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3萬名美國女性的研究發現,剖宮產出生的嬰兒可能會長期存在健康隱患,成年後罹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更高。
該項研究在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 Work Open)上,並發現,剖宮產出生的女性成年後患肥胖症風險比順產出生的女性高出11%,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則高出46%。
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婦產科教授安德魯·謝楠(Andrew Shennan)表示:「在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時,女性不必太過擔心。不過,該研究確實又佐證了將剖宮產作為常規生產方式具有危害。」
雖然已經有其他研究將剖宮產和童年肥胖症風險增加相關聯,但作者表示,該項研究是首次將研究對象的健康狀況從出生追蹤至生命末期,研究對象均為1946-1964年間出生的老年人,也是首次將2型糖尿病和剖宮產聯繫起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該研究指出,美國每年要進行超過120萬例剖宮產手術,使得剖宮產手術成為美國最常見的住院外科手術,且約占分娩方式的1/3。在全球範圍內,約1/5的新生兒通過剖宮產出生。
當母親或嬰兒面臨生命危險時,剖宮產手術確實很有必要,然而,此前多項研究發現,即使孕婦風險很低,美國醫院也對孕婦進行剖宮產。
該研究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營養與流行病學系副教授喬治·查瓦羅(Jorge Chavarro)表示,人們對剖宮產如何影響兒童健康的生物學基礎仍知之甚少。但該研究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剖宮產出生的嬰兒和順產出生的嬰兒的腸道菌群或微生物組存在差異。
相較於剖宮產出生的嬰兒,順產出生的嬰兒在分娩過程中能從母親體內獲得更多微生物,使得腸道菌群更多樣化。該研究指出,剖宮產出生的嬰兒更多的是從外界環境中獲得微生物,而且他們體內對肥胖症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較少。
該研究同時也表示,這種腸道菌群的差異只出現在7歲以下的兒童中。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查瓦羅表示:「我們已經知道這些差異在嬰兒和非常小的孩子中是可以觀察到的,但是這些差異是否終生存在,或者能否重新編輯個體代謝食物的基因,目前尚不明確。」查瓦羅還說,他不認為男性的這種聯繫會有很大差別,但因為研究中不包括男性,故而研究結果中只顯示女性。
其他研究人員表示,剖宮產對嬰幼兒菌群的影響與母親的年齡或體重指數,或是否母乳喂養等其他因素無關,而與通過剖宮產分娩有關的生物學相關。
他們還表示,在目前有關剖宮產和2型糖尿病的調查研究中,該研究的樣本量最大,隨訪時間最長。儘管如此,鑒於是首項對二者之間聯繫的研究,他們仍然認為研究結果「需謹慎解釋」,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目前,我們數據最大的局限性在於,我們無法參與研究對象的分娩過程或獲得他們母親的分娩記錄,因此,我們不知道當時他們母親剖宮產的確切指征和分娩時間,這些都可能影響研究結論。」查瓦羅說。
原文來源:CNN
原文標題:C-section babies may be at higher risk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as adults, study suggest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5XVhHEBnkjnB-0zMm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