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油好不好?要不要買?

2020-09-11   阮光鋒

原標題:調和油好不好?要不要買?

最近家裡的油吃完了我去超市買了一調和油

提回家的時候,看到我買的是調和油,我媽就說:怎麼不買花生油,要買調和油呢?別人都說調和油都是質量差的,不要買著吃。花生油還更香一些。

我說:這種說法才不對呢,而且總吃花生油也不健康。

到底什麼是調和油?調和油真的都是質量差?能不能吃調和油?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調和油。

01什麼是調和油?

調和油,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幾種油按一定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說直白點,就是幾種油混合而成的油脂。

但因為中文傳統感覺,很多人一看字眼就覺得它是調配的,就會讓大家覺得是不好的。不光是油,總會覺得人工調配的都是不好的。

不過,科學調配的調和油,可能會更好。

02調和油都是質量差的油嗎?

油脂是由不同脂肪酸組成的,不同的脂肪酸組成,會使得油脂的性能也不一樣。通過科學的調配脂肪酸比例,調和油的性能可能會得到提高。

  • 改善使用性能

比如,在油炸方面,大多時候人們用的棕櫚油。但是棕櫚油的問題是,飽和脂肪酸太多了,不健康。

但是用花生油、菜籽油吧,他們又比棕櫚油怕熱,油炸次數多了就容易變壞變粘稠。怎麼辦呢?

科學家就想到用調和油了。比如, 江南大學就研發了一種調和油,它是以不飽和脂肪為主的高油酸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進行科學配比,煎炸條件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都跟棕櫚油不相上下。這種調和油現在很多餐廳中已經開始應用了,效果也非常不錯,也不用擔心飽和脂肪酸太多的問題。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有用稻米油、棉籽油、橄欖油等來調和做煎炸用的油脂。不少研究都發現,通過科學配比的調和油,油炸性能都可以很好。

  • 改變營養組成

除了改善使用性能外,還可以通過調和改變油的脂肪酸比例,改變油的營養組成。比如, 現在一些研究認為n-3 脂肪酸比例高一些更健康,而我們卻是n-6吃得多了點,那麼科學家就可以增加油脂中n-3脂肪酸的比例。

  • 改善風味

中國人吃東西講究色香味俱全,對油的風味也非常重視,所以各種香油也深受人們喜愛。調和油也可以調整油的風味,比如,有些穀物油本身脂肪酸組成不錯,但香味不足,就可以通過調和增加花生油或芝麻油,增強風味,促進食慾。

所以,從設計初衷來看,調和油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油,它可以經過科學配提高油的營養價值和使用性能。

大家對調和油印象不好,甚至認為質量差,其實主要還是因為 市場上調和油種類繁多,魚龍混雜,這也是大家對調 和油諱莫如深的原因。

03要不要吃調和油?

其實, 對於普通人來說,選擇調和油可能一種比較方便的途徑。

食用油是能量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食用油中含有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這三種脂肪酸對人體各有益處,缺一不可,一般來說,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的比值為 <1 : >1: 1比較合適。

為了獲得豐富的脂肪酸,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我們要經常換油吃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換油可能比較麻煩,甚至換也不知道怎麼換才更好;而且就算換,很多人一買就是一大桶,一般家庭可能要吃1-2個月,吃很久的話,其實在很長時間裡脂肪酸攝入也都比較單調。

這個時候,調和油就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它相當於就是幫你調好了,就省去了換的麻煩。所以,調和油還是可以吃的。

04如何選擇調和油?

1. 看配料:看清成分,避免混淆。

比如 橄欖調和油,有時候包裝上會把「橄欖」兩個字寫的很大,「調和油」三個字卻寫的很小,如果不仔細看很可能直接將其誤認為橄欖油。可是配料表里橄欖油卻可能排在最後一位,也就是說這個調和油里橄欖油含量最低。

2. 不用糾結工藝:化學浸出和物理壓榨都很安全

很多朋友喜歡物理壓榨的油,覺得這才是傳統的健康的;卻反感化學浸出的油,因為會殘留化學物質、會影響健康。

其實,這兩種油只是加工方法不同罷了,只要符合國標的食用油都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平時買油就別太在意工藝了,選擇正規商超的大品牌油就都是安全的。

3. 看日期:選日期最近的油

很多人買油會忽略看保質期和生產日期,像油的保質期一般是 18 個月,為了避免買回去吃著吃著就過期了,建議選擇離生產日期最近的油。

4. 看包裝:優先選小包裝產品

最好買小包裝的,比如市面上常見的包裝是 0.9 升、1.5 升、4 升、5 升,那就最好買 0.9 升的,吃完再買,特別是家裡人少、開火比較少的家庭,因為開封后的油氧化反應會加速,放久了就容易氧化酸敗,出現哈喇味。

[1]李麗,吳雪輝,陳春蘭.調和油的配比對人類健康的影響[J].中國油脂,2008,33(12):7-12.

[2]陳可芸,盧江,趙克華, 等.調和油中不同飽和程度脂肪酸配比效應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學報,1998 :21-23.

[4]初柏君,惠菊,李曉龍, 等.以DRIs推薦為依據的營養調和油的研製[J].中國油脂,2020,45(4):79-82. [5]楊佳寧,陳海濤,田文秀, 等.以棉籽油為基料油的煎炸專用調和油煎炸品質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9,40(16):71-75.

[6]賀瑤,劉堯剛,羅質, 等.高油酸葵花籽油與普通葵花籽油在煎炸性能上的比較研究[J].糧食與油脂,2019,32(7):39-42.

[7]張運艷,陳鳳香,顧斌, 等.高油酸葵花籽油的理化性質及化學成分分析[J].糧油加工(電子版),2015,(6):34-36.

[8]劉玉蘭,王瑩輝,張振山, 等.4種油脂煎炸過程中維生素E組分含量變化的研究[J].中國油脂,2015,40(12):48-52.

[9]馮承,唐萍華.調和煎炸油的研製及其煎炸性能[J].中國油脂,2008,33(10):11-14.

[10]袁博,秦朗,鄭竟成, 等.中老年營養調和油的配製及其氧化穩定性的研究[J].糧食與油脂,2018,31(9):40-42.

[11]張堅,孟麗苹,姜元榮, 等.中國成人膳食脂肪酸攝入和食物來源狀況分析[J].營養學報,2009,31(5):424-427 .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