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了!這幾位菜農發明的鋪膜工具太實用了!一人一天可鋪4畝地

2020-03-03   農作物農技110

最近是蔬菜集中定植的時期,目前溫度還比較低,不少菜農會通過覆蓋農膜來提高溫度。小蔬整理了幾位菜農朋友鋪膜的新設備,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


1


在2019的農忙季,發現了這樣一位民間高手,他經過幾年的不斷研究和改進,發明了一款不用電的覆膜機,一個人一天可以完成四畝地的薄膜覆蓋,工作效率遠超三個人同時勞作,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項發明來自已經45歲的闞家良,他是土生土長的宣威倘塘鎮人,在家務農多年。他說,每年開春全家人都要忙上幾天鋪地膜,春天風大,給鋪地膜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於是他提出要做一個簡單的地膜機,這個想法得到了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


四年前,闞家良便開始著手製作,只有小學文化的他,要製作這樣一台地膜機確實不容易,不懂的就問,兄弟姐妹聚一塊兒出主意,找材料,就這樣,三年過去了,闞家良先後製作了4台地膜機,機器笨重了,就重新改設計,使用不夠方便,再重頭來,一次次的實驗和失敗,闞家良是越做越來勁兒。


2018年底,他做的第五台樣品機終於成功了,13公斤的地膜機,一個人就能輕鬆操作,有了這台地膜機,1畝地1個人半天時間就能完成。


到2019年,闞家良的覆膜機用起來已經非常順手,只用了2天半時間,就完成了10畝地的鋪地膜工作。機器不重,老少皆宜,不僅可以調節鏟土的深淺,還可以根據不同薄膜的長短來調節兩個鐵鏟的間距,覆膜機甚至配上了輪子,操作熟練了可以實現「拉起就跑,跑完一畝蓋完一畝」。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不可小覷的,闞家良安裝在覆膜機上的一對輪子,來自一輛廢舊兒童自行車,輪子是材質較輕的塑料,不會壓壞薄膜。


闞家良正在使用

自己發明的覆膜機



農村絕大多數耕地都還停留在靠牛馬犁地,靠人力挖坑填土的階段,這樣一款「春耕神器」,非常適合在農村地區廣泛推廣,如果能夠得到推廣,這對廣大農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2


來自河南濮陽的菜農胡師傅,用他自製的工具,一個人就能完成兩個棚覆膜的工作,節省人工,速度也不慢,一個多小時就完工了。


一起來看看胡師傅的「鋪膜神器」



胡師傅介紹說,他算是半個焊工,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焊接的。這個小工具是如何操作的呢?方法非常簡單


把這個「鋪膜神器」固定在大棚的一端,再把買好的農膜套進去,一個人再朝著另一端拉農膜,農膜就覆蓋在已經弄好的鐵絲上,這樣小拱棚就做好了。胡師傅說,後期等溫度足夠高了,直接在膜上戳洞,把絲瓜苗掏出來就可以了。胡師傅還說,「這神器剛被鄰居借走了,周圍二十幾個棚都用這個蓋膜。」看來這個自製的工具很受歡迎啊!不得不給胡師傅點個贊呢!


3


還有一位河南駐馬店的周師傅,他從網上買了專門的手拉式小型地膜覆蓋機,從去年就開始使用,看看使用效果。



周師傅介紹說,當地習慣先蓋上地膜再定植,這個工具可以調節寬度,用起來挺方便的。黑色地膜用來減少雜草,因為現在溫度比較低,大棚里還弄了二層小拱棚,要蓋半個月,等天氣徹底回暖以後再撤掉。


三位菜農的「鋪膜神器」是不是又簡單又好用呢,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4


地膜覆蓋的事前準備工作


1、田地準備


鋪膜前土地施肥要適當,注意清除雜草和地下害蟲,土壤水分要適當。必須做到翻地深淺一致,翻後要及時壓耙,使土壤疏鬆細碎,地表平整。為了土壤保墒,起壟作業應與鋪膜作業同時進行。


2、塑料薄膜準備


國產的塑料薄膜厚度為0.012~0.018mm,卷膜紙筒內徑一般為3.5mm和4.8mm。常用的地膜幅寬有95mm和110mm。畦面寬70cm時,選用幅寬95cm的地膜;畦面寬86cm時,選用幅寬110cm的地膜。


3、鋪膜前應除草


根據當地雜草情況,提前在田間打除草劑除草,防止鋪膜後雜草生長過旺,影響地膜效果。


以上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後,方可投入正常鋪膜作業。

信息來自掌上威宣、中國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