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還是不去?幼兒園開學在即,海口家長卻因為這件事「炸」開了鍋!

2020-05-11     海口網

原標題:去還是不去?幼兒園開學在即,海口家長卻因為這件事「炸」開了鍋!

5月9日,海口市教育局印發通知,明確海口市鄉鎮幼兒園小中大班各年級5月13日開學;城區幼兒園大班5月18日開學;城區幼兒園中班、小班5月25日開學。

消息一經放出

海口家長們瞬間「炸」了

開學不久後又將迎來暑假

究竟要不要將孩子送去幼兒園?

對此,家長們看法不一

去:大環境相對安全

家長已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

目前海口疫情防控形勢良好,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正常。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應早日恢復正常。

家住美蘭區玉和花園的吳女士表示,突如其來的開學消息讓她感到開心,「孩子在家裡很無聊,不是玩手機就是看動畫片。如果能去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學點東西,另一方面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總比一直待家裡好。」吳女士認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儘早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資料圖。

市民符女士也初步決定會送女兒返園。據了解,符女士的女兒在美蘭區一所公立幼兒園就讀,孩子所在的班級中,有近七成的家長都決定開學後讓孩子返園。符女士說道:「近期疫情防控的大環境相對安全,而且現在距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我還是比較放心的。退一萬步說,這期間出現較大波動的話也可以再考慮。」

符女士坦言,其實女兒去幼兒園會更讓她擔心,因為女兒的抵抗力較差,時常因生病請假。「這次決定送孩子去幼兒園,作了很大的心理鬥爭,園方收集學生入園意向的時候,我幾乎是最後時刻才把名字報上去的。」

家中,十分鬧騰

有時讓符女士感到崩潰

「有一次,女兒可能太想出去玩了,就趴在窗戶往外看。因未關紗窗,晚上家裡進了許多蚊子,我整晚幾乎是在打蚊子當中度過的。 孩子醒後,自己拿板凳把放在高處的魚肝油吃了半瓶,太嚇人了!」提起這段經歷,符女士仍心有餘悸。孩子去上幼兒園,學習、玩耍兩不誤,這讓不少家長欣然規往送孩子入園。

不去:小朋友的自制力不佳

家長暗打「退堂鼓」

「小神獸」居家時間過長,給家長帶來些許煩惱,比如作息時間不規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較長等,按理說開學消息放出後,家長們的心情會放鬆許多,但小朋友自制力不好,較難管控,加之近期天氣炎熱,園區孩子聚集存在潛在安全隱患……種種因素,讓不少家長暗打「退堂鼓」,決定本學期暫時不將孩子送去幼兒園。

市民林女士的孩子就讀於龍華區的一家私立幼兒園。在綜合考慮後,林女士決定先暫緩孩子入學的腳步。她認為,小朋友上課時圍坐在一起,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讓他們一直戴著口罩的可能性也不大。其次,老師很難督促到每一位小朋友飯前、便後認真洗手。此外,近期天氣較為炎熱,幼兒園戶外活動時間可能會有所減少,室內活動時間增多,隨之而來的風險也會增強。

林女士與班裡其他家長交流時,發現超五成的家長不準備在本學期送孩子入園。「班級學生變少,那就可能存在開學後『拼班』的情況,小孩子需要重新適應環境,這並不是很好。」林女士說道。

資料圖。

市民高先生的孩子在瓊山區一家私立幼兒園就讀。接到幼兒園開學信息後的他也決定暫不「放馬歸山」。「在幼兒園裡, 小孩子吃飯睡覺距離較近,接觸較為密切,而且小孩子的自律性較差,我不放心!」

有部分家長選擇不送孩子去幼兒園,是考慮到學費的因素。高先生認為,現在仍不清楚本學期園區學費如何計算,有關學費的問題,家園雙方會各執一詞。綜合考慮後,高先生選擇本學期不送孩子去幼兒園,想省去計算學費的麻煩,並希望本學期學費能直接順延至下學期。

高先生表示,希望政府部門就疫情期間的幼兒園學費問題,出台一個較為合理的實施意見或者指導意見,如此一來,家長和園方都可以按規定辦事。

可去可不去:家長綜合考慮孩子

是否有再上幼兒園的必要

對於即將入園或者畢業的幼兒,部分家長持觀望的態度,孩子可以去幼兒園,也可以不去。

家住海甸島的陳女士表示, 需要提前考察幼兒園的防疫措施,才會考慮是否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同時她也不確定是否還有再上幼兒園的必要,「我的小孩是大班生,預計9月份就上小學了,幼兒園最多上到7月份,還不如去外面的培訓機構上那種為小學提前做準備的培訓班。」

11日,海口網記者在龍華區南沙路見到一邊做生意一邊照顧孩子的市民符曉(化名),她原本計劃在年後就送女兒入園,但計劃因疫情暴發耽擱了。此時聽到幼兒園開園的消息,符曉陷入了糾結,女兒快4歲了, 再晚些入園的話,她擔心女兒跟不上同齡孩子。但開學後很快就要放暑假,她擔心內向的女兒適應不了新環境。生意比較忙,女兒不入園又沒人帶。糾結的符曉決定觀望一下再做最後的決定。

家有上幼兒園孩子的爸媽們

你們會讓孩子入園嗎?

來源:海口網、海口教育融媒

記者:伍鳳妹、陳亮嘉

編輯:楊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Ty5CnIBiuFnsJQVVeh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