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在,團隊就亂翻了天,是因為你不懂這個

2019-10-01     壹創新商學

孔子的學生子賤有一次奉命擔任某地方的官吏。當他到任以後,常常彈琴自樂,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其樂融融。這使另外一位已經卸任的官吏很是納悶:我每天起早摸黑,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也沒有把這地方治理好,他彈彈琴就做到了,為什麼?

所以呢他就去請教子賤,問他:「子賤啊,為什麼你能把地方治理得這麼好?」子賤回答說:「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治理地方,所以肯定會覺得十分辛苦;而我和你不一樣,我是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

當把這個場景替換到職場的時候,我們企業管理者在管理一個組織的時候,也要給予下屬一定的自主空間,鍛鍊下屬獨立處理事物的能力。如果一直是高壓政策,對誰都不放心,大權獨攬。一旦他不在場時,屬下就成了一群無頭蒼蠅,紀律開始散漫,工作效率開始降低,有事誰也不願負責任。

就像美國管理學家洛伯提出的一個觀點:對於一個經理人來說,最要緊的不是你在場時的情況,而是你不在場時發生了什麼。也就是說,你要善於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實現自我管理,這時候你就輕鬆多了。這就是洛伯定理。

在企業管理中,不要老是大權獨攬,事事親力親為,該授權時則授權,否則自己累得心力交瘁不說,員工也會對工作缺乏關心和熱忱,時間長了,會使下屬產生依賴心理或不被信任的感覺,並在你不在的時候無所適從,互相推諉、錯失良機。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就是說,治理大國應當像煮小魚一樣,不能隨意去攪擾它,否則小魚就殘碎了,同樣,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員工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他能夠目標明確、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把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為企業創造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jE9mG0BMH2_cNUgZcyY.html