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girls~
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哪裡玩呀?我之前本來和小姐妹約好了要出去玩,結果因為是臨時起意,想去的地方連酒店都訂不到心儀的,所以最後我們的中秋安排就變成了...在家一起看綜藝
圖:soogif
雖然假期已經結束了,不過我猜可能很多人的心都還沒收回來吧?這次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些」快樂瀑布「級別的綜藝,給自己做一個精神馬殺雞,好好調整一下狀態吧~
圖:豆瓣@《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更新時間:每周日更新
觀看渠道:騰訊視頻
豆瓣評分:7.5
節目亮點:走心和走肺的雙重體驗
衝著李誕和于謙就放心去看的節目,沒想到卻在每一集脫口秀的演出中又哭又笑,這情緒過山車真是讓人既上頭又難受呀。
金句頻出,截圖都忙不過來
最開始了解到《脫口秀大會》是因為在微博首頁偶然刷到了一組關於追星的發言,說真的,作為一個追星族,生活中真的沒少碰到這種偏見,所以看到這組截圖的時候真的是有一種很爽的感覺。
圖:豆瓣@《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而這樣的金句不止是每集都會出現,是每集都會以不同的頻率出現,真的是光是為金句截圖都快要忙不過來了。
圖:豆瓣@《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不止是微博,朋友圈裡也看到過節目裡的金句截圖。當時那條朋友圈的評論區還挺熱鬧的,看來有共鳴的人還不少~
圖:豆瓣@《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對於一個還沒有認真看過《脫口秀大會》的人來說,這些金句大部分都像精準射入心臟的子彈,既讓人發笑,又讓人心頭一熱,像自己心裡的秘密被人窺探到了,只不過被以一種既有才又戲謔的方式給講了出來,還能博得自己的一笑。
節目的主題總是直指人心
《脫口秀大會》以它的金句出圈、吸引到我,但在看了幾集之後,更吸引我的還是它直指人心的節目主題。存在感、崩人設、和父母的對話、孤獨,甚至包括男女平權,其實都是現在的年輕人都體驗、訴求與困擾。
圖:《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而每一集裡獲得上台機會的7位脫口秀演員,面對同一個主題的截然不同的切入點也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在討論「孤獨」的第7期里,卡姆第一個上台,貫穿他的演出全程的不是他,而是他養的狗「卡利多」。他全程講狗更多,可是在他的故事裡,我感受到卻完全是他的孤獨,這大概就是他的成功之處。
圖:《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上台的脫口秀演員普遍都挺年輕,這讓他們和觀眾之間幾乎沒有代溝,也沒有距離感。同樣的主題放到年紀更大的演出者嘴裡也許就成了說教,而在他們的嘴裡就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自嘲與戲謔。
有什麼大事呢,笑一笑就過去了,人間不值得,大概這就是我們這群最「喪」的年輕人面對生活的方式吧~
圖:豆瓣@《脫口秀大會 第二季》
缺點:我相信會有觀眾覺得自己被脫口秀表演者「內涵」到了,但請相信表演者們都是無意的,他們只是無差別掃射剛好擊中你罷了
圖:豆瓣@《Player》
更新時間:每周一更新中字
觀看渠道:B站、韓劇TV
豆瓣評分:8.5
節目亮點:喜劇人之間的搞笑攻擊
之前我們在安利暑期檔綜藝的時候就有好多人在評論區提到《Player》,作為曾經為它發過票圈安利的人當然要在這邊響應大家的要求,來好好地安利一下這個讓人笑到簡直要倒給節目組錢的爆笑綜藝。
奇葩懲罰:笑了就要被噴水+扣出演費
《Player》的每一集都像是一個新的情景劇,會給出演者們設置出不同的場所和新的角色。大家在新場景中不僅要演好自己的角色,還要忍住各種令人發笑的狀況,否則就會面臨「噴水+扣演出費」的雙重懲罰。
最開始看的時候我沒留意聽規則,還在納悶為什麼每個人頭像都戴了個中東王儲似的黑色塑料圈,後來當我發現每次他們一笑就會被噴水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噴水的圈啊!
