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設用戶運營團隊?

2019-10-18     運營的小事

本文重點導讀:

先導篇:小明的用戶運營團隊組建計劃

大師指導:團隊建設六要素:

組建原因

團隊目標

核心業務

團隊發展四個階段的崗位設計與職責分配

績效考核

預算編制

經過多次挫折之後,小明終於拿到了人生中第1個艱巨的任務——組建用戶運營團隊。

高興那是肯定的,老闆終於覺得自己是個人才了。

額……可是老闆要小明先制定團隊規劃,崗位分工,KPI設計……

小明立刻想起了找小回,但轉念一想,還是自己寫一版再找他討教。畢竟自己是即將成為老大的人,得顯得牛逼一點。

唰唰唰……小明文思泉湧寫好了,美滋滋發給小回。

小明寫的組建計劃如下:

部門職責:

規劃會員體系後,通過數據分析挖掘歷史經營漏洞,總結經營教訓,用來指導老客回購提升和精準營銷工作。

崗位職責:

CRM經理:計劃輸出崗位,規劃全部門所有工作的大致方向

活動策劃:策劃會員活動,並通過活動提升會員利潤

社群營銷:維護品牌私域,通過社群營銷提升用戶忠誠

數據分析:分析經營數據,提供分析報告和建議

小明以為發了這個牛逼哄哄的PTT會收到小回的表揚,沒想到小回10分鐘就回復了:

一個新部門的規劃,首先要回答3個問題:

1. 為什麼老闆要你來成立用戶運營部門

2. 你的用戶運營部門的核心業務是什麼?

3. 你的部門目標是什麼?

所以你這3個問題的回答是什麼?

看到了差距,小明更迷茫了,那組建用戶運營團隊到底要怎麼做呢?

01 團隊組建原因

通過分析內外部情況的需求,及SWOT評估,論證單獨成立用戶運營團隊的必要性。

02 團隊目標

確定團隊的核心目標,比如用戶運營的核心目標就是挖掘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

確定團隊的次要目標,為了支持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的挖掘,需要達成的其他過程目標。

03 團隊核心業務

為達成目標,需要做的核心事項是什麼:

如:終極目標是提升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所以我們就需要圍繞用戶的價值提升開展工作。

這方面可參考AARRR模型:獲取、活躍、留存、收入、自傳播。

04 團隊發展四個階段的崗位設計與職責分配

發展規劃是用來確定團隊的長期發展方向,可以參考我國經常提出的5年計劃。

規劃好部門的發展方向後,就要確定每個步驟部門的核心職責和支持職責。

注意:不同階段對於部門職責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隨著團隊業務的發展,有一些崗位也會產生或者取消。

1. 基礎建設期

(1)基礎建設期團隊職責

基礎建設期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用戶運營的基礎,挖掘用戶需求了解市場環境,規劃運營方向指導業務,開發CRM系統作為工具,建設基礎報表作為反饋,策劃基礎營銷策略。這個部門就這麼可以運行起來了。

用戶需求挖掘

用戶運營的核心是挖掘用戶的需求特點和內容,制定針對性營銷策略,所以需要對目標用戶的特點和需求有清晰的認知。

對應工作:用戶調研、歷史用戶數據分析等。

用戶運營業務規劃

確定用戶特點和需求後,業務的開展有的放矢,這時就要規劃該階段部門核心工作內容和體系基礎。一般在這個階段,定下諸如入會政策、會員等級、積分規則等基礎規範。

對應工作:策劃長期用戶運營體系基礎和規則。

CRM系統

海量的用戶數據如果缺少CRM系統的支持,靠人力來歸類、分析和應用耗時巨大且效率低下,所以用戶運營部門對系統的依賴性很高,一個合適的CRM系統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對應工作:CRM系統選擇/開發

基礎報表體系

銷售、新老用戶、會員、客服、活動等報表都屬於用戶運營基礎報表,它們能反映現有運營工作的大盤情況,和單次活動效果。

對應工作:建設基礎報表表頭和構建數據彙報機制等。

基礎營銷策略

由於基礎建設期的系統支持、策略內容都不完善,需要根據現有的工具策劃能快速鋪開的簡單營銷策略,不然你的部門沒有一丁點對銷售的產出,難免被老闆和其他部門覺得沒做事。

對應工作:營銷信息觸達、品牌內容體系、粉絲引入策略、客服管理策略等。

(2)基礎建設期崗位配置

基礎建設時期對部門業務要求較簡單,主要內容為理清業務方向,策劃出基礎營銷打法,在與其他部門的配合中磨合工作流程。所以該時期對崗位配置的要求也較為簡單:

用戶運營經理:

策劃用戶調研活動,分析調研數據挖掘用戶特點和潛在需求

規劃部門業務方向,制定部門長期/年度/季度/月度計劃

羅列CRM系統功能需求,通過系統服務商或技術開發建設CRM系統

策劃基礎報表表頭,制定數據反饋機制

策劃基礎營銷策略,挖掘短期內的用戶價值

用戶運營專員:

