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票房破7億的《哪吒》:你也可以逆天改命

2019-07-29     彪悍貓先生



今天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得熱血沸騰,從這部劇中我看了,或許可結束中國動漫被國外動漫壟斷幾十年的宿命。


7月26日《哪吒》正式上映,1個小時29分票房破億,3天突破7億元,連豆瓣都打出了8.7的高分。創造了動畫電影最快的破億記錄。


《哪吒》是徹頭徹尾的一部國產動畫片,其評分和票房已經完勝迪士尼年度巨著《獅子王》。



最早大家不太看好這部片,有專業電影媒體在點映前預測《哪吒》最終票房1.1億,已經是所有預測中最樂觀的,但隨著點映的展開,各預測機構給出的票房預測越來越高,從5億,到15億,再到20億!


這部劇被賦予了全新的核心。《哪吒》歷經66版劇本修改,片中許多看似「顛覆」的設定都富含導演餃子的深意。


「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不認命,做自己命運的主宰,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哪吒》的導演說,希望能做出一個「不認命」的故事,給還有夢想的年輕人鼓舞和力量。



這部電影有三個顛覆:


第一,哪吒形象的顛覆。

從小到大,大家眼中的哪吒是長這樣的:



電影里是長這樣的:


煙燻妝、老炮嗓、魔性的笑容,是魔童哪吒的標配。



第二,劇情的顛覆。


如果你以為還是以前那種,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那就大錯特錯了,你得先清除一下這些印象於看。


還有以前龍王三太子被抽筋的這些畫面,你也不要以為還會出現。


第三,製作難度的顛覆。


全片一共有1800多個鏡頭,其中包含1400個特效鏡頭,達到了中國有史以來的動畫電影之最。


在影片哪吒與敖丙決戰「火蓮花融化冰面」的1個鏡頭只有短短6秒,為了達到最佳效果,製作團隊用了6個月才完成。僅「江山社稷圖中四個人搶筆」這個景的草圖就做了2個月時間,總耗時4個月,而結尾的幾個大特效段落僅測試時間都在3個月左右。



整部影片的製作歷時三年,由於製作難度較高且預算有限,《哪吒》的特效製作拆分給了20多家小團隊,共有1600位工作人員參與製作,這些團隊有的擅長做水,有的擅長做閃電等,通過一點點死磕完成了片中的高難度特效……


這部電影內涵夠深:

千萬別以為《哪吒》只是一部動畫片,整部片子內容頗為豐富,內含親情、友情、成長、包容、悲憫之心,全年齡段通吃。我看電影的時候,後面一家人里,大人在哭小孩在笑,傷感又熱鬧。


影片最大的燃點,在於劇中人物各自命運的曲折轉變,以及他們與命運做的抗爭。


無論是魔童哪吒,還是龍子敖丙,亦或是申公豹,都不服命運的安排,或與天斗,或與人爭,他們都想逆天改命,卻各有各的歸宿。



01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中國動漫的逆天改命


故事講的是,因為背負魔丸惡名,哪吒不被世人理解接受,他不斷遭受眾人的白眼。百姓畏懼厭惡他,導致他養成了孤獨叛逆的性格。

每天的日常活動,就是逃出結界,出去「禍害」百姓,簡直是陳塘關百姓聞風喪膽的惡霸。

後來申公豹告訴他是魔丸轉世,註定要被世人厭棄,註定要做惡事,他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天註定。他認命了,開始魔性大發,差點殺死自己的父親。



但是在影片的最後,哪吒改變了想法。他奮然反抗了命運,他沒有遵照「魔丸」的宿命去作惡,而是轉而成為了陳塘關的保護神,救下了陳塘關所有的百姓。

在神話里原本有抽筋之仇的哪吒和敖丙,作為龍王之子,雖然肩負了沉重的使命,身不由己做出毀天滅地的行為。但最後還是被哪吒的決心感動,放棄了自己的使命,並甘願犧牲自己維護友情。他向世人證明了:即使身為異族,同樣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曾作為CG影視行業的從業者的我,是見證了這20年來CG影視業的發展,可以說對於國產動畫的發展,實在太過於複雜......有說缺少人才的、缺少投資人的、業界環境太差的、盈利模式缺乏的、業內風氣浮誇的。


在我看來,以前國內在動畫這塊,最缺少的就是認知,你走在街上隨便問個人XX動畫片怎麼樣,那人只會回應,「動畫片都是小孩看的,看什麼動畫?」,「你還小麼?怎麼還看動畫片啊?」這就是國人對動畫片普遍的認識,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的情況幾乎都是處於湊集數,騙補貼,沒有人去真心重視和投資製作,從而外國動畫片在中國市場占據了大量的份額,優秀的國產動畫少之又少。



但在近幾年,每年都有幾部國產動畫獲得口碑和票房雙高的好成績。《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緣起》等都是最近的佳作,這背後反應的不僅是國內新生CG技術力量的崛起,團隊的技術提升,更多的是已經有很多人從認知上有了變化,中國動漫在與國人成見的命運抗爭中,正在走向勝利之路,正在走向真正國際化的路線。




02

導演也曾與命運抗爭



看完這個影片,我想到了一個詞:命運!