圖:《Player》
而且有時候噴的水太多,像李龍真就經常被噴到還要自己吐水,錄一期節目下來大概喝水都喝飽了
圖:《Player》
出演者們也是不容易,每一集都要背著這個超沉的裝水書包跑來跑去。最近他們還升級了這個裝水包,把包包的重量從14斤成功減重到8斤,看把他們給高興的~(可是這都是用他們被扣的演出費換的呀哈哈哈)
圖:《Player》
噴水已經夠絕了,出演者每笑一次還要被倒扣一萬韓元的演出費,對於我這種笑點奇低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致命的懲罰,我在向朋友安利的時候都說「那我可能要倒貼錢給節目組」
光是第一期里扣掉的演出費就接近300萬韓元,平均下來一個人就被罰了40萬韓元,真是邊笑邊心酸啊~
圖:《Player》
可能是史上最認真cosplay的節目
咋一看《Player》的陣容似乎不是特彆強大,除了大家都很喜歡的李壽根知名度很高,其他人似乎都一般般,讓我的期待值並沒有很高。後來看第一集的時候,一看到大家的這些「豁出去」了的登場造型,我馬上就笑了出來,開始了給節目送錢之旅。
圖:《Player》
了解過才知道,像黃帝聖、李龍真、李陳鎬都是《喜劇大聯盟》出身的gag man(搞笑藝人),而金東炫、李伊庚、鄭赫也完全不追求形象,只要是為了配合節目主題,什麼樣的cosplay都來者不拒。你能想像前UFC格鬥選手扮成經典傻瓜角色「英九」的模樣嗎?來,請看金東炫~
圖:《Player》
因為出演者們都是在同一個主題之下cosplay的,所以會呈現出一種奇妙的和諧效果。比如最近他們就惡搞了《Show Me the Money》節目,有人cos的是美國著名rapper Snoop Dogg,李壽根cos的卻是寺廟裡的住持,這種同框畫面真的未免太好笑吧?
圖:《Player》
惡搞其他節目也要配上超豪華陣容
TvN隸屬於韓國CJ集團,和追星女孩們都恨得牙痒痒的Mnet是一家人,也因此可以說是「近水樓台先得月」,Mnet的各種王牌節目都可以被《Player》拿來惡搞。比如說《Player》最開始出圈的這一集,就是惡搞了《Produce 101》節目,做成了《Player 101》。
圖:《Player》
雖然是一個「內定得很明顯」的選秀節目,但節目組還是找來了「沒什麼必要」的非常厲害的評委陣容:SJ的神童,《蒙面歌王》的4屆歌王金延宇,「韓國有嘻哈」第五季冠軍Bewhy。對於這個評審陣容,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發出和我一樣的感慨:可以,但真的沒必要~
圖:《Player》
節目組大概是算定了會從他們身上扣掉超多演出費,在節目的其他設置上也很捨得花錢:比如明明是參加選秀節目,可是在黃帝聖唱到「永遠的Bewhy」(Bewhy與韓語中的「下雨」發音相似)時人工雨下得超級大,而他戴著碩大的護目鏡在雨中依然堅持表演,笑得我肚子痛
圖:《Player》
缺點:節目組的策劃還是以本土觀眾的觀感為主,所以有時候設置的情景對於我們這些海外觀眾來說比較難懂,比如有一期以韓國文化為主題,就比較難笑
圖:YouTube@워크맨-Workman
更新時間:每周五更新
觀看渠道:B站
豆瓣評分:暫無
節目亮點: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體驗
《workman》是我的追星小姐妹安利給我的,據她說也是「笑到被媽媽敲門」。主角是曾經的《認識的哥哥》里的張聖圭老師,現在他是自由職業,《workman》記錄了他去體驗不同行業的真實打工體驗。大概是因為太真實了,每一集真的都能讓人笑出聲來~
真實體驗各個行業的打工生活