將部門經理的規劃轉化為單次項目方案

實施項目方案

搜集項目實施效果數據並給出初步分析建議

製作日/周/月報

2. 策略實驗期

(1)策略實驗期團隊職責

經歷了基礎建設期的各種系統bug,和數不清的策略堵點,我們已經可以應用大部分基礎策略,並且總結了一定的反饋數據。

這時候我們需要對一些基礎策略組合搭配,形成一些較為複雜的策略。

這個階段逐漸形成線性策略,如貫穿某類用戶一段時間的發展周期,不同周期的策略內容更有針對性。

新用戶轉化

用戶運營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穩定用戶群,通過品牌宣傳等渠道獲得的新用戶,在購買後會有較大的機率流失,所以需要在新用戶體驗1次之後儘快邀請用戶重複體驗。

對應工作:新用戶權益、購物流程優化、回購期關懷、二轉利益刺激等。

老用戶復購

在新用戶購買2次之後,就認為他成為我們的老用戶。根據老用戶的歷史行為記錄,可挖掘不同老用戶的需求、偏好、購買力等數據。將他們劃分成為不同類型的典型人群,提供針對性營銷方案,以提升老用戶的回購機率。

對應工作:購買偏好分析、購買力分析、購買決策樹體系、老用戶人群包、老用戶營銷方案等。

關聯購買

前面解決的是用戶購不購買的問題,關聯購買解決的是購買多少的問題。一方面,通過分析歷史購買訂單,找到用戶自然購買中的商品/服務搭配,另一方面,根據商品間的互補關係,引導用戶購買關聯商品,以提升客單價。

對應工作:商品關聯率分析、商品功能挖掘、關聯商品展現、關聯商品活動策劃等。

用戶裂變獲新

用戶運營不能局限在存量用戶中,還需要根據存量用戶開發新用戶,不同於社群運營的是,該階段的用戶裂變一般以商品拼團、關注有禮等簡單裂變活動為載體。

對應工作:核心用戶定位、裂變活動策劃等。

用戶數據分析

由於策略的多樣化,及過程指標產出的速度大幅提升,一方面CRM系統很可能無法支持個性化項目的數據展現,另一方面大量的數據需要拆解分析,所以需要較為專業的人員分析大盤及單項目數據,以總結經驗,優化下期策略。

對應工作:基礎報表體系、運營數據分析、項目數據分析、活動數據分析等。

(2)策略實驗期崗位配置

由於已經形成了線性策略,各策略的實施一方面需持續較長時間,另一方面需跨越多個部門,所以需要部門經理投入較多精力在溝通及資源調配上;專員及數據分析師的要求提高,能夠獨立策劃、監控及反饋策略。

用戶運營經理:

策劃專項用戶運營策略

協調本部門/其他部門工作資源

規劃數據分析方向

用戶運營專員:

策劃專項用戶運營實施方案

組織跨部門項目實施會議

主責實施專項任務

統計活動/項目效果數據

數據分析師:

策劃活動/項目反饋報表

制定項目運行監控機制

活動/項目深度分析

3. 價值提升期

(1)價值提升期團隊職責

這個時期進入了我們熟悉的會員運營時期,由於前期準備了足夠的內容、權益、認知、策略基礎,企業推出的會員體系更有含金量。

一方面企業經過前期策略的實施,對用戶策略的效果更有把握,清楚該對哪些用戶關注的領域投入更多成本;

另一方面,用戶在接觸到企業的會員邀約時,能清晰感受到成為會員的收益。

會員轉化邀約

邀請用戶成為我們的會員,通過會員體系,企業可以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通過關係的升級,開發更多與用戶接觸的渠道與方式,降低溝通成本。

對應工作:會員權益策劃、入會禮包策劃、會員關懷、會員升級預期。

會員活動

就算行業頂尖商家,光靠商品質量售賣也不夠,市場對其的關注度不會有大的提升。而通過策劃短期活動獲取潛在用戶關注,刺激人們的購買慾,可以大幅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印象。

對應工作:入會活動、會員專享價活動、積分活動、會員日活動等。

會員專享商品

俗話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會員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建立部分與全體用戶之間的差異,賦予部分用戶特權,以維持高價值用戶對品牌的長期偏好。而會員專享商品,就是構建差異化的重要素材。

對應工作:會員商品需求調研、會員購買力洞察、專享商品策劃、專享活動宣傳。

異業合作資源

構建會員體系,僅依靠品牌自身資源遠遠不夠,除超市類商業體外,大部分商家無法為用戶提供所有的需求商品和服務。所以我們需要藉助關聯品牌的資源互補,以提升品牌會員體系價值。

對應工作:用戶使用場景調研、異業品牌定位、異業合作洽談。

營銷人群包

開發了會員權益和會員活動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這些信息推送給相應的人群。同時將合適的信息在合適的時間,通過合適的渠道推送給合適的人群。這就需要我們結合人群屬性和營銷策略,細分我們的營銷人群包,以備精準營銷使用。

