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賢稅收優惠政策文件解讀,區域扶持讓企業合理節稅

2019-09-12   納稅籌劃小蔣


招商引資總則第三條 為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區外投資者在奉賢投資興業,根據國家和上海市有關政策規定,結合奉賢招商引資實際,制定本政策。第四條 本政策所指投資主要是投資新辦項目,外來投資者是指通過新辦、購買、兼并、租賃、合營、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在我區依法註冊組建獨立核算企業或投資建設項目的奉賢境外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組織。外來投資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是指由外來投資者在我區投資建設的各類項目。外來投資企業是指由外來投資者在我區依法註冊組建且在我區繳納各種稅費的獨立核算企業。第五條 項目須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依規合法經營。第六條 實施本政策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向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傾斜的原則。區域性優勢扶持政策第七條 扶持對象為通過招商簽約入駐,在奉賢區域內設立的合法經營的市場主體(泛指企業)。第八條 扶持資金的來源: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第九條 扶持政策明細對企業給予區域專項資金扶持,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或經營規模。鼓勵有市場潛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項目、年納稅額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入駐。對重點納稅大戶,如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引入,實行「一事一議」。招商引資服務第十條 由授權招商服務機構提供招商項目引入前後的各項必要服務,執行「承諾服務、限時辦理、按規收費」制度,最大化為企業享受地方特惠扶持政策提供便利。第十一條 所有入駐企業均由招商引資專員負責,實行招商引資前後的「保姆式」管家服務,全力協調解決企業利用地方政策經營過程中的一切外部環境問題,為企業的順利經營和各項政策落地保駕護航。第十二條 對重點納稅大戶、世界500強、全國500強和工業50強及民營50強企業,實行招商引資「領導責任制」,秉行「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原則,為重點企業提供全方位招商引資服務。

節稅有哪些風險?

稅法及政策的變動,我國的稅收政策經常有新的補充和調整,這樣做的目的雖然是為了給企業所得稅節稅提供了空間,但是同樣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如果企業仍舊按部就班按照原來的節稅方案,那麼就會使得節稅方法由合法變為不合法,在變動中往往會產生節稅風險,這也是比較大的風險來源,所以需要財務人員在節稅方案具體實施過程中與時俱進。

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及地域差異性,所以每一項優惠政策通常情況下都有明確的條件,所以使得不少納稅人沒有全面了解稅收優惠政策,或者了解不及時,理解不夠透徹,還有可能在節稅操作程序上出現失誤,很容易因小失大。

節稅涉及企業的投資,生產,經營等多個領域,所涉及到的稅種也是非常多的,在整個方案實施過程中是複雜多變的,同時更要貼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開展節稅方案的籌劃與實施才是最為重要的。

了解了節稅的風險點及其來源,同時更要注意找准節稅的切入點,將節稅的風險控制到最低。

合理節稅對於一家企業的意義毋庸置疑,當然對於節稅方法的選擇更是需要慎之又慎,有人說節稅難,難於上青天,確實是的,節稅不僅是複雜多變的,更是有許多風險點需要考慮在內,節稅有道,找准切入點才是關鍵。

切入點一:隨時掌握變動

及時、全面地掌握稅收政策及其變動。稅收政策在不同經濟發展時期總是處於變化調整之中,這不僅增加了企業進行節稅的難度,而且有時可以使企業節稅的節稅目標失敗。

從某個角度講,節稅就是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程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

切入點二:大稅種作為首選節稅空間

雖然稅務籌劃可以針對一切稅種,但由於不同稅種的性質不同,稅務籌劃的途徑、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

實際操作中,要選擇對決策有重大影響的稅種作為稅務籌劃的重點;選擇稅負彈性大的稅種作為稅務籌劃的重點,稅負彈性越大,稅務籌劃的潛力也越大。

因此,稅務籌劃自然要瞄準主要稅種。另外稅負彈性還取決於稅種的要素構成。這主要包括稅基、扣除項目、稅率和稅收優惠。稅基越寬,稅率越高,稅負就越重;或者說稅收扣除越大,稅收優惠越多,稅負就越輕。

切入點三: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是稅制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要素,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本身就是稅務籌劃的過程。選擇稅收優惠政策作為稅務籌劃突破口時,應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納稅人不得曲解稅收優惠條款,濫用稅收優惠,以欺騙手段騙取稅收優惠;

二是納稅人應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條款,並按規定程序進行申請,避免因程序不當而失去應有權益。


稅務籌劃的方法很多,而且實踐中也是多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但是如果想要合理、合法地進行企業節稅,找准切入點非常關鍵,當然切入點的選擇並非是單一的,找到適合企業的才最為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