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戶外運動品牌推薦,看有你認識的這幾個品牌嗎?

2020-10-02   買戶外

原標題:全球戶外運動品牌推薦,看有你認識的這幾個品牌嗎?

Outdoor Gear戶外裝備近年逐漸興盛,早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市場,幾乎人人都想參與其中。而 outdoor戶外品牌由於各國氣候、地貌、人文、及創始人理念的不同,各地也有其不同的風格及技術點,呈現出繽紛而有趣的各種風貌。本篇特以北美地區美國及加拿大的幾個outdoor戶外品牌為例進行分析。

【美加篇】

ARCTERYX

ARC'TERYX,中文名稱始祖鳥,1991 年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地下室中誕生,其產品多用於攀岩、徒步等活動。目前雖然有部分附屬產品的生產線移至了紐西蘭、越南和中國等地,但公司的總部、設計室、主要生產車間仍位在溫哥華。

ARC'TERYX 的名字和商標源自始祖鳥,圖案形象基於 1880 年前後於德國發現的化石標本(Berlin Specimen,HMN 1880),該標本是迄今最完整的始祖鳥化石。

該公司由 Dave Lane 和 Jeremy Guard 創建,原名為 Rock Solid,最早的產品是攀岩裝備。首創採用模擬人體輪廓的海綿、以及高溫熱壓合和快速冷卻工藝設計製作的 Vapor 攀岩安全帶,是該公司創立之初的明星產品,也是此後該公司最暢銷的產品之一。隔年,ARC'TERYX 推出同樣應用 Vapor 技術的 Bora 背包系列。1996 年,ARC'TERYX 獲得 WL Gore and Associates Gore-Tex 面料的使用授權,用於新服裝的生產。

ARC'TERYX 暢銷的服裝系列包括 Theta AR 和 Gamma MX 夾克。品牌設計曾獲 Backpacker、Outside、Climbing、Men's Journal、以及 Powder 等專業戶外雜誌獎項。但 ARC'TERYX 對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惜工本的追求,也讓它的售價不菲。

ARC'TERYX 一直以來被公認為 outdoor gear 中最頂級的品牌之一,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強調精密的人體工學設計,每一條線條都為功能而生;ARC'TERYX 的人體工學設計使衣服能隨身體一起運動。例如:袖子是向前身傾斜的 3D 立體設計,所以手臂能充分伸展和活動,不會造成對背部、肩膀或腰部的牽拉;膝蓋和臂部也同樣採用立體拼接剪裁,能使膝蓋全面彎曲而不提起褲腳或牽扯後腰部;帽型緊貼頭部且能和頭一起轉動,使視線時刻無阻。人體工學設計是 ARC'TERYX 最重要的設計細節,它的好處可能用肉眼看不到,但卻能大大的提高穿著的舒適感。

二則是在於他們對於製作工藝極其精細的追求:ARC'TERYX 外套上的每一道車縫工序都一絲不苟,非常堅固耐用的同時散發出精密工業的美感。

特別的是,ARC'TERYX 近來也推出 ARC'TERYX Veilance 精品副牌,讓戶外服飾向城市時尚進一步延伸,該系列使用戶外專業面料與扣具,在保有高度機能性和簡約裁剪的同時,也不忘現代的時尚風格,單品從襯衫、夾克、西裝、大衣、到背包都有。

Marmot

1971 年加州大學聖克魯斯的兩位學生 Eric Reynolds 和 Dave Huntley,來到阿拉斯加進行冰河研究。這個美好的經驗奠定了他倆日後成立 Marmot 公司的源頭。

在宿舍里 ,Reynolds 和 Huntley 嘗試製作各種用羽毛製品的樣品。就這樣,1974 年春天他們的努力獲得了成果,Marmot( 土撥鼠 ) 公司正式成立!

Marmot 擁有一套相當優越的研發系統。首先,Marmot 團隊會和野外探索和戶外冒險的先鋒們見面,聆聽他們的意見;然後將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加以核對、分析,找出問題,再經由不斷地研究及討論,擬定新設計方案來解決問題。接著,將設計概念實際製作成樣品,再進行一連串實境的嚴峻考驗。

Marmot 公司認為,唯有如此嚴謹的作業程序,才能讓每個人在戶外活動中更舒適、更安全、更獲得保障。Marmot總部設在美國加州。

在美國,它有 650家 Marmot 授權經銷商。零售點分布於全球 27 個國家。

尤其 Marmot 的 DriClime Windshirt 系列被登山愛好者戲稱為 " 神衣 ",是最適合在行進間穿著的衣物。因為它極其優異的融合了抗風、防潑水、透氣、保暖、輕薄等功能,雖然這些乍看之下是 outdoor gear 中常見的功能,但 Marmot DriClime Windshirt 系列最令人心悅誠服之處在於,能克服這些功能在技術上的矛盾,充分融合併發揮出最佳作用。該系列並曾獲得 2002 年 Backpacker 戶外用品雜誌年度金獎。

Marmot DriClime Windshirt 功能:

(1) 防潑水(防小雨);(2) 防風;(3) 透氣;(4) 可機洗 ( 使用中性洗劑 );

(5) 可壓縮至極小體積,非常好收納;(6) 重量僅 397g。

The North Face

1966 年,兩位熱愛登山的年輕登山家在美西舊金山北部的濱水區,懷著對登山的熱情創立了一家小型的登山用品專賣店 The North Face,1968 年起 The North Face 開始設計並生產屬於自己品牌的高功能專業登山服裝與器材,80 年代初期,The North Face 納入戶外極限運動的滑雪板服裝商品線。

The North Face 的名字緣起於北半球,由於山脊北壁的日照時間最短,也最寒冷、最多冰雪,對於登山者而言是最具危險與挑戰性的區域,需要較好的技巧與最佳的裝備來克服;許多登山家皆以攀登山峰的北壁作為他們挑戰的終極目標。作為美國高功能性戶外服裝、滑雪服、睡袋、背包與帳篷全系列商品的品牌,相比上面兩個品牌,The North Face的售價顯得較為便宜。

在此介紹 The North Face 近來積極推動的 Fuseform 防水革新技術。眾所周知,過去在設計透濕防水衣物時,往往會依據戶外各種不同天氣、不同地形的影響,以及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 概念 ( 例如常活動的關節處要用延展性高的材質、 腋下需要透氣、手肘與袖口需要耐磨 ),需要用到 1 種以上的布料來拼接組合成一件外套,才能達到各種的穿著需求。

但從防水的角度來看,一件外套上每多一道剪接線,就等於多了一個漏水的風險。不同布料的接縫車縫容易出現問題,貼條經過清洗也難免會脫落。Fuseform 技術可以將不一樣的布料編織成單一布料結構,讓不同材質的特性表現在同一塊布上。The North Face 表示,FuseForm 特別之處在於是採用編織技術將異種材質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傳統的車縫拼接方式,最大程度減少車縫以及壓膠融合。這種獨特的做法能大大提升整件外套的耐用度及防水度。

也就是說,以 FuseForm 編織技術製作的外套因為不像傳統需要多片組合,從而整件外套能減少後制的加工處理,也減少了許多原本車縫工藝會產生的縫線、縫份及貼條的重量,使外套不再笨重,變得更加輕盈。

The North Face Fuseform 可以將不一樣的布料編織成單一布料結構,減少接縫。

Columbia

1938年成立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公司 (Columbia Sportswear Company),從一間小小的雨帽公司一步一印記走向專業戶外科技公司,始終堅持著公司的初衷:提供客戶最需要的服飾和鞋帽,讓客戶時刻感受溫暖、乾爽、涼爽、防護。

Columbia 由一群熱愛戶外的人組成。2015 年秋冬,該公司於全球推出全新口號 「Tested Tough 品質千錘百鍊」,該公司表示,這不只是一個廣告標語,它更是 Columbia 創立至今對每位顧客的品牌承諾:保證產品在真實戶外環境進行的無數次測試,以確保產品品質以及專業等功能,讓消費者們可以更長時間的享受戶外活動的樂趣。

Turbodown 熱能反射羽絨創新技術

此外,Columbia 也是一家勇於創新的品牌,相對於其他 outdoor 品牌直接購買現成 Gore-tex 技術作為產品開發的手段,Columbia 始終不間斷地發展自己獨有的技術,並已經在各個領域取得技術專利。例如1986 年創新 Bugaboo 滑雪功能外套問市,第一年銷售即獲得 100 萬件的銷量奇蹟;2013 年 Omni-Freeze ZERO 專業降溫技術榮獲 2013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裝備獎;2014 年 Turbodown 熱能反射羽絨技術創新性的將 Omni-Heat 自體熱能科技布料與羽絨、化纖,依保暖程度與蓄熱功能的不同分層置放,以提高保暖控溫效果。

Omni-Freeze ZERO 酷涼冰鎮科技將親水性聚合物融入布料,形成均勻密布於衣料表面的中空圓形色點,讓人體熱氣與濕度( 汗水 ) 一經結合,感到瞬間的冰感效果。

Patagonia

成立於 1972 年的 Patagonia,以生產最高品質的攀岩、滑雪、衝浪、慢跑等非機械動力的戶外服裝及裝備為主產品。設計上強調精緻剪裁,每個產品都有獨特個性以及特殊細節。

Patagonia 一直是一個非常「有態度」的品牌,向來都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品牌對環境問題的關心。

在熱愛攀岩的創始人 Yvon Chounard 帶領下,Patagonia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就開始推廣環保觀念:他是首先掀起日後攀岩界使用岩楔風潮的創新者 ( 以避免岩釘拔出再敲入反覆摧殘岩壁 ),也是全球首家利用回收塑料瓶製造 fleece 刷毛服裝的品牌,在此之前,fleece 只能使用 virgin polyester 生產,而 virgin polyester 是石油的副產品。直到今天,刷毛系列依然是 Patagonia 熱賣的經典品項。

此外 Patagonia 於 1996 年開始就完全停用非有機棉,不計成本地一律採用有機棉的規定,還成功影響其他公司與棉花商的效仿與合作。

2001 年,Chounard 與 Craig Mathews 共同創立名為「1% for the Planet " ( 捐 1% 給地球 ) 的組織聯盟,將年營業額的 1% 捐給環保團體。

Patagonia 經久不衰的 Snape-T 刷毛系列,近年並推出進階版輕量 Snape-T。

品牌曾獨樹一幟的在堪稱「購物狂歡節」的黑色星期五高調以紐約時報頭版整版廣告發起「don't buy this Jacket」活動,直接挑戰人們

過度消費、瘋狂購物的觀念;更進一步推出「worn wear」概念,倡導消費者自行修補破損或髒污的衣物,還推出免費的全美巡迴修補車

服務。以種種積極行動與獨到視角帶領消費者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而說到明星產品,Patagonia R2 外套堪稱當代登山衣著的里程碑,它不只可在運動時作為外套單穿,也可以作為第二層保暖層。R2外套的布料組織因混合了不同長度的纖維,可達到最佳的保暖度與壓縮性,並能平衡運動時的透氣、保暖與濕氣調控。

R2 系列專為運動而設計,建議使用者挑選緊身的尺寸才能有最好的排汗與透氣性;而搭配防風外層時,皮毛狀的表面又能留住更多空氣達到最佳的隔絕寒冷效果;優異的壓縮性讓它即使穿在其他外套下,也不顯臃腫不方便。

R2 外套特點:(1) 輕量、高度延展性與壓縮性,並具備絕佳的透氣性。(2) 混合保暖長纖維以及細密短纖維,以增加保暖性同時減少厚重度。(3) 內外層不同編織結構,具有優良的吸濕快乾功能。(4) 使用 Polartec Power Dry 與 Thermal Pro 布料,可完全回收。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微信公眾號:maihuwaicom),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