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州委書記陳堅到永平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2020-04-01     中國縣域經濟報

3月28日,雲南大理州委書記陳堅到永平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並重,保持工作韌勁,狠抓政策落實,提高工作標準,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3月28日上午,陳堅到永平縣龍街鎮古富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永平縣龍街鎮古富村是一個典型的高寒山區村,經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努力,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單位的積極幫扶,全村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目前,烤煙、核桃、生態茶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易致貧戶已購買了精準防貧保險,防貧機制初步顯效。村裡還建起了民族文化廣場,設置了廢品回收點、年豬屠宰點,積極開展精神脫貧和生活方式脫貧「十星評比」活動……了解到這些喜人的變化後,陳堅對古富村的脫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勉勵幹部群眾,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總攻時刻,思想不能鬆勁、工作不能停擺,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措施,確保取得最後勝利;要進一步推進產業培植、公益性崗位開發、精準防貧保險購買等措施,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的質量和成色;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提前採取精準幫扶措施;要有序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要認真總結提煉在助推群眾精神脫貧和生活方式脫貧中採取的「十星評比」等創新經驗、創新模式,形成在全縣、全州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確保群眾在物質脫貧的同時,實現精神脫貧和生活方式脫貧。

「家裡的收入穩不穩定?」「會不會出現季節性斷水?」「一定要培養更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生活品質。」在古富村已脫貧的何志蘭戶和張菊蓮戶家裡,陳堅逐一查看廚房、衛生間和畜禽圈舍,了解生產生活情況。他指出,增加收入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增進福祉改善民生是脫貧攻堅的最終目的;要切實提升外出務工的組織化程度,充分利用公益崗位,引導剩餘勞動力就業,注重長期培育和支持種養業和畜牧業發展,通過促進就業、發展產業,多措並舉鞏固成果;要進一步完善供水管網,切實解決農村季節性斷水問題,建立健全水價機制,抓好水質監測,科學管護,良性運行,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要科學研究村內廢棄用房改造、集中養殖區規劃、標準化公廁建設等工作,高標準高質量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要著力打造一批示範戶,創建幾個示範村,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廚房革命,推廣以電代柴,引導群眾培養生態環保、健康衛生的生產、生活習慣,實現物質脫貧、精神脫貧和生活方式脫貧;要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戶一策,精準幫扶,精準鞏固,確保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所有問題清零。

在博南鎮蘇屯片區項目施工現場調研美麗縣城建設時,陳堅強調,永平縣要緊緊圍繞「城市品質提升、功能完善、文化彰顯」的目標,合理布局道路、建築和業態等元素,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確保城市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要找准縣城特色風貌定位,樹立精品意識,內外兼修,精準定位,將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到美麗縣城建設中,全面加快縣城建設步伐;要準確把握美麗縣城建設的內涵和體系,在城市建設上突出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統一,突出建築風格色彩和環境綠化美化的統一,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通訊員 黑毅鶴 劉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33IN3EBrZ4kL1Viqi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