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
烏魯木齊市珊瑚色的天空
才開始漸深
傍晚,市民在烏魯木齊南湖市民廣場休閒娛樂(資料圖片)。新疆日報記者 謝龍 攝
告別白晝的燥熱
這座鑲嵌在祖國西陲的城市
逐漸亮起霓虹
似乎要趁著夏夜涼爽鉚足了勁綻放
遊客在烏魯木齊市五一星光夜市上品嘗美食(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街巷公園遊人如織
店鋪攤位攢聚人氣
……
燈火璀璨處
「夜經濟」方興未艾
位於城市中心的地標式景區
——烏魯木齊大巴扎
在流量比拼上當仁不讓
建築、樂器、手工藝品所展現的
新疆多元文化與絕妙風情
被網友們樂道為「詩和遠方」
在大巴扎景區,觀眾在觀看歌舞演出(7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這兩年
大巴扎延長經營時間
夜市開始在區域內規模成型
來自天山南北的
接地氣小吃紛紛「落座」
讓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深夜食堂」
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
浙江遊客高翔大咬一口手抓羊肉,就著鮮切洋蔥一併咀嚼,力求吃法地道。不遠處,他的妻子正用相機定格火爐前忙活的烤肉師傅,師傅一手抓肉串在火焰中快速翻轉,一手搓著辣椒麵、孜然粉均勻撒料,自信靈活的模樣引贊連連。
「夜市最具煙火氣,當地的風土人情一覽無餘,大伙兒融入其中,完全不會有距離感。」高翔告訴記者,本來計劃當晚開車趕赴下一站,閒逛到大巴扎後,便決定在烏魯木齊多留一晚,玩盡興再啟程。吃完飯後,他們還準備逛逛大巴扎里的文創店、樂器攤、哈薩克族刺繡鋪,「嘴巴滿足了,眼睛、耳朵也享享福。」
從事旅遊主播多年、在網絡社交平台小有名氣的張麗華,特地排了長隊買來風靡南疆喀什的「網紅」酸奶刨冰,一邊品嘗一邊併入正在跳舞的人群做起直播。手機那頭,近500名粉絲正與她實時共享夏夜盛宴。
「沒想到晚上大巴扎這麼熱鬧,人們更像是來參加一場歡樂嘉年華。」常年往來於國內各大熱門旅遊城市、景點的張麗華,對能在邊疆體驗到不輸一線城市的繁榮「夜經濟」感到興奮。
資料圖片
2019年上半年
新疆旅遊業呈現井噴式增長
累計接待遊客7589.35萬人次
同比增長46%
實現旅遊收入1152.06億元
同比增長47.96%
其中
首府烏魯木齊市
接待遊客3007.46萬人次
位列全疆第一
近年來,新疆穩定紅利持續釋放,各項旅遊政策悉心護航,大巴扎作為聞名遐邇的老牌景區,開始著眼人們樂享夜間購物、餐飲、休閒的需求點,把經濟消費向深夜延伸,塑造全新過硬的品牌形象:建築街道亮化整修;美食攤位選拔優勝劣汰;聚焦文旅融合,開闢文創產品、非遺項目街區;搭建「文化惠民」舞台,每隔一天就會有附近社區的群眾組織文藝節目亮相登台……
凌晨1點多,買買提圖爾蓀·吾吉熄滅了自家攤位前的灶火,擦洗著一口從父親手中接過的1958年制的銅蒸鍋,500多份面肺子(新疆一種傳統蒸煮小吃)賣個精光,當天的營業額突破萬元,「我們家賣了60多年的面肺子,過去覺得掙1萬元很遙遠,現在卻是每天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買買提圖爾蓀·吾吉笑著說,就像是大巴扎日均遊客量突破10萬人次,再正常不過了。
老手藝有了新平台,住在周邊的300多名居民,也因大巴扎有了不少致富新崗位。不少人在忙碌工作後,選擇於夜市結伴而坐,幾盤小菜一壺茶就是席,三言兩語的玩笑話便能舒緩一天的疲憊,他們成了「深夜食堂」的最後一撥客人。
夜越深,霓虹愈發美麗,點亮著一張張勞動者的笑臉。當然,還有邊城烏魯木齊饒有生機的「夜經濟」。
最後
跟著央視記者VLOG
再夜遊一圈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