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女人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時常焦慮不堪。
每天花費無數的時間與精力在這個小小人兒身上,但他/她真的知道我為他做的這一切嗎?
但凡孩子有些頑劣的,更是痛心疾首,我這麼愛你,你為什麼就不能好好聽話,也好好愛我呢?
有這麼一個讓人深思的社會實驗,讓孩子和媽媽相互打分。
在談論「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這個話題時,「不聽話」、「不懂事」、調皮」、「不好好吃飯」……這些字眼開始從幾位媽媽的嘴裡冒出。
在被問及滿分是10分,會給孩子打多少分時,媽媽們給出了8分、7分,低的還有5分,沒有一個說是10分。
而孩子對媽媽的評價呢?
「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 「媽媽的頭髮,很漂亮」 「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 「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
滿分10分,給媽媽的打分呢?
無一例外都是10分,更有孩子毫不吝嗇地打上1萬分。
所有的媽媽看到孩子打分的一瞬間,都哭了。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有限的,總是充滿著各種期待,更聰明一點,更懂事一點就好了。
而父母在孩子的眼裡,卻是百分百地完美,無可挑剔,無可代替。
國外有一個類似的小實驗,當父母被問及「如果給你一個與任何人共進晚餐的機會,你會選擇誰?」
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比爾蓋茨,賈斯丁比伯,瑪麗蓮夢露,曼德拉…等等。
但問到孩子們同樣的問題時,得到的答案卻很簡單又一致:爸爸,媽媽,家人,想全家一起。
大人的世界裡,除了愛孩子,還要把精力放在工作、興趣和交際上,而在小孩子的生活里,父母就是全世界,除了愛你,他們沒有更多的事情去做。
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勝過一切名人、英雄。他們對父母的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愛。
2
過年期間,陳可辛導演的《三分鐘》視頻火爆朋友圈。
在火車停下的間隙,一位列車乘務員媽媽和兒子只有短暫的三分鐘相聚時間。
所有人都在屏息,期待孩子會同媽媽說什麼。
然而,兒子卻含著淚花背起了乘法口訣:「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媽媽焦急地擁抱他,好不容易見上一面,背什麼乘法口訣啊?
孩子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在列車啟動的那一瞬間,孩子終於大聲地背出了「九九八十一」,喜悅的笑容掛在了臉龐。
原來,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媽媽曾告訴他,如果還是記不住乘法表,就不能去鎮上的小學,就更見不到媽媽了。
這話,孩子不僅記得,還當真了。
在孩子的眼裡,這是自己能與媽媽待在一起唯一可以做的努力。
孩子會在我們看不到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用盡一切努力來愛你。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他的全世界。
4歲,本該躲在父母懷裡撒嬌,無憂無慮,快樂玩耍的年紀,可有個男童卻早早承擔起照顧雙親的重擔。
男童叫小富,爸爸癱瘓,媽媽精神不正常,年幼的他,跟著二姑學做家務,學炒菜,照顧爸爸媽媽,用幼小的身軀撐起一個家,無怨無悔,甚至被打罵,也不離不棄。
一次,有人給小富帶來了牛奶,一貧如洗的家,牛奶對小富來說,可是奢侈品。
興高采烈地接過牛奶,把吸管插好,原以為他會一飲而盡,卻見他轉身將牛奶送給了瘋媽媽。
可瘋媽媽並沒有領情,將牛奶重重摔在地上,狠狠踩上幾腳,還將手裡的棍棒揮向了小富。
小富既不還手,也不逃跑,任憑媽媽的棍棒落在自己身上,忍不了痛的他,「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從來沒有感受過母愛溫暖的小富,早已習慣和媽媽最常見的互動方式:被打。
孩子的感情,是神聖而單純的,相信為人父母都能體會:無論父母怎麼打罵,無論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無論父母對自己多不滿意,他們對父母的愛,都不會折損一分一毫。
3
我女兒6歲,讀一年級,前段時間,學校有個紀念100歲的活動,上學的那天,所有的孩子要裝扮成老人的模樣來學校。
我一大早就跟女兒一起努力裝扮著,找出舊花紋的外套,把碎花圍巾包在頭上,女兒忽然問了一句,我要是這麼老了,那媽媽在哪裡呢?
我隨口說了聲,媽媽那時可能早就飛上天了吧。誰知女兒哇一聲大哭起來,並拚命地扯掉頭巾,一直哭喊著我不要這麼老,我不要媽媽離開我。
我驚呆了,趕緊一連聲地哄著女兒,不會不會的,媽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的,離你老的時候還有很多很多年呢。
哄了好久,她才不情不願地重新扮成老人的樣子,還一直嘀嘀咕咕地說我要跟媽媽永遠在一起。
我的心瞬間暖化了,在女兒的心裡,自己永遠都不會老,媽媽也永遠都不會離開,一想到媽媽有可能會離開自己,她一刻都不能接受。
前幾個月,無數媽媽被一個小男孩稚嫩的哭喊聲感動。
6月10日晚上9點多,合肥市某小區內,一位年輕的媽媽爬上33樓的樓頂準備跳樓自殺。
半小時後,人們找來了她年僅6歲的兒子來到現場。
在看到媽媽的一瞬間,小男孩就奔潰了,大哭起來,用稚嫩的聲音不斷哭喊著:
媽媽,快過來啊!我來扶你,來扶!媽媽,你對我那麼好,你不能走!
然後撕心裂肺地喊著:
加油,媽媽,加油!加油! 跨過來!
聽到這孩子不斷的哭喊聲,我瞬間淚流滿面。
在生離死別的一念間,小男孩的哭喊終於讓媽媽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她從欄杆外翻進來,接著就抱著孩子放聲大哭。
孩子是你的根,然而你卻是孩子唯一的天。如果你不在了,那就是天都塌了,所以,無論怎麼拚命,我都不要你離開我!
每一個孩子都是來拯救父母的天使,你很愛你的孩子,但是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他/她雖小, 但愛你, 可以用盡所有的氣力和智慧。
4
我們不是偶然才成了母子,我們經歷了生命的期待、世界的祝福,才有了這樣的親密關係。在我們的生命里,彼此無可取代!
《發現最棒的自己》系列繪本裡面講到一隻小熊,它被獵人擄走,關在籠子裡,受盡壞男孩的欺負卻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媽媽來救它,它看到獵人用獵槍對準了媽媽,在媽媽生死攸關的時刻,小熊的天性終於被喚醒,它一怒之下衝破籠子,奮不顧身地救了媽媽。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可能很多媽媽並不知道,在你用心愛孩子的時候,孩子卻是在用生命愛著你。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里唯一的觀眾,所以,只要你這個觀眾開心,他願意付出所有的努力,賣力演出。
父母子女情緣一場,真的是一場愛的修行。子女給我們的愛,是我們今生最大的禮物,保護好這份最珍貴最純真的愛,是為人父母最應該要做的事情。
作家媽媽劉瑜說:「我想,父母是要感謝孩子的,是孩子讓他們的虛空有所寄託,讓他們體驗到生命層層開放的神秘與欣喜,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到盡情地愛——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嗎?能夠放下所有戒備去信馬由韁地愛,那簡直是最大的自由。作為母親,我感謝你給我這種自由。」
感謝你做我的孩子,感謝你給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