打工體驗類的節目其實也不算一個新鮮的策劃了,不過可能是因為之前看過的都拍攝得太精美,明星們的工作也比較輕鬆,總是給人一種假假的感覺,但張teacher的《workman》從頭到尾就透露著兩個字:真(mei)實(qian)!比如在做完啤酒兼職後看到給的工資嚇了一大跳
圖:YouTube@워크맨-Workman
比如韓網上投票評選出的最好笑第一名《workman-美容院篇),張聖圭在錄影當天還先去了自己常去的美容室,做了個帥氣的髮型。到了樓下剛準備坐上保姆車就被導演組告知今天是去體驗美容室打工,「請上樓吧!」
圖:《workman》ep.10
而各個打工場所的前輩也沒有把張聖圭當藝人,把該做好的事情都一一教給了張聖圭,而且對他的要求也沒有鬆懈。同樣是美容院篇,一位前輩教張聖圭折毛巾,講解了好幾次張聖圭都沒有做好,看這姐姐的眼神,也是生動演繹著什麼叫「用眼神罵人」吧~
圖:《workman》ep.10
本來還是好好的助理,因為說客人的頭髮是「狗毛」,就被降職去洗杯子了,真是又活該又好笑
圖:《workman》ep.10
無厘頭的發言可能是想笑死我吧
和和他之前在《認識的哥哥》里一樣,張聖圭聊天的風格還是挺無厘頭的。尤其是在和路人互動的時候,真是一張嘴什麼都敢講,真的可能是想笑死我而已
圖:《workman》ep.10
作為職場新人當然是有很多問題的,張聖圭的問題也毫無例外的無厘頭。像「找出欺騙上班打卡器」這種話題麻煩就私底下再討論了好嗎,小姐姐直接被驚到變成了表情包,真的很不利於形象啦~
圖:《workman》ep.1
有時候也會有些危險發言,節目組會把它剪成彩蛋視頻。比如很多人都希望張teacher去愛寶樂園打工體驗,在他成功和負責人聯繫上之後卻被告知不如「最熱的那天「去體驗,整個人震驚到重複了一遍對方的回答,瞳孔地震真的讓人狂笑
圖:《workman》ep.9
路人可能比主持人還有趣
如果說張聖圭會說出這些話是因為他是個藝人,接受過相關的訓練,那有些路人的綜藝節目級的反應真實地震撼到我了,sense的水平真的好笑到讓人鼓掌
圖:《workman》ep.1
比如十幾歲的高中生面對夾在情侶中間的座位時,口出金句「單身是不在意這些的」。
圖:《workman》ep.1
正在理髮店裡燙頭的小哥也是兼職一族,但在張聖圭問到店的名字的時候卻因為「忘記了」而沉默了。
圖:《workman》ep.10
職員明明正在介紹Cass啤酒的最新宣傳口號,可是在張聖圭說「好難啊」的同時秒回應「我也覺得」,讓我一瞬間想起了一個曾經在肯德基打工可是卻叫我們不要去吃新品的朋友,真的笑到我頭暈哈哈哈哈。
圖:《workman》ep.11
缺點:視頻的剪輯節奏非常快,每個梗都是很快地就過去了,對於韓語不太好的寶寶來說可能要get到某些笑點會比較困難~
圖:豆瓣@《SJ returns 3》
更新時間:9月9日起每天更新三集
觀看渠道:B站、Vlive APP
豆瓣評分:第一季9.5,第二季9.0
節目亮點:十四年的羈絆積累下來的隊友情和綜藝功力
SJ成員們的綜藝功力相信已經不用我多說了吧?相信只要是關注韓國娛樂圈的寶寶都知道。作為一個SJ十年老粉,當然要來推薦一下同樣既真實又好笑的SJ團綜《SJ returns》啦~
看資深綜藝人們拋梗接梗,高手過招
作為南韓「有毒男團」的鼻祖,在紀實鏡頭前過於真實放鬆的結果就是會有些不適合出現在鏡頭前的「日常」舉動如常發生,比如在《SJ returns》第一季之後成為著名新梗的「拖鞋梗」,就因為成員藝聲分分鐘氣到脫下拖鞋來打人。
圖:《SJ returns》
說真的,這個打人疼不疼我不知道,這個姿勢和我用拖鞋打蟑螂的時候倒是蠻像的。
第三季團綜的內容又回歸到了記錄準備專輯回歸的日常,捉弄某個成員或工作人員也成了內容中的常態。比如在厲旭要求神童坐他旁邊的時候就「慘遭捉弄」,成員們都故意不坐他隔壁。如果不是成員們已經是知名老藝術家的話,估計明天就有新聞說男團成員不和了吧?
