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沒有窪地,只有深坑

大家好,歡迎來到菜鳥理財晨間欄目:業問侃樓,我是菜鳥理財特聘房產投資專家:業問。

今天是2019年12月24號,聊聊最近和大家溝通時總結出來的一些小感受。

PS:上周六的文章我辛辛苦苦寫的,不知道被哪位舉報了然後被微信刪除了……傷心啊……

所以今天我不談那些大的趨勢方向了,聊聊大家在買房看房的過程中最容易遇到的一個「坑」。

這個坑是啥?業問給大家重現一下經典的對話場景:

Q:老師,XX咋樣?現在看著很便宜啊!

A:買房別貪便宜,這地方不咋地。

Q:萬一人家是窪地呢?

A: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還是窪地的,以後也八成還是窪地?

好了,場景重現完畢。

這個對話幾乎每天都會在業問的群聊、私聊里發生個3-5次,各個區域、各個城市都有,業問每天答得多了,簡直都可以就這類提問設置一個機器人自動回復了。

只不過,業問也理解,大家之所以會這麼問這麼想,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經過了此前幾輪的暴漲,很多城市的核心或熱門區域,確實太貴了,上車實在有點困難。

加上現在各種政策、利好一大堆,按照過往買房的邏輯,去找個窪地買套房,然後靜等升值,似乎也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怎麼說呢?業問覺得這個心態就跟那些去線下買理財還一個勁地問能不能保本保收益最終被各種資金盤收割的韭菜沒啥太大的差異。

一方面是沉浸在過往「水大魚大」的舊經驗里出不來,以為買啥樓都能跟著大水漫灌的行情走下去。

另一方面是對現在和未來的經濟形勢和市場方向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總以為隨便買套便宜的房子,都可以稱得上保值升值的「資產」。

那市場的真相和未來的方向到底是啥呢?

其實業問之前已經反反覆復說了很多次了,今天就直接劃重點吧:

1. 降准降息還是會有的,但不可能再現08年、14年那樣的大水漫灌

2. 即便明年會迎來一輪樓市放鬆潮,但放鬆也不是放開,上面已經明確了要擺脫對樓市的路徑依賴,只不過內外夾擊之下,又不可能靠一刀切的休克式療法完成轉換,只能慢慢來。

3. 棚改退潮之後,絕大多數三四五線城市,尤其是人口大規模流出的城市,樓市都將失去其「資產」的屬性,而回歸居住的本質。這個過程用不了多久,業問估計也就5年左右。

4. 既然會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的樓市褪去其金融化的屬性,那麼現在你以為的窪地,不僅大機率無法逆勢上揚,反而極大可能在未來發展成為深坑。

就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在高度市場化、投機化的深圳樓市,窪地其實也不少。

很多人只看到了寶安、南山、福田某些熱點區域的幾年翻倍,卻根本看不到在龍崗、羅湖等區域,還有大把跑輸大市,幾年下來甚至還陰跌了不少的樓盤。

總之,未來的樓市是一個典型的存量博弈的市場,絕大多數樓盤的價格都是要回歸其基本面的,現在你貪便宜買進的窪地,可能未來永遠都填不平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kDOG8BMH2_cNUg1f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