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不注意,買了學區房孩子也上不了學

2019-10-17   房融信息

現在的物質條件已經相當的豐富了,每位父母都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每個人都擠破腦袋的往重點學校擠,但是很多學校都是看戶口所在地劃分學位的,這也就孕育出了教育地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學區房。現在,普普通通破破爛爛的一套學區房,都比新蓋的小洋房還要貴,但為了孩子的未來,根本不缺買家。但是在一擲千金的買學區房時,也需要注意這幾個情況,否則,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買了學區房卻還是沒辦法上好學校!

首先我們要區分兩個概念,「學區房」、「學位房」,雖一字只差,卻截然不同。

學區房:「學區」是政府根據生源情況來劃分的,按最新政策規定,如若業主戶口已遷入「學區房」,那麼其子女可以按規定入讀在戶口所在地分配的學校,即「免試就近註冊登記入學」。但「學區」存在變數,有可能某片區去年還是坐擁某幾所學校,今年便換了另一撥。

學位房:業主在買房後能獲得相關學校「學位」。一般來說,項目有「學位」名額是因為其引進了學校,或與某些「名校」有聯建、合作方面的關係。這種情況下,業主子女入讀指定的學校無須跟別的孩子一起參加入學考試。

常見誤區:

01.離學校近就是學區房,就近≠最近

就近入學一般是入學標準。雖然學區劃分是相對穩定的,但是也不是一成不變。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是學區房,但在下一年則會因為政府的規劃而更換,具體劃片要以政府發布的公告為準。所以購房者要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學校招生辦、派出所等有關部門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變化,詢問是否會出現學區重新劃分的情形,特別是對於兩個學區交界線附近的房產更要當心,別一不小心出現花重金而孩子無法上名校的尷尬。

02學位有人數限制

正常情況下,在樓盤規劃改建之前,按照一定的教育配套措施,在附近的小學有一定的學位配套。但是這種學位並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業主子女的要求,因此開發商在銷售樓盤時,就會有先到先得的情況。

03學位有年限

部分學位是有年限限制的,有可能等到業主的子女長大,準備入學的時候,才發現該學位已經過期了。

04學位被占用

這主要是針對購買二手房的購房者,在購買前要先了解清楚該樓房的學位和戶口是否已被使用,如果戶口已經被使用,則要求前業主遷出,以方便自己戶口遷入後子女獲得入學學位。

05注意學區房入讀學校的落戶時間要求

很多學區房在新生入學時,對於對口區域的家庭,有一定的落戶時間要求,有的學校要有必須在該區域落戶滿一年,還有的學校要求落戶時間滿三年。落戶時間一般來說對於新盤的限制要小一些,但是購買二手學區房,落戶時間就是爸爸媽媽們必須注意的問題了。因為二手房交易流程中涉及到很多稅費和手續,全部辦理下來,需要花一些時間,如果還有落戶時間要求,那麼孩子的入學時間就會被推遲。家長還要在購房之前到該區域學校就落戶的年限、入學的年限、同一套房的名額標準等問題,確定自己的購房行為和學校入學要求相吻合。

06不是買了房就能上名校

選定學區房,就需要儘快過戶。但是在房產交易中,產權過戶與戶口遷移並不是同時進行的。

一般情況下,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而且必須是原有戶口全部遷出之後,才能辦理新戶口的遷入手續。學區房的對口區域中,對於此類情況,買方應在合同中書面約定戶口遷移的時間及違約責任。

學校的性質也分好多種,購房者也要注意區分

公辦學校

教育局直屬,由開發商投資建設,後期交教育局管理,這種學校一般比較少。

名校分校

名校直屬管理類似於「官方直營店」,與名校本部師資互用、資源共享,由名校直接管理,是zf和「集團」合作成立的公立學校,集團派駐管理團隊和部分優秀教師,在教學上,完全同步。

以上兩種基本上形式都是由zf直接牽頭引入的,以公立為主,也是含金量最高的。

託管辦學

託管辦學是指名校集團派出校長或者管理團隊,主持託管學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這種合作模式一般簽訂有管理協議,有託管期限,到期是否續簽合同需要看雙方的意向,這種一般是開發商跟學校之間的協議。

注意事項:看清託管時間是否與小孩兒上學時間相匹配。

合作辦學

合作辦學是新建學校與名校簽署合同,獲得一個名分,總部可能不會派師資去新學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也與名校不同。

注意事項:含金量不高,風險比較大,教學質量要等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