對應工作:人群標籤庫擴充、營銷人群包策劃、人群包屬性分析等。

精準營銷體系

經過一系列的CRM系統及策略的應用,我們對用戶需求、偏好、回購周期、購買力等情況有較清晰的認知,在此階段根據多樣化人群包提供個性化營銷方案,持續對不同人群營銷,以提升營銷效率和效果。

對應工作:營銷策略升級、營銷自動化等。

(2)價值提升期崗位配置

可以發現,在價值提升期,部門的工作核心轉移到會員體系和精準營銷體系的建設上。

所以,會員體系方面,在獲取更多資源用作會員權益的同時,需要將原有營銷策略升級為會員策略,普通用戶與會員用戶營銷體系拆分,雙線並行。

而精準營銷需要創建更多人群包,用作精準營銷的人群庫,同時需要動態考慮經過營銷後不同人群的進化。

用戶運營經理:

構建會員營銷體系框架

企業內部會員專享權益資源獲取

異業合作資源洽談

會員運營專員:

會員入會邀約活動策劃

會員等級變遷管理

會員專屬活動策劃

精準營銷活動執行

數據分析師:

精準營銷效果分析

精準營銷人群包擴展

4. 用戶忠誠期

(1)用戶忠誠期團隊職責

有了前三期的基礎,這一時期部門的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用戶體驗,和私域流量經營上。

即完成從對商品和用戶行為的研究轉移到用戶感受的研究

私域運營體系

不論是微信公眾號、個人號、微博、抖音、官網等渠道,都可以稱為私域渠道。企業構建自有流量池,通過品牌人格化,多頻次、高價值地維繫企業核心用戶,從而低成本地推廣、轉化和裂變獲取新用戶。

對應工作:私域運營框架、私域內容體系、私域功能體系、品牌人格IP、社群互動體系等。

商品開發

在品牌升級的過程中,用戶運營人需要分析用戶使用本品牌商品的場景,根據場景中可能用到的物品或服務,提供給供應鏈部門開發新品或贈品的建議。

對應工作:用戶場景研究、用戶使用調研、場景新品/贈品採購、專利申請。

購物流程體驗

用戶與企業發生聯繫的最直接流程即為購物流程,作為最重要的流程,一般包括商品信息獲取、支付、等待商品包裝/運輸、獲取商品、打開包裝、使用商品、商品售後,每一個重要節點都可以拆解其支持環節,形成用戶購物體驗地圖。

對應工作:購物流程拆解、重要環節支持拆解、用戶購物體驗地圖、體驗地圖升級。

服務體驗升級

一般出現在用戶與銷售人員的互動、用戶與售後人員的互動、用戶與活動人員的互動環節。

對應工作:服務流程規範、服務人員話術規範、服務人員績效管理。

超預期驚喜

當企業的服務達到行業平均水平時,用戶對企業的印象僅為一般,若企業提供遠超行業平均服務水平的服務,通過對比,用戶能產生對企業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極大地影響了用戶在下一次產生同樣需求的購物選擇。

對應工作:用戶體驗調研、用戶行為心理洞察、超預期方案策劃。

生命周期全關懷

除之前已經實施的用戶營銷策略,品牌的營銷導向需要加入兩種因素——品牌人格化,與營銷動態化。

一方面通過人格化品牌,將自己定義為用戶的朋友、私人專家等形象,讓用戶感受到企業對自身的友好關懷,另一方面營銷動態化關注用戶的狀態演變,根據用戶對品牌的生命周期狀況調整關懷內容與營銷策略。

對應工作:品牌人格升級、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管理體系、全生命周期營銷策略。

(2)用戶忠誠期崗位配置

用戶運營經理:

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體系

用戶體驗管理體系

私域流量運營管理體系

CRM主管:

精準營銷體系管理

會員營銷體系管理

用戶數據分析體系管理

私域社群管理體系

CRM運營人員業務管理

用戶體驗主管:

用戶體驗地圖

用戶關鍵接觸點優化

用戶體驗感受調研

超預期體驗活動策劃

用戶體驗運營人員業務管理

數據分析主管:

數據報表體系管理

數據分析規範管理

重要數據分析策略建議

CRM系統權限管理

數據分析運營人員業務管理

05 KPI考核

KPI一般包括4種:

結果類KPI:最終達成的銷售額

過程類KPI:支持最終銷售額的過程類工作完成指標

進度類KPI:項目完成的進度時間,提前/按時/超期

主觀類KPI:上級對下級的主管判斷評分

下圖展示的KPI中,與進度、主觀KPI中也有交叉,所以只展示業務類型的KPI。

06 預算

沒有老闆不在乎投入的,所以團隊的預算也很重要,預算編制時,需要包含團隊所有途徑的支出。

預算有助於協調團隊內外的組織活動,和評估最終績效,避免盲目行為。有經驗的人可以通過預算編制表,看出團隊在這段時間的經營重點。

最後,這個時間跟小回的學習,小明不斷發現自己身上新的不足,其實這不是件壞事。

有個這樣的煞筆定理分享給大家:當你在越短的周期內發現自己的不足,其實說明你進步得越快!

作者:玉衡;微信公眾號:回了CRM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r7f5m0BMH2_cNUgE9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