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臨城4月28日電 (記者張惠寧 通訊員吉洋洋)海南日報記者4月28日從臨高縣相關部門獲悉,該縣計劃以「種植專業合作社+」模式5年內推廣種植10萬畝鳳梨,盤活閒置低效土地,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助力產業結構調整,同時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和參與度,幫助群眾持續增收。
據了解,「種植專業合作社+」模式通過合作社加龍頭企業、集體經濟、基地、農戶(貧困戶)、金融企業等五大主體,助推熱帶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4月26日,作為該縣首批熱帶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新盈倉米熱帶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新盈文南熱帶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
目前,臨高「種植專業合作社+」模式主打鳳梨產業項目,採取「三三三合作模式」,即三緯度主體:「合作社+龍頭企業+貧困戶」;三保障運營:「保價+保底+保險」以及扶貧基地、扶貧工場、扶貧學校三位一體同步共振。在入股比例上,集體經濟產業資金占總投資的40%,龍頭企業投資20%,農戶(貧困戶)投入40%,農戶以自籌資金入股或不足部分可向銀行貸款,由政府貼息支持;保險公司提供保價保險進行風險兜底。
「鳳梨不怕颱風,適合臨高發展,目前臨高只有1萬多畝鳳梨,依託龍頭企業的品牌優勢,臨高在繼續做大冬季瓜菜產業同時,決定大力發展鳳梨、蜜柚、蓮霧等優勢產業,以消減30多萬畝的殘次林和甘蔗,富民強農業。」臨高縣委副書記、縣長曹文表示。
臨高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通過「合作社+」模式來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農民可以參與經營管理,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催發其內在發展動力。
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金鑽鳳梨生產基地。目前,該公司已與臨高縣皇桐、臨城、和舍、調樓、東英、新盈6個鄉鎮簽訂了鳳梨合作協議,每個鎮種1000畝,今年先發展6000畝鳳梨基地。
海南天地人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金鑽鳳梨已獲得國內果品市場的認可,銷路前景很好。臨高縣政府提出的「合作社+」模式可行性很高,這種模式通過「退蔗還果、退桉還果」,將更多的閒置土地和低效土地充分利用起來。該公司將發揮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的優勢,共享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對合作土地集中進行科學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在全縣範圍內,擴大產業合作,促進貧困群眾增收。
原標題:臨高通過「合作社+」模式助推熱帶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騰籠換鳥,讓閒置土地「活」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aKMw3EBfGB4SiUw_g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