這個電影的導演本身就是一個逆轉命運的人!

導演餃子,原名楊宇,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藥學院,從2002年開始接觸動畫製作。

他畢業後在一廣告公司工作不久就辭職,在辭職後的3年時間中,這位半路出家的醫科高材生,幾乎沒有出過家門,依靠母親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工資進行生活,一頭扎進動畫片《打,打個大西瓜》的製作中。

在製作短片的3年半里,楊宇幾乎沒有出過家門,製作動畫的電腦也未連網,「三年半期間,生活就像在空間站中似的,三點一線:客廳、臥室、廁所。」



頂著巨大的壓力,3年過後,《打,打個大西瓜》被網友譽為「華人最牛原創動畫」、「國內最具內涵動畫片」,入圍2009金龍獎最佳動畫短片、2009葡萄牙動畫影展、2009廈門國際動畫節最佳動畫短片等多項大獎提名。之後成立了動畫公司,不斷有投資方開始參與投資。



楊宇就是這樣,改變了在別人看來,自己只能被動當醫生,當藥師,過著他自己本不想過的生活,他完成了人生的命運逆轉。

他也曾受到周星馳喜劇電影的影響,在《哪吒》中,周星馳電影的喜劇元素在《哪吒》中也有體現,太乙真人閱讀《神仙的自我修養》、陳塘縣百姓吃驚咬嘴動作,一看便知是在向周星馳喜劇致敬。



正如電影中生而為魔的哪吒,所謂的命運就是世人的成見,世人覺得他是什麼樣他就定形了,要改變成見,就要消滅命運!


哪吒的魔性,到底是魔丸使然?還是因為世人的成見?影片想要傳達的,肯定是後者:

「我命由我不由天」。


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命運的安排,這是敖丙和哪吒最後的選擇,也是影片最核心的主題:


打破一切是非定義。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03

逆天改命

普通人也能做到


我們要改變命運,首先要不認命!人最怕的不是失意、不順、落魄、而是心死了。

上世紀有很多去國外淘金的人,這些人很多一開始一腔熱血充滿激情,相信自己,相信未來。但淘金兩三年後,親身體會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發現並不那麼回事,就慢慢的認命了,從一個淘金者變成了一個每天打工做重複工作的礦工,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那些不認命的人,雖然挖不到金子,可他們仍然不放棄,有做其它礦石生意的,有賣淘金工具的,也因此以另一種方式獲得了成功。



你 20 歲,還很年輕,你 30 歲,還很年輕,你 40 歲,同樣也還年輕,不要輕易的認命,這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認命,就還有機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如果你認為你已經是別人成見中的那樣,就真的完了。



這些話,也是我經常跟我老婆說的。

2013年她從眉山來成都跟我一起努力 ,

我們兩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什麼方向和起色,我在做產品接線員,她在做設備銷售。後來我辭職了,她又開始做座席接線的工作。


雖然一直不順,但我始終說:我們現在混得不好,這一定是暫時的,任何事情要改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草根,但一定不要聽信別人的成見,認為我們是基層、是做最底層工作,就永遠只能做底層的工作了,總之,不能覺得自己「真的就一直只能這樣了」。



我進入影視設計行業後開始逆襲,每一年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後來我老婆進入教育行業也混到了管理層。

那時我們就認定:年輕的時候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即你的工作和收入,另一條是暗線,就是你的成長和積累。每個人找到自己那條路,都需要時間,有人一個月就找到了,有人可能10年還在徘徊迷茫,但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出路,若是放棄了,覺得自己不行,就只能那樣了,那就是一輩子了。



一個人要改變命運,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他不信命。


只要不信命,他註定會走自己的路線,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小時候,爸媽經常說「心氣」這個詞,心氣高的人都不輕易認命,所以這些人通常都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後想說一下的是,國人不斷在CG動畫領域的努力 ,讓中國動漫終於看到了曙光,被國外動畫刷屏的時代就要過去了,不要覺得動畫片只是兒童才能看的,那是以前,現在的動畫電影很多在人生意義、認識深度、特效質感上更適合成年人看,希望未來10年真的可以開啟"封神宇宙"。


第一階段 《哪吒》《姜子牙》《哪吒2》《楊戩》《姬發》《封神演義1:鳳鳴岐山》

第二階段:《哪吒3》《楊戩2》《姬發2》《雷震子》《封神演義2:武王伐紂》

第三階段《土行孫與鄧嬋玉》《姫發3:內亂》《姜子牙2》《雷震子2》《黃天化大戰魔家四將》《姜子牙3》《申公豹》《封神演義3:誅仙通天》

第四階段 《雷震子3》《楊戩3:梅山七怪》《封神演義4:牧野之戰》

中國封神世界夠拍好幾年了,比漫威更精彩!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ONPQmwB8g2yegNDhz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