圖:《SJ returns 3》
或者是像銀赫東海這樣,在演唱會結束之後不僅向工作人員道謝、鞠躬,甚至連電線都親力親為地收走,看起來反而很像被工作人員欺壓,腳演技真的很惹人發笑。
圖:《SJ returns 3》
明明都服完兵役了,為什麼他們還這麼幼稚?
如果要評選韓國最幼稚的男團,SJ不敢說第一,前三是肯定沒問題的。作為一個忙內都已經達到了31歲「高齡」的大型男團,團綜里記錄下來的各種互動卻讓我深深地懷疑:這群男人平均年齡怕不是只有3歲吧?
圖:《SJ returns 2》
比如去台灣開巡迴演唱會的銀赫和東海,在後台的休閒遊戲是桌上拳擊台就算了,銀赫一拳打過去直接把遊戲機給弄壞了,搞破壞的能力和小孩子真的沒什麼差別
圖:《SJ returns 3》
而為了打出好成績,銀赫教給東海的方法是要充滿感情地打,於是你便看到了兩個34歲的男人對著一台桌上拳擊台念念叨叨的畫面。仔細想想,這和讀幼兒園的小朋友對著玩偶說「你要乖乖的哦」有什麼區別?
圖:《SJ returns 3》
全團年齡30+的男團幼稚到連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不得不說,這句吐槽也是我的心聲
圖:《SJ returns 3》
最真實的兄弟情,讓人忍不住又哭又笑
和Super TV不同,SJ returns一直都是SJ成員們自娛自樂的一個小團綜,自始至終出現在鏡頭前的都只有SJ成員。之前人數一直有欠缺,終於在今年5月圭賢結束兵役之後正式全員回歸了,老粉們應該都已經哭過了吧
圖:《SJ returns 3》
《SJ returns》主要還是以成員們之間真實的互動為主,所以有些煽情感動的畫面也是少不了的。雖然已經成團十四年,不過可能因為都是男生,平時更多的是和彼此插科打諢,那些情真意切的兄弟情部分反而顯得格外珍貴,作為老粉還是會有點想哭
圖:《SJ returns》
雖然兄弟情場面確實很感人,但是可能大家真的太親了、又不喜歡肉麻,所以「破壞感動」這樣的場面經常發生,讓人上一秒還在擦眼淚、下一秒就笑到冒鼻涕泡。建議不要和愛拍黑照的姐妹一起觀看,很容易留下黑歷史。
圖:《SJ returns》
缺點:出演者只有SJ,如果不是粉絲的話一開始看可能會分不清人、覺得有點無聊。不過相信我,兩集之內就能get到他們的笑點的!
