂食、用口試食物溫度或嘗味、吻兒童等行為;

•提倡分餐。在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兒童可以使用單獨的餐具;

•家庭成員之間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

•使用自來水;

•安裝抽水馬桶,座便器經常消毒。

3、兒童Hp感染的特點

(1)兒童Hp感染者發生嚴重疾病的幾率很低

大部分兒童感染Hp後沒有明顯的症狀。少部分患兒可以發生:腹部不適、噁心、嘔吐、噯氣、反酸、黑便等消化道症狀。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慢性蕁麻疹、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等疾病可能與感染Hp有關。

但只有消化性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是被強烈推薦的Hp根除指征,而這兩種疾病主要發生在成年感染者,兒童發生率很低。

(2)兒童Hp根除後再感染率可能較高

成人真正根除Hp後,其再感染率比較低,一般5%多點;兒童是易感人群,其Hp被根除後的再感染率可能會明顯高於成年人。

(3)兒童Hp感染者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

成人Hp感染者,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一旦感染將終身攜帶;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在10%左右。

(4)可用於兒童Hp治療的藥物有限

常用於治療Hp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環素。

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環素對兒童副作用較大,不宜用於兒童。可用於治療兒童Hp感染的抗生素非常有限,只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或替硝唑),而且國內克拉黴素、甲硝唑(或替硝唑)耐藥率較高;治療Hp常用的有效的四聯藥物之一——鉍劑,不能用於6歲以下的兒童,使兒童Hp根治比較困難。

(5)兒童服藥依從性差

兒童各器官系統還在發育過程中,容易對各種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尤其治療Hp需多種藥物聯合治療,更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而且兒童服藥依從性差。若不按規定、療程使用,容易導致治療失敗及繼發細菌耐藥。

(6)Hp也可能不是一無是處

有研究顯示,兒童期感染Hp,有可能降低人體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如過敏性哮喘)。

現代社會,過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其原因被認為可能與「衛生假說」有關。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人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各種微生物、寄生蟲等感染風險降低,使得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能得到刺激和鍛鍊,從而導致了這些疾病的發生率增高。

4、哪些兒童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

目前國內外多部共識均不建議兒童進行常規Hp篩查。2015年中國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建議Hp的檢測指征:

(1)消化性潰瘍;

(2)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級親屬中有胃癌的患兒;

(5)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6)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Hp感染與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過敏、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生長發育遲緩有關。因此,這些疾病不建議常規檢測,只有診斷不明、高度懷疑與Hp感染有關時才檢測。

臨床檢查的目的是尋找潛在病因,而不是檢測是否存在Hp感染。因此對於功能性腹痛患兒不建議行Hp檢測。

5、兒童檢測Hp的方法:

13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Hp抗原檢測,不需要通過胃鏡檢查,為非侵入性檢測方法,可用於診斷Hp現症感染,還可用於Hp治療後的複查。

如果臨床上需要胃鏡檢查的患兒,還可以採用:快速尿素酶試驗、胃粘膜組織切片染色、胃粘膜Hp培養等方法來檢測Hp。

6、哪些兒童需要根除Hp治療?

2015年中國兒童Hp感染診治專家共識,建議Hp感染必須根除的適應證:

消化性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注意:只有上述這二種疾病是兒童Hp感染必須根除的指征!

以下情況下可考慮根治: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4)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

(5)監護人、年長兒童強烈要求治療。

2015年中國Hp感染診治專家共識,一致認為:無症狀、14歲以下少年兒童不推薦進行Hp檢查和治療。

日本於2013年起開始實施消滅胃癌計劃,將根除Hp作為胃癌的一級預防,對12~20歲人群進行Hp篩查和治療。

因此,有Hp感染成員的家庭,兒童如果沒有上述必須治療的指征,可以考慮在14歲以後進行Hp檢測,陽性者再考慮Hp根除治療。

有研究顯示:一些益生菌對Hp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治療作用,如雙岐桿菌、嗜酸乳桿菌、布拉氏酵母菌等。長期進食含有這些益生菌的發酵乳可以提高兒童Hp自發清除率。

因此,有Hp感染成員的家庭,14歲以下兒童可長期適當多進食含有這些益生菌的發酵乳,以減少兒童Hp的感染率或提高兒童Hp自發清除率。

7、十四歲以下兒童根除HP的方案

一線治療:質子泵抑制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療程10-14天;若青黴素過敏,則換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對於克拉黴素耐藥率高的地區,含鉍的三聯療法(阿莫西林+甲硝唑+膠體次枸櫞酸鉍劑)以及序貫療法(質子泵抑制劑+阿莫西林5天,質子泵抑制劑+克拉黴素+甲硝唑5天)可作為一線療法。

二線治療:用於一線方案失敗的患兒,質子泵抑制劑+阿莫西林+甲硝唑+膠體次枸櫞酸鉍或伴同療法(質子泵抑制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療程10-14天。

輔助治療:根據國內外文獻及Meta分析,微生態製劑可輔助治療Hp感染,提高患兒治療的依從性。

常用藥物劑量:

抗生素:阿莫西林50mg/kg.d,分兩次(最大劑量1g,2次/d);甲硝唑20mg/kg.d,分兩次(最大劑量0.5g。2次/d);替硝唑20mg/kg.d,分兩次;克拉黴素15-20mg/kg.d,分兩次(最大劑量0.5g,2次/d)。

鉍劑:膠體次枸櫞酸鉍劑(>6歲),6-8mg/kg.d,分兩次口服(餐前)。

抗酸分泌藥:奧美拉唑0.6-1.0mg/kg.d,分2次口服(餐前口服)。

療效判斷:

在進行根除治療結束至少4周後進行檢測,即使患兒症狀消失也建議複查,首選尿素呼氣試驗。下列三項中滿足一項即可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清除。尿素呼氣試驗陰性、糞便Hp抗原檢測陰性、基於胃竇、胃體兩個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試驗均陰性。

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Rqo3nQBeElxlkka4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