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這個名詞想必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在中國歷史中,衣冠南渡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是指中國歷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遷移南下。這一點不用多說,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歷史上共有三次大規模的衣冠南渡,而究其原因正是北方中原地區的禍亂。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歷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
第一次南渡,永嘉之亂
西晉中後期經歷了八王之亂,加上北方天災連連,可謂天災人禍不斷。此時在中原四周的胡人開始趁機入侵中原。公元304年,南匈奴劉淵起兵,占據并州,自稱漢王。兩年之後,劉淵派石勒等將大舉南侵,在平城殲滅晉軍十餘萬,京城洛陽失守。晉懷帝被俘,全城王公士民三萬餘人被屠殺。
晉末五胡侵中原圖
這就是史稱的「永嘉之亂」!自此之後,晉元帝為躲避戰亂,率士紳南遷,定都建康建立東晉,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北方正式進入百餘年的「五胡亂華」的時代,留在北方的漢人……幾無倖免!
第二次南渡,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節點。該事件歷時7年之久,也導致了唐朝的政治,軍事影響力的大幅下滑。在此之後,北方的胡族攻入中原,唐朝進入戰亂和藩鎮割據時代,以及之後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而在這段時間內,無論是安史之亂的「明皇幸蜀」到黃巢起義時的「僖宗幸蜀」,四川成為了唐王朝最後的迴旋之所,也遷移了不少人口入蜀。
安史之亂地圖
另一支李氏子孫占據了中國南方,建立南唐政權,大量中原人口再次為了避禍向南方遷移,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衣冠南渡」開始了。自此之後,繼南北朝之後的又一個亂世階段「五代十國」降臨了!
第三次南渡,靖康之難
前兩次衣冠南渡是中國人士為了躲避戰亂而向南遷徙。第三次的「衣冠南渡」也不出意外!
公元1126年,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次年,金軍攻克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自此,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
宋金對峙情況
之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並率領漢人士紳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大量中原漢族在此之後向南方遷移。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三次「衣冠南渡」!
之後,北方由金人控制,南方則由漢人所有。由於中原地區破壞嚴重,胡人又不擅於治理,南方的江南地區作為南宋的統治中心區域漸漸取代中原成為了新的經濟中心。自此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就再也不曾北移,江南地區自此也成為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黃色的線就是清朝著名的「湖廣填四川」
三次「衣冠南渡」,幾乎都是漢人為了躲避戰亂和胡人的侵撓而不得已的行為。無論從晉末的「永嘉之亂」,唐末的「安史之亂」再到宋末的「靖康之難」,都是漢人在中原地區被胡人擊敗從而導致了大量漢人的南逃,這在後來的歷史上也多次出現!
「衣冠南渡」是結果,是這些時代漢人們的選擇之一。那究竟為何呢?以往也有多次的亂世,也有仕庶南奔的情況,但並沒有像這三次「衣冠南渡」這般有影響力及驚人的數量。或許,這其中真有著很多不忍直視的歷史真相……
筆停於此,不便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