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蘋果總部,新一代iPhone11系列正式發布。包含iPhone 11、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三款產品,分別是去年iPhone XR、XS和XS MAX的升級版。
三款新iPhone將於本周五開始接受用戶預訂。售價方面,iPhone 11國行售價 64GB 5499元、128GB 5999元、256GB 6799元;
iPhone 11 Pro國行售價為64GB 8699元、256GB 9999元和512GB 11799元;
iPhone 11 Pro Max國行對應的售價是64GB 9599元、256GB 10899元和512GB 12699元。
蘋果把這場發布會主題定位「致敬創新」,但壓軸的拳頭產品iPhone 11卻毫無創新可言。
效仿華為 iPhone11搭載浴霸三攝
拍照是iPhone 11的最大關注點。對比上一代XR,iPhone11後置升級為雙攝像頭,分別是1200萬像素廣角鏡頭,26mm焦距,f/1.8光圈;以及12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13mm焦距,f/2.4光圈,120度視野。在超廣角鏡頭的支持下,iPhone 11現在可支持2倍光學變焦。
iPhone 11 Pro如之前外界預測的一樣提供三攝配置,三顆攝像頭被粗暴的放在攝像頭模塊當中,網友戲稱效仿華為的「浴霸」,但比華為設計得丑。具體來說,其中一顆為1200萬像素廣角鏡頭、另一個為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最後一顆為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
細心的用戶不難發現,iPhone 11最大的關注點,被蘋果CEO庫克現場不斷提及的創新,無論從設計上還是性能表現上,竟是三星、華為以及OV等安卓陣營半年前就玩兒剩下的創新。
以五個多月前發布的華為P30系列為例。其前置3200萬像素自拍鏡頭,後置「徠卡三攝」4000 萬像素主攝像頭 + 800 萬像素三倍光學變焦鏡頭 + 16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支持雙光學防抖。P30 pro更是支持潛望式10倍混合變焦,最大可以達到50倍的數碼變焦。
再如一個月前低調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10 5G版。不僅擁有1000萬像素支持暗光模式的前置攝像頭,還有123度1600萬超廣角+1200萬廣角+1200萬長焦+3D景深攝像頭,前後五攝組合。還有vivo X27 Pro都是搭載了4800萬像素+1300萬像素+200萬像素的搭配,以及3200的前置攝像頭。
甚至目前的國產千元機,都已做到「4800萬+500萬」的後置雙攝組合,主攝都採用的是索尼旗艦imx586鏡頭。
iPhone 11外觀延續上一代的劉海屏設計,CPU採用A13處理器,7nm工藝製造(不是7nm+ EUV),85億個電晶體,集成四核GPU,性能較上一代A12提升了20%。但若和過百億個電晶體、16核GPU、7nm+ EUV的華為麒麟990相比,顯然處於下風。
此外,和外界普遍預測的一樣,iPhone 11系列不支持5G。蘋果與高通之間的官司糾紛,直接導致了蘋果來不及推出5G手機。面對全球5G網絡部署的熱潮,蘋果只能眼巴巴看著三星、華為等享受5G的紅利。
說是向創新致敬,倒不如說是向創新謝幕。因為除了拍照,我們很難在iPhone 11身上再找到引領趨勢或者說有價值的「創新」。甚至可以說,這一代iPhone完全是跟隨者的角色。
事實上,從iPhone 6開始,蘋果就喪失了在手機行業風向標的地位。固執的堅持著落後「半個世紀」的設計語言,把「與時俱進」這個任務交給了IOS生態服務去完成。如果非要給這場發布會找一些對得起蘋果這個品牌價值的創新,那麼也只剩下服務了。
此次,蘋果在AppStore上面新推出了名為Arcade遊戲服務,以及Apple TV+的原創內容。當然,蘋果不會免費提供這些服務,每月會收取服務費4.99美元。不過,蘋果可能忽視了一點,在中國市場,遊戲是騰訊、網易的天下,視頻內容也早已被優酷、愛奇藝等霸占。
競爭力缺失 蘋果下滑難止
失去了創新能力的iPhone,加上盲目自信的高昂定價,蘋果在不斷蠶食著消費者的信心和透支著自己的市場份額。
從2017年開始,iPhone銷量首次出現了下滑,並且這種下滑還不是所謂的「震盪」,而是一路滑落,2018年iPhone全球銷量相比於2017年也是再次走低。而到了2019年,根據IDC公布的前兩個季度iPhone的銷量數據顯示,依舊呈現出下滑趨勢。
2019財年第三財季,蘋果iPhone銷售收入為259.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11.8%,這也是近7年來,iPhone營收占比首次跌破50%,此前均超過60%。
取而代之的是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共占據42%的全球市場份額,其中華為手機以18%的份額占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二名,OPPO超過美國蘋果手機位居第三名。
雖然華為在海外市場受挫,但由於其在大中華地區的強勢促銷以及清晰的品牌地位,華為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31%,達到了創記錄的3730萬台,甚至超過蘋果全球的出貨量。
更為嚴峻的是,在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加速引領5G換機潮的背景下,iPhone 11已輸在了5G的起跑線上。
Street Research將蘋果公司的股票目標價下調至華爾街最低之列,並警告稱,蘋果公司至關重要的產品iPhone的需求「處於多年下滑階段。」有分析師也指出,鑒於需求枯竭且創新有限,蘋果「很可能將進入其歷史上最疲軟的一個時期」,2020年「對蘋果來說會更糟糕」。
銷量下滑、5G終端相對落後、新機賣點遭吐槽,iPhone面臨的困境正令蘋果頭痛。不過,其軟體服務收入占比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增長的新引擎。
庫克曾表示,蘋果的商城和iCloud等業務比做硬體利潤更高,而且能夠增加用戶粘性,用戶一旦加入蘋果的生態系統,將來能買更多蘋果的硬體,形成良性循環。
有得必有失。在業內人士看來,蘋果的用戶規模也是建立在iPhone的銷量基礎之上,如果沒有規模支持,服務也無從談起。iPhone需要加大創新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