圖:豆瓣@《閒著幹嘛呢?》
更新時間:每周日更新中字
觀看渠道:B站、韓劇TV
豆瓣評分:8.4
節目亮點:接力攝像機的新鮮拍攝形式,放鬆的嘉賓之間的互動
劉大神今年真是堪稱勞模,新老節目一個接一個,其中我最喜歡的新節目就是《閒著幹嘛呢》,不知不覺中一期就結束了,而且每次的預告都很有意思,等一周真的很難~
接力式的鋪墊,每一段都是新鮮的發展
《閒著幹嘛呢?》的模式有點像小時候和同學們玩過的故事接龍,每個人只負責自己的這一部分,最後會迎來一個怎樣的結果則是當下無法預知的。這種潛在的可能性為整個節目帶來了未知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觀看的樂趣。
圖:《閒著幹嘛呢》
比如最近正在進行的「劉爆裂鼓手」篇,劉在石最開始打的架子鼓的beat就被交給了兩位不同的製作人——李笛和柳熙烈,兩邊又靠自己的人脈去分別向不同的音樂人進行委託。比如柳熙烈這邊就把接力棒交給了李尚順,由他負責原聲吉他的演奏。
圖:《閒著幹嘛呢》
但李尚順拜託的下一位製作人是我萬萬沒想到的Gray。作為韓國顏值最高的嘻哈音樂公司AOMG的金牌製作人,Gray在去年就為Loco和華莎製作了大熱曲目《不要給》,加上他的超高顏值,一登場我就在螢幕前尖叫了~
圖:《閒著幹嘛呢》
老友相見,吐槽總是漫天飛
因為是一個接力製作音樂的過程,中間有很多時間大家都是在埋頭做音樂,沒有什麼太大的笑點。但是沒關係,場外在回看視頻的劉在石、柳熙烈和李笛之間的吐槽非常好笑,很像現實生活中湊在一起看照片或視頻的時候吐槽的好朋友。
圖:《閒著幹嘛呢》
比如在劉在石替Paul Kim把他和李笛的緣分故事全講了之後,李笛忍不住吐槽他」你倒是讓Paul Kim講句話呀!「
圖:《閒著幹嘛呢》
而在一開始柳熙烈遲到的時候,劉在石就直言不諱地說」睡懶覺了唄!懶惰啊!「雖然柳熙烈試圖狡辯,最後還是老老實實地道歉,遲到的理由果然是」睡懶覺了「
圖:《閒著幹嘛呢》
MBC神一般的剪輯能力
熟悉韓綜的寶寶大概都知道,MBC曾經的當家節目就是《我們結婚了》。節目雖然已經停播了,但MBC這顆」我結「的心還在蠢蠢欲動,比如最近的Paul Kim和Heize就被剪得粉紅氣息滿滿。
寫著寫著歌詞,兩個人就湊到了一起,Heize還要去看Paul Kim在手機上寫的歌詞,這個距離真的是太曖昧了哦~
圖:《閒著幹嘛呢》
創作上頗有默契的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讓這首歌不斷豐滿,配上《Way Back Into Love》的BGM,十足十的浪漫電影。
圖:《閒著幹嘛呢》
而與此同時,在他們身後的劉在石和製作人peakboy正在...合影
圖:《閒著幹嘛呢》
像這樣的神奇剪輯還是挺多的,可以給觀眾帶來很不一樣的觀看體驗,仿佛在看一個綜藝的同時又串戲到了其他節目裡,神奇的是卻毫無違和感,也難怪三位叔看著回放視頻也笑出一臉」姨母笑「了~
圖:《閒著幹嘛呢》
缺點:目前來說邀請的嘉賓平均知名度不高,對韓國綜藝、韓國音樂不是很熟悉的寶寶可能會有點陌生感,比較難投入~
以上這五部就是我超推薦的綜藝啦,相信應該有不少寶寶和我一樣也都在追著看吧?如果你有什麼自己超喜歡的綜藝也歡迎你來評論區給我安利喲~我們下次見!
編輯 丨Koala設計 丨框框
如對本文文字、圖片版權有疑問請聯繫
bianji@fenxing.com,我們會儘快處理,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