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你2》排名發布,再現搖號排名,選手出道靠熱度還是靠實力?

2020-04-12     人間迷惑行為

4月11日,《青春有你2》終於發布了第一期排名,近一半的選手被淘汰。


所有選手中熱度最高,靠「哇哦~」和「小作精」出圈的虞書欣,不出意料的獲得了第一名。



除了話題人物,前九名還有一些實力不錯,粉絲投票氪金能力很強的。


比如第二名許佳琪。


許佳琪來自SNH48這個組合,這次除了她,還有幾位選手也來自這個組合。不過排名都沒有她高,集中出現在25-40名之間。



SNH48這個組合的粉絲有一個特點:能氪金。


因為SNH48組合內每年都會進行人氣總決選,排名方式就是粉絲花錢投票。所以這個組合的粉絲在投票這件事上都身經百戰,按理說不會排名都這麼低。



尤其是在2019年拿下組合內人氣第二的選手莫寒,她的後援會在節目播出前公布的票數,和節目中公布的票數相差1000多萬。



節目播出後不少粉絲難以相信這個結果,質疑節目組和平台惡意壓票。



畢竟路人看選秀綜藝只是打發時間,但對於真情實感的粉絲來說,為了愛豆能獲得好成績,在比賽期間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不僅要熬夜打榜投票,還要砸錢氪金,莫寒的後援會和粉絲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投出了1400多萬票,花費高達十多萬。



花這麼多錢用來投票看似難以理解,但十幾萬人民幣的投入在現在的各種偶像選秀中只是九牛一毛。


雖然偶像團體選秀在經歷了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之後,「優質韭菜」已經被收割的差不多了,節目的熱度一屆不如一屆,但這兩年各大平台還是熱衷於舉辦男團女團選秀,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就來自龐大的粉絲經濟。



粉絲在選秀節目裡花錢一般分三個階段。


首先是貫穿節目全程的打榜投票。


選手參加節目就是為了出道,想要出道就需要粉絲投票,票則要花錢購買會員或者指定商品。歷屆團體選秀出道第一名的粉絲氪金均超過百萬。



除了決定能不能出道的榜單,粉絲還要投各種人氣榜單、助力榜單、資源榜單,這些有的要花錢,有的要沒日沒夜的刷數據。



第二就是花式應援了。


比賽進行到中後期,一般各家粉絲群體都固定了,後援會也比較成熟了,這個時候就開始組織線下應援。


輕則發放小周邊、承包大屏。



重則店鋪包場、用直升飛機跑車拉橫幅。



如果有粉絲見面會和現場直播,還要準備上萬塊的花牆,為工作人員準備小禮物等等,絲毫不比投票花的錢少。



第三點就是購買代言和雜誌了。


比賽結束,送愛豆出道就不用花錢了嗎?


不,真正的無底洞從出道才開始。


代言了產品要去沖銷量,不管這個產品自己需不需要。


拍了雜誌要幾十本幾十本的買,雖然買回來幾乎不看。


愛豆去機場要接送機,參加的所有活動都要做線下應援。



而且這些參加比賽的小愛豆並不火,粉絲也根本比不上當紅的流量明星,那麼這些錢從何而來?


粉絲集資。


也就是粉絲自發的把錢打給後援會,讓後援會統一安排。


這其中又分為單項集資、日常集資、限時集資,甚至還有集資battle(兩家集資比賽,看誰集的錢多)。


有不到1天集資100萬的,也有1個人就打了10萬的。



總之,在秀圈,粉絲花錢不是萬能的,但不花錢是萬萬不能的。


事實上現在的選秀一個比一個糊,即使出道了也不一定會火,而且出道也不一定是實力強的,或者是粉絲多的,節目組天選之人比比皆是,為什麼粉絲還這麼願意花錢去做一些看起來沒什麼用的事情。


流量愛豆的粉絲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只要我花的錢多,就能讓更多人和資源看到我愛豆,沒花錢就會被人嘲掉資源,還會有所謂的「哥哥只剩我們了」「給他排面」「成為他的底氣」。



粉絲群體能花錢的確是藝人實力的一種體現,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粉圈內自嗨。


真正能讓藝人出圈的還是藝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實力。


就比如這兩年的易烊千璽,以前提起他只能想到流量、偶像、粉絲多,他真的有什麼作品誰都不知道,只知道有這麼個頂流藝人。



但是易烊千璽連著拍了《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的你》兩部佳作之後,雙提金馬獎,直接「飛升」了,19歲十刊就拿了滿貫,這兩天還代言了某高端汽車,最重要的是有作品加持,路人緣都變好了。


現在提起易烊千璽大部分人會覺得是個有實力,挺沉穩的國民偶像。



如果「哥哥真的只剩實力了」,自然就有排面了。


其實現在早已經不是靠實力才能吸粉的時代了。


能靠實力之外的東西就讓粉絲願意為花錢,也算是藝人的能力之一。


但是對於並不經常關注追星、飯圈的人來說,這種能力相當於沒有能力,就是「美麗廢物」。


粉絲認為花錢就能「成為他的底氣」的想法,很大程度是在自我感動。


畢竟,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在天選之人面前,花多少錢都沒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K3Pe3EBrZ4kL1Vi5e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