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稻生物調節劑的使用,要使用得當,增產增收不是問題

2019-07-26     一航聊三農

大家好,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在水稻栽培種植中生物調節劑的作用,想要了解一下的可以點進來看看哦。

一、水稻怎樣使用強力增產素?

使用時期:強力增產素一般在水稻孕橘至抽穗期結合防病治蟲進行根外噴施。單次噴施以破口期前後增產效果較好。

藥液配製:將A組分倒入250毫升開水中,充分攪拌10分鐘(若有少許不溶也無妨),加入冷水至1000毫升,然後倒人B組分落解即成母液。母液和粘稠劑強力增產素均可根據需要兌水攪拌應用。

使用劑量:農作物生化製劑的使用,一般以濃度指標較為科學,但強力增產素對濃度的敏感性不強,大面積生產以劑量更易為農民所接受。漫種、拌種和根外噴施強力增產素的劑量,均以每畝3克左右粉劑為宜,即每袋強力增產素可用於2畝次。"3克粉劑強力增產素+適量水+每宙種子量"浸種24~28小時;"3克粉劑強力增產素+少量水+每宙種子量」拌種均勻;後期根外噴施強力增產素,每畝3克粉劑強力增產素對水,一般彌霧液量20~40公斤/畝,噴霧液量50~100公斤/畝。

注意事項:在配製母液時,A組分一定要用開水溶解,否則無效,母液保存期10天,最好魔配隨噴:強力增產素溶液呈中性,性質穩定,生物活性高,摻人2%尿素或100克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作物吸收利用。促進增產,並可與任何殺蟲劑、殺菌劑或除草劑混用;強力增產素對使用濃度的敏感性不強,一般以每畝3克為宜,超過幾至十倍仍有增產作用,不會出現藥害。

二、粉銹寧在水稻上怎麼使用?

粉銹寧防治水稻後期病害的施藥適期,掌握在水稻孕穗後期到破口抽穗期間,即發病初期用藥,效果最好。20%粉銹寧乳油一般每畝用40毫升,噴得早的藥量要增加到45~50毫升。為了用准藥量,配藥要用「二次兌水法」,即先將20%粉銹寧乳油40毫升加0.5公斤水配成母液,然後按每畝用水量分批稀釋使用。藥液要均勻噴酒在稻株葉片上,才能確保良好的防病保葉效果。為保證達到最佳效果,要充分發揮機動彌霧機和手動噴霧器的作用。每畝兌水量,機動彌霧機20公斤,手動噴霧器50~60公斤。噴藥後2小時內下雨,會影響效果,必須在雨止轉晴後進行補噴。粉銹寧對穗頸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不好,因此,稻瘟病發生較重的田塊,要用三環唑與粉銹寧混用。另外,要注意粉銹寧不宜在梗精稻上使用。

三、多效唑對水稻秧苗有什麼生物學效應?

多效唑對水稻秧苗的形態效應是抑制縱向伸長、促進橫向生長,因而秩苗矮壯,分囊增加,葉片挺直,根系粗短;生理效應是增加蛋白質和核酸含量;作用機理是調節水稻體內多種內源植物激素的含量,從而培育出多聚矮化壯秧。其生物學效應具體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一)苗高降低

多效唑施用後5天,秧苗即開始矮化,20天左右秧苗高度降低最明顯,移栽時苗高一般比沒有施用的降低15%左右。

(二)葉片挺直

施用多效唑的秧苗葉片著生傾斜角明顯縮小,一般小11.5度左右。因而葉片挺直,株型緊湊,秧田通風透光好,透光率提高40%以上,有利於多生分葉和提高秧田利用率。

(三)根多而短,髮根力強

根數一般比未用的多10%.且根長縮短,秧苗髮根力提高45%左右,因而移栽後植傷減輕,返青活棵提早2~3天。

(四)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含量增加

據試驗,施用後分別增加19%、28%和22%,而核酸和蛋白質是植物調節。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其含量的增加,說明施用多效唑後,秧苗的生理功能仍很旺盛。所以,在秧苗高度受抑制的同時,其分薰和髮根力明顯提高。

(五)內源植物激素含量發生變化

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是植物激素調節的,施用多效唑後,稻苗體內多種內源植物激素含量發生變化。一方面,生長促進物質赤黴素和叫咪乙酸的含量分別降低91.6%和52.5%;另一方面,生長抑制物質乙烯釋放率增加37.4%,脫落酸的含量增加452.4%。因此,秧苗生長的頂端優勢明顯削弱,從而調節了秧苗的形態變化。

四、水稻育秧怎樣使用多效唑?

用藥適期和用藥量:

(一)秧齡50天左右,10葉期前後移栽的秧苗,在5~6葉期(移裁前25天左右)用藥,雜交粒稻每畝用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00克(有效成分30克),梗稻每畝用藥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二)秧齡40天左右,8~9葉期移栽的雜交秈稻和梗稻秧苗,在3~4葉期(移栽前25天左右)用藥,每畝用藥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三)秧齡35天左右,7~8葉期移栽的雜交秈稻秧苗,在2~3葉期(移栽前25天左右)用藥,每畝用藥175克(有效成分26.3克)。

用藥方法:

(一)用藥前一天排凈秧田水。

(二)每畝藥量拌細土25公斤均勻撒施,或對水100公斤均勻噴霧。

(三)用藥後隔一天正常管水。

注意事項:

(一)藥量要准,施藥均勻,儘量使藥液或藥土落在秧板土面上。

(二)選擇臘好天氣用藥,若用藥後遇雨,則應堵好缺口,防止藥液流失。

(三)秧板板面要平,不宜蓋厚的覆蓋物(著糠灰、綠肥等),以利藥液或藥土人土。

(四)用藥後秧苗葉色變深,仍應按照秧苗需肥規律,正常施肥。

以上就是在水稻栽培種植中幾種生物調節劑的作用啦,掌握更多關於生物調節劑的作用有利於正確施肥促進水稻的茁壯生長。好啦,這篇文章就到這裡啦,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u_dRmwB8g2yegND5-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