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這姬情怎麼可以這麼美?

2019-12-31     Neets電影

說起近兩年的同性題材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座高山。


其地位雖不及李安的《斷背山》,但甜茶在影片最後那段無聲爆發的哭戲,必定觸到你內心深處的一些情愫,或為之心碎或憶起初戀。


今年的坎城,有一部法國導演席安瑪的新作,首映後好評如潮,一度頗有爭搶金棕櫚的勢頭,有些媒體人便玩笑似的把這部新作稱之為女版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的確,二者有相似處:它們用相似的哭戲收尾,留下後勁十足的結局,它們都是單純的愛情電影,用一種純粹打破了同志電影的分類藩籬,無時無刻不提醒著人們,愛情與性別無關。


出於私心,我覺得僅用女版的名義冠之顯然遮掩了新作的鋒芒,畢竟它對告別有著更為細膩而獨特的解讀——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故事發生於1760年,在法國西北角布列塔尼小鎮的一座海島上。


那個年代有種傳統,女性遠嫁前要給未來夫家寄一張肖像畫,倘若男方對畫像滿意,婚事方可繼續。



年輕的畫家瑪莉安受富家夫人的委託,要給富家小姐艾洛伊茲繪製肖像畫,為遠在米蘭的婚約作準備。


富家小姐艾洛伊茲近來剛從修道院被叫回到家中,她未曾有過戀愛,且涉世未深,但她卻執拗地排斥這場包辦婚姻,排斥畫家們為她作畫像。


艾洛伊茲的憤怒與抵制並非毫無緣由,一方面,她對遙遠的未婚夫一無所知,另一方面,她始終對自己姐姐的跳崖自殺釋懷,這樁婚事本是她姐姐的婚約。


富家夫人自然暗地裡都給瑪莉安交代了,名義上她是來陪艾洛伊茲散步的玩伴,其實是借著一同出遊的機會暗中觀察,待夜深人靜時,再憑著記憶縱情下筆。



不得不說,偷畫肖像畫這一著很是微妙。妙在畫師要細緻入微地觀察,不得錯過對方的一顰一笑,不能記錯瞳孔或皮膚任一處的顏色,時而會盯著手指,時而要看耳蝸。



這些細節是畫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同樣也是艾洛伊茲揮發魅力的地方,瑪莉安日思夜想這些點點滴滴,怎會不動心。


而當艾洛伊茲被女伴凝視觀察時,不明心意的前提下,必定會刻意躲閃眼神接觸,但躲著躲著,心跳加速便有了暗生情愫的錯覺。



她試圖用曖昧的言語去探測對方的心意,無法克制自己去製造些若有若無的肢體接觸。



畫與被畫成了月老的一條紅繩,短短几日的接觸里,兩人越發能感應到對方的心意。即便這是個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兩人萌發的曖昧情愫並未被遏止,而是如同柴火,越燒越猛烈。


伴隨著大婚之日的將近,瑪莉安當如約交上畫作。此時聯想到片名,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不是倏地恍然大悟,瑪莉安為了抗爭,燒掉了原本作好的畫?



故事這麼寫,就有些落俗了。


片名其實是「燃燒女子(Lady on fire)」的肖像,指向的是電影中段一幕觸動人心的「燃燒」戲。在夜色里,一群女人圍著篝火歌唱,瑪莉安和艾洛伊茲遠遠對視著。


迷醉的眼神慢慢發熱,漸漸生出火來,艾洛伊茲心底的情慾隨著火焰燒著了,這場真情流露的對視讓她忘卻了身邊的一切。


她忘了身份,忘了婚禮,甚至,當她的裙擺被火焰點燃,她都渾然不覺。



這一段「定情戲」堪稱是全片的一處高潮,不過導演並未將這部電影的愛意集中在此處,而是遍布在整部影片里。


在定情戲的前一幕,也是很重要的一段。艾洛伊茲、瑪莉安還有女僕,三人一起討論希臘神話「俄耳甫斯冥府尋妻」的故事。


俄耳甫斯的婚禮上,妻子歐律狄刻被毒蛇奪去性命。俄耳甫斯心痛欲絕,隻身去冥國尋妻。冥王被他的深情和歌聲打動,決定歸還他的妻子,不過條件是,在走出冥界前,俄耳甫斯不能回頭,否則妻子將永遠地留在冥界。



俄耳甫斯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忍了一路,即便聽不到妻子的腳步聲,他也始終沒有回頭。但偏偏在跨出冥界的最後一刻,他轉身回望了一眼,此舉讓妻子如影子般墮入黑暗。


這是電影關乎告別的一處互文,也是對瑪莉安和艾洛伊茲的愛情做註解。他們並未做愛人之選,而是選擇做詩人,將美好鐫刻在記憶里。



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也在肖像畫完成的那天分別了,瑪莉安一路跑向台階,走過暗處的走廊,在即將出門的時刻,她決絕地回望,看見穿著一身嫁衣的艾洛伊茲,自此告別。



電影的結束,定格在多年後的一次相逢。維瓦爾第《四季》旋律里,瑪莉安遠遠地凝視著艾洛伊茲,鏡頭久久地停留在哈內爾的側臉上,一如甜茶在壁爐暗自啜泣。


哈內爾是導演席安瑪的前女友,她曾在凱撒獎的頒獎舞台上大膽出櫃,並向席安瑪示愛。而這一次,換席安瑪用一個苦樂參半的愛情故事回應了這份已經過時的告白。



席安瑪導演的這部《燃燒女子的肖像》算是一部以女性電影人為絕對主導權的作品,她以一個小格局的視角展開,描繪了一段女性間的愛情和友情,無比細膩傾訴著這種美好。



而這場故事裡,男性角色在電影里近乎集體缺席,僅是在上天施加著父權的枷鎖。


除了美,大腦一片空白的我也找不到別的形容詞了。真的是一部很美的電影,電影的每一幀有如油畫,其中的感情克制又寫意,像油畫上的紋理,雜亂無章卻又妙不可言。


面對錯過的感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里的少年是夢一場,而後生一場難以療愈的大病,《燃燒女子的肖像》也像是一段夢,只是她告訴你,能做一場如此可愛的夢,足夠應付往後黯淡的一切,此生足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jFlXW8BMH2_cNUg18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