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袋料香菇種植2300萬袋;煙葉種植4000畝;黃花菜種植1700畝,連翹種植14350畝……
這組數據出自盧氏縣官坡鎮2018年年終總結。近年來,該鎮以「產業化富民」為總體發展思路,引導老百姓積極參與,做強做大多種增收致富產業。如今,年年刷新的產業發展數據,正強有力地托起轄區兩萬多老百姓的致富夢。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郭帥 彎繼偉 通訊員 崔勇 袁文禎/文 記者 李書寶 通訊員 劉冰毅/圖
圍繞田園搞產業,讓老百姓干「老本行」增收
6月初,記者走進豫西大山深處的盧氏縣官坡鎮。當天上午,在該鎮溝口村的黃花菜種植基地,袁樹恩正蹲著仔細觀察黃花菜長勢。當時正值黃花菜抽薹期,「菜苗要水肥充足、注意病蟲害。」身為鎮里黃花菜種植技術員的他,不敢怠慢。
去年,官坡鎮從陝西大荔縣引進黃花菜種植技術,採取與社會公司訂單式合作方式,招商引資1800萬元在溝口村打造百畝黃花菜現代綜合農業示範基地,由投資公司提供種苗以及成品回收,當年就帶動全鎮種植面積達1700畝。
「一畝地的種植成本大概是900元,黃花菜前兩年是生長期,產量低一些,每畝收益大概是兩千元,三年後能達到五六千,貧困戶種植,鎮里一畝地還補助600元。」農民出身的袁樹恩把地里的「帳兒」算得清清楚楚。去年,溝口村貧困戶賈連星種了1.7畝,當年凈收入1600餘元。
官坡鎮人大主席馮海鵬介紹,黃花菜種植投入小,生長周期短,管理簡單,一次買苗種上,種苗會不斷分殖,長期受益。正是具備這些優點,黃花菜種植才被該鎮列入「兩新」重點產業名錄。
官坡鎮的另一個「新」產業是香菇種植。官坡鎮香菇種植由來已久,被稱為新產業的其實是香菇種植產業升級。
引進推廣「新」產業,不忘提質「老」產業
馮海鵬坦言,引進黃花菜種植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黃花菜的採摘期,正好是香菇種植農閒期」。
從其話語中,不難體會香菇種植在官坡鎮產業發展中的「地位」。這一點,在袁樹恩的脫貧致富經歷中體現明顯。
袁樹恩家住該鎮蔡家溝村,早些年由於缺技術和致富門路,加上上有年老體弱父母,下有兩個上學孩子,成了貧困戶。後來,在鎮里扶貧惠民產業政策的扶持下,通過香菇種植增收脫了貧。
近兩年,官坡鎮力推香菇種植產業升級,引進社會企業投資建設高標準溫控種植大棚,統一提供菌棒、回收成品,然後承包給農戶,瞅准這一時機的袁樹恩果斷承包了10個大棚。
「農戶自家蓋的棚子都是小投入的簡易棚,香菇一年最多種一季收四茬,標準大棚乾得好,一年能種兩到三季,產量增加可觀。」馮海鵬介紹,標準化大棚種植香菇,在提升香菇成品質量和產量上效果明顯。
「我算過了,就按一個大棚能種香菇8000袋算,一年下來,一個棚凈收入是8000多,我包了10個棚,一年下來,差不多能掙快10萬。」袁樹恩又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
目前,官坡鎮袋料香菇的種植規模達到2300萬袋,幾乎家家種香菇,鎮區東南的廟台村是全鎮的食用菌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額都在1億元以上。
馮海鵬介紹,按照規劃,官坡鎮將建設標準大棚170個,已經建成27個,全部建成後,將有力帶動香菇種植產業升級。
豐富產業「套餐」,助推脫貧攻堅促發展
近年來,官坡鎮在鞏固食用菌和煙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扶貧推廣核桃、連翹、黃花菜種植,定下「千萬工程」,即完成7000畝核桃、5000畝黃花菜、2萬畝連翹的種植目標,不斷豐富產業結構,為群眾增收脫貧持續發力。
據了解,目前該鎮已完成核桃種植6800畝,其中,打造300畝核桃示範園1個,200畝核桃示範園兩個,100畝核桃示範園1個;完成黃花菜種植1700畝、連翹種植14350畝,其中,在蘭西村依託盧氏縣筆架山莊生態經濟連翹專業合作社打造連翹扶貧產業基地1000畝,在蘭東村依託桐航中藥材合作社打造連翹扶貧產業基地800畝。
同時,官坡鎮還因地制宜、著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依託山海食經電子商務中心在廟台村打造野生獼猴桃基地200畝,在育新、碾道兩村採取「黨支部 合作社 貧困戶」方式養殖火雞2萬隻,為新型產業的發展打開新局面。這些特色產業已幾乎覆蓋鎮里所有貧困戶,築牢了群眾脫貧致富基礎。
馮海鵬介紹,除產業帶動外,官坡鎮還通過實施教育補助、易地搬遷、轉移就業、金融幫扶、光伏發電等舉措,助推脫貧攻堅深入推進。
去年,官坡鎮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實現817戶3177人穩定脫貧,4個省定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圓滿完成脫貧任務。
漸漸明晰的「一鎮三集」發展藍圖
在完成種植、養殖領域多個產業的發展探索後,官坡鎮開始通盤考慮自身資源,整體謀劃鎮域發展新格局。很快,一張依託廟台、官坡、蘭草三村現有資源優勢,打造「一鎮三集」的生態宜居紅色小鎮的發展藍圖,漸漸明晰開來。
馮海鵬介紹,按照規劃設計,官坡鎮將分別以廟台村、官坡村、蘭草村三個村為中心形成商貿中心,重點打造官坡村生態宜居小鎮、蘭草村紅色小鎮、廟台村商貿流通小鎮。
廟台村作為全鎮的食用菌交易市場,每年都會迎來福建、浙江、廣東等多地的客商,村裡街道上,食用菌收購店面一家挨一家,為此,鎮里依託村裡的現有農產品冷儲、運輸、銷售等優勢條件,規劃建設大型冷庫、停車場、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將其打造成豫西商貿流通、農貿集散中心「重鎮」。
蘭草村則依託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提升修繕軍部,還原官坡蘭草小街、古鎮,圍繞紅色文化幹部教育學院、鐵素關戰役現場還原、紅軍廣場等紅色旅遊項目建設,以及遊客服務中心、鳳凰山莊農家樂、快捷酒店現場等配套項目建設,打造集紅色教育、文藝演出、特色飲食、農家樂、休閒觀光等於一體的鏈式發展模式,帶動全鎮鄉村旅遊產業發展。
如今,隨著一項項工程的穩步實施,鎮區各項條件在不斷提升,一張豫西山區特色小鎮發展的秀美畫卷,正在官坡鎮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