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0平米的房子更受購房者青睞?懂行人解密內幕,你知道嗎?
多大的房子最好賣?很多人都認為是一室一廳的房子,理由是面積小、總價低、買賣靈活,無論自住還是投資皆可。但購房經驗比較豐富的人會發現,房地產商開發建設的很多樓盤項目中,一室一廳的戶型占比非常低,甚至沒有;而面積大的戶型占比也不高,比如四室兩廳及以上戶型的只占整個小區裡面的五分之一或更低,更多的是90平米的小三房,這個面積段的房型也是最熱銷的。為什麼90平米的房子更受購房者的青睞?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懂行人解密內幕。
一.90平米的房子符合廣大普通家庭的基本需求
理由1:家庭成員結構使然
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一個家庭普遍養育一個孩子,典型的三口之家,但在城市中生活,夫妻兩人都需要工作養家,這樣一來孩子就需要有人照看,而已經到了退休年紀的爺爺、奶奶正好承擔此任務。這麼盤算下來,至少需要三室的房子才能滿足需求,爺爺、奶奶住一間、夫妻兩人住一間、剩下的一間就是兒童房,這屬於最低標配。
此外,三室的房子最容易靈活使用。如果說三口之家未來在增添二胎,三個房間在短期內還能勉強夠用,兒童房裝一個雙層床就能解決問題;如果爺爺、奶奶不跟著一起住,那就夫妻兩人住一間,兩個孩子住一間,單獨一間還可以作為書房。等到兩個孩子長大一些,直接分開來住,書房正好派上用場。
理由2:90平米的小三房是最低面積標準
普通人買商品房毫無疑問都是首選高層住宅,但這種主流類型的房子得房率限制在70%-80%以下,因為要扣除過道、電梯、設備室等公攤面積,所以90平米的房子買到手的實際面積也只有60-75平米之間,可謂是小到極限。
二.購房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購房者的需求
理由1:房價太高
誰都想住大房子,買大別墅,但也僅限於想想,看看自己可憐的工資,再看看遙不可及的房價,買一套勉強夠住的小三房都得踮起腳尖,按揭貸款30年。白日夢就不要做了,還是趕緊搬磚,早點把眼前的購房負債給解決了吧。
理由2:90平米是房產契稅徵收分割點
根據最新購房契稅徵收標準規定,一二線城市首套住房90平米以下的稅率為1%,90平米以上的稅率為1.5%;二套房90平米以下的稅率為1%,90平米以上的稅率最高達到3%。假設購買一套300萬元的房子,首套90平米以下契稅就是3萬元,首套90平米以上契稅就是4.5萬元;如果購買二套90平米以上契稅就高達9萬元。
高房價和高稅費加在一起,購房成本驟然上漲,這肯定不是剛需購房者想要的,首次買房肯定是怎麼划算怎麼來,以高性價為最佳。因此,90平米的以內的三房就是最好的選擇。並且,市場中的購房主力軍仍然還是剛需人群,開發商為了最大程度的收割,肯定還是以開發建設90平米的小三房戶型為主打產品。
三.90平米的三房屬於緊俏房型,投資回報率更高
理由1:既能夠滿足一家人的居住功能性,還能夠把購房成本降到最低,減輕購房壓力,90平米的房子無論是後期轉賣還是出租都會很靈活。
如果房子太小,比如一室一廳和兩室一廳可能出租很容易,但是出售就比較困難,因為面積越小的房子總價越高,所有繳納的稅費都一樣不少,同等情況下人們還是更加傾向於直接買個小三房。如果面積太大,比如120平米以上的四室兩廳或以上,出租和出售就都很困難,因為太大的房子租金也高,總價更高,這種成本高普通租房者不考慮,剛需購房者買不起,最終只能空置著,相比之下固然是小三房投資回報率更高。
筆者認為,購房者更加青睞於多大的房子,是結合需求、成本、實用性等多方面來考慮的。就好比20年前房改初期,開發商都開發建設只有樓梯、且面積大的多層住宅,當時社會背景下很好賣,現如今已經淪為無人問津「老破大」,相反有電梯、面積在90平米的高層住宅成為時下主流房產。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Rs39HQBd8y1i3